課名:《雜阿含經論會編》
授課法師:開仁法師(慧日講堂副住持)
日期:1051117
註:學生自己的心得或自行補充資料,以綠色標示。有疑問之處,則以藍色標記。師父批改或補充資料,則以紅色標記。
經文《五陰誦第一》講義,P41
本周進度從此頁始。
【師父補充】
師父針對上周課程末尾第P40頁重點,再作彙整補充,讓大家加深印象:
第一個重點~~
因為凡夫有三種繫縛,所以不易解脫。如何對治?藉由學習佛法與修行,讓內心不起煩惱、不動搖,就不會被魔所繫縛。
第二個重點~~
至於如何擺脫魔?那就要遠離五慢。五慢,包括依止我見、所緣、助伴、自性、因果(詳見筆記記載師父板書補充的表格,此處略)。
【師父額外補充】
1、三愛,包括欲愛、有愛、無有愛。
2、散亂心,這是凡夫眾生的特質,人人皆有。
3、證到初果者,已斷三結,其中一結就是「薩迦耶見」(即我見)。
※學生在網路上查詢到的資料:(師父回批:OK)
斷三結,包括身見結、戒取結、疑結。斷此三結,得初果須陀洹。
【師父心得分享】
重點提示:讀經或念經時,要攝心。
說明:
閒暇時讀世俗的書籍,和自修研讀佛教經典,兩者在態度上應該是要有所不同的。
很多人學佛後,習慣會自修研讀一些和自己比較相應的佛經或論典。相信很多人也都會有一種心得,那就是每次讀經或念經時都會有不同的感受,特別是隨著歲月增長,人生經歷日益豐富後,有時讀經或念經的當下,心境特別寧靜時,會對某一段經文格外覺得條理清晰、感觸深刻。
何以故?那是因為讀經或論典的當下,心不散亂的緣故。
不論是研讀一般的佛典或是導師的著作,皆然。一定要攝心,心不散亂則能專注於字裡行間,也就更能體會到無比的法味。
經文《五陰誦第一》講義,P41
第二八經
【師父觀念補充】
有人修行達到某一程度後,確實可以擺脫若干粗的繫縛,例如可能可以作到不執著欲界的色法,但卻會貪愛在禪定中的愉悅或輕安之感,所以還是不能解脫,因為修行者並沒有真正去除掉微細的染愛。
學佛者要知道,在眾煩惱中,「貪」是最難斷的。所以,佛教導我們,不論是粗的或微細的,都不能執著,這稱之為「遍知色」。
經文《五陰誦第一》講義,P41
講義下方《瑜伽師地論》提到「遍了知」,另參考補充講義P13,上方,師父引用導師《空之探索》P16的內容,再補充說明「遍知苦」等。課後複習可參閱實體課本與講義。
【師父補充解釋】
學佛者知道有八苦,但要自問:遍知八苦了嗎?這對修行很重要。
師父強調,若只是口頭上會背誦八苦名相,實際上沒有真正了知,那是沒有意義的,八苦還是八苦,與學佛者一點關係都沒有,在修行上起不了作用。
學佛者正確的認知應該是,了解有八苦,還要能進一步生起離苦的強烈念頭,這才能凝聚力量,促使自己展開行動遠離八苦,如此才能稱為「遍知苦」。
【師父心得分享】
近來,師父發現台灣有些個人或團體,藉由一些融入佛法要素的活動,擬接引眾生學佛等等的。例如有在家居士打著「茶禪」作號召,吸引有興趣者一同參加品茗活動,藉以展開「禪」的另一種體驗。
上述實況,看似新興的修行方法,但殊不知過度標榜對禪的體驗,這本身就是一種染著,而這種染著是十分微細的,所以這些修行者可能不知道自己的行徑不是進步的表徵,未來一旦逆境現前,可能會無法作圓滿的處理。
※學生看法
諸如「茶禪」之類,學生曾聽聞在坊間還有「畫『禪』」或「書法『禪』」等等的活動,藉以吸引一些對禪有興趣者登門。
不可否認的,一說到佛教的「禪」,品茗、畫畫、書法揮毫等活動確實很容易讓一般大眾對兩者產生聯想。
對於民間這類標榜跟「禪」有關的活動,學生沒有任何成見,或是批評之意,只是個人覺得,「標新立異」或「商業噱頭」的成分居多,未必真的跟佛教的「禪」有正相關。
