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雜阿含經論會編》 1051006
2017/03/20 10:22:31瀏覽69|回應0|推薦0

課名:《雜阿含經論會編》
授課法師:開仁法師(慧日講堂副住持)
日期:1051006
註:學生自己的心得或自行補充資料,以綠色標示有疑問之處,則以藍色標記師父批改或補充資料,則以紅色標記。

經文《五陰誦第一》講義,P15
第一行,原文:
「若於隨眠究竟超越,乃永『離欲』心得解脫。是名一門觀察差別。」
【師父解釋】
隨眠,指細微煩惱。
【師父補充】:
《俱舍論》說,下列三力會使我們生起煩惱。
1、隨眠力:潛伏的煩惱,不易發覺。例如:我見、薩迦耶見。
2、境界力:外在的力量。
3、加行力:中間的力量,特別是指不正的思惟。
舉例來說:
有一美女經過我們面前,如果我們是閉上眼睛的,沒有看到這一幕,這位美女對我們就不會起作用,換言之,我們就不受這位美女所影響。
反之,如果我們的心不定,再加上中間力量──不正思惟,對外境產生了反應,認為這是好的、是我們喜歡的,就會使我們內在原本一直潛伏著的煩惱(隨眠力)越來越熾盛。

【小小結論】(註:將師父的解釋,加上學生的看法,融合一起敘述、潤飾。)
只要還是凡夫,由於我們累刧累世以來的諸多煩惱或習氣十分細微,包括貪、瞋、癡等三毒,不易察覺,令我們在不知不覺中會一直受到「隨眠力」的影響。
此外,我們也無法擺脫「境界力」的干擾或誘惑,例如我們無法要求美女不走過我們的面前。換言之,身在娑婆世界,在修行者周邊就一定會充斥著許多可能會干擾甚或阻礙修行的考驗關卡。
然而,我們可以藉由學習佛法,讓我們不生起不正思惟,另培養並強化我們的正思惟力量,最好的情況就是知道避開不好或染汙的環境,令自己不要去面對境界的考驗;但若是無法避開不好的境界,也可以因為具有正知與正見,能使我們面對境界現前時,盡量不起煩惱,也就能減少造業的機率。

所以,我們可以理解到──學佛,最重要的,就是讓自己具備正思惟的能力,並且能如理思惟,或許,一開始無法馬上去除不好的習性,但總是透過不斷的修學,讓自己逐步邁向正途。

換言之,現在還不能讓自己的「隨眠力」完全消除,但持續透過修持「戒定慧」,希望有一天能使自己徹底不起煩惱。

舉例來說,以前很喜歡逛街,幾乎天天去,這就是一種受「隨眠力」所影響的行為表現,但現在學佛了,知道逛街是浪費時間,或許一開始時,還不能無法作到馬上就不去逛街,但至少可以先從減少次數開始,以前天天去,現在一周逛兩天,並隨著學佛不斷精進,爾後希望作到不起逛街的意念,也不會因不去逛街而衍生煩惱或不悅,這就是學習佛法最終目的。

##

 

( 不分類不分類 )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1000918BUDDHA&aid=9759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