學生不能說這類打著和佛法相關的商業活動就一定是不好的,但不可能否認的是,現正值末法時期,什麼外道邪說都有。學佛大眾真的要睜亮眼,慎選正信道場參學禪宗,否則白花時間或金錢不打緊,可怕的是反而還因此讓自己學到許多惡法或錯誤的觀念,以致造下更多惡緣或惡業,這就失去原本欲親近佛法、淨化身心的本意了。(師父批改:OK)
經文《五陰誦第一》講義,P42
第二九經
跨到P43,經文末尾,上方數來第七行尾,有一名詞「無間等」。
【師父補充】
大家要注意,「無間等」和「等無間緣」是兩個不同的名詞,不能混為一談。
師父解釋,無間等(abhisamaya),即現觀的意思,「現」指面前。無間等,代表至少已修到證初果位了。
至於等無間緣,拆成三個部分來看,就比較清楚了,等/無間/緣。
※學生在網路上Google查「維基百科」解釋如下:
等無間緣
等無間緣(samanantara-pratyaya),等是相等、同等之意,意指在心、心所之相續,剎那變化,前念已滅,後念又生起,相續無間,次第生成,又稱次第緣,所以前念是後念的等無間緣。除阿羅漢在入涅槃前的最後一念能斷除之外,一切眾生都不會斷絕心念相續,所以稱為等無間緣。
這是屬於名法的緣,在色法中沒有。
《瑜伽師地論》(卷三)云:「等無間緣者,謂若此識無間,諸識決定生,此是彼等無間緣。」
等者,指心法非色,生滅時,非如色聚增減不定,識生時體唯是一。此識者,謂自識。如此眼識望彼眼識為自識。若眼識望耳等餘識則非自識。耳等餘識應知亦爾。諸識者,非謂八識,總說名諸識;乃指自識及彼心所善、不善、無記差別可得,是故名諸。
【資料摘自~~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B%9B%E7%B7%A3%E8%AA%AA】
之前師父提供導師的解釋,出處如下:
《攝大乘論講記》:「無間滅意:無間滅意,與《俱舍》等所說的沒有多大差別。「等」是前後齊等;「無間」是說前滅後生的過程中,沒有第三者的間隔;「緣」是生起的條件和原因。據經上說:每一個心識的生起,都必定有它「所依止」的意根,在小乘薩婆多部等,就把它解作「無間滅識」。這無間滅去的前念意根,讓出個位子來,成為後念生起之助緣,中間沒有任何一法間隔,這就叫等無間緣。等無間緣所生起的,本通於前六識,本論唯就意識說,但說「能與意識作生依止」。」( Y 6p47 )
【師父額外補充】
再者,很多學佛者也對下列名詞產生混淆,請注意:
阿毘,abhi,有兩個意思,第一,面前;第二,大。
阿鼻,avici,例如阿鼻地獄。
※學生在網路上Google查「維基百科」解釋如下:
阿鼻(Avīci)是梵文音譯,是「無間」的意思,表示「受苦無間斷」,阿鼻地獄是民間最熟悉的地獄。
【資料摘自~~https://zh.wikipedia.org/wiki/%E9%98%BF%E9%BC%BB%E5%9C%B0%E7%8D%84】
經文《五陰誦第一》講義,P43
針對標題◎有識身及外事等的1、《瑜伽師地論》卷85這段講義
【師父觀念補充】
學佛,有兩個重要方針:
對外,要親近善士,聽聞正法;
對內,如理作意(答:或譯為 內正思惟)。
師父批改回答:這兩個因緣,就是成就正見的條件。
經文《五陰誦第一》講義,P44
標題3、有學有情眾中,…
【師父補充】
我慢隨眠,要到阿羅漢才能斷盡。
執著隨眠,屬於潛伏種子。
※學生疑問
1、隨眠只有「我慢」與「執著」兩種嗎?
答:當然不只有這些的,只是這兩者應最不容易根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