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名:《雜阿含經論會編》
授課法師:開仁法師(慧日講堂副住持)
日期:1050929
註:學生自己的心得或自行補充資料,以綠色標示。有疑問之處,則以藍色標記。師父批改或補充資料,則以紅色標記。
經文《五陰誦第一》講義,P7
第四行,原文:「…心解脫者,若欲自證,則能自證: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
另參考下方註解18
※學生疑問
第一
師父說,經文的原文──「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這就是阿羅漢的境界,那為何註解18的第二行寫說──「我生已盡」者:謂第八有等。
師父解釋,所謂的「第八有」,即四雙八輩,…。
師父又說,從初果到四果、從見道位到阿羅漢,都可以說「我生已盡」。
學生解讀,這個「第八有」是不是就是四雙八輩中最高位的阿羅漢?
答:不是。阿羅漢排第1,往前推第8人(有)就是初果向(或稱見道位)
第二
學生不懂的是,同樣在註解18中介紹的第二種版本,當中又說「我生已盡」者,有二種生,即初之二果,「梵行已立」也才三果,而「所作已辦,不受後有」才是阿羅漢?
簡單綜整學生的疑問如下──
進入見道位後,初果者就已可說「我生已盡」,…,之後隨著修行增次上升,也逐漸具備了「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等條件,此時,修道者也已成阿羅漢果,所以才說:「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就是阿羅漢的境界?
答:這段理解OK。但要明白一下就是,註腳的異說,只是參考而已,不一定要全部用在經文上的。
經文《五陰誦第一》講義,P7
第五經,第二行,原文:「…於色當正思惟,…」
另下方註解20及21,都進一步提到「如理作意」。
師父補充解釋:
從凡夫到聖者,都需如理作意。
四預流支,要素如下:親近善知識、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
師父說,如理作意,可分成兩個層次,說明如下:
~~高層次:求聖道的道業──道業
~~低層次:求往生善趣──福業(例如三福業【另參註】)
師父舉例說明「如理作意」的重要──
大家都知道,在建物內,一旦發生火災時,要快速往安全門或逃生門疏散。上述公安準則大家都耳熟能詳,但當真正遇上火災時,很多人就只剩下慌亂,驚慌不知所措。
何以故?
正是無法如理作意的結果。
承上所述,把狀況套用到學佛來說,現在我們修學佛法,不是只背背經文或偈誦而己,重要的是要能將佛法確實融入日常生活行為中,也就是說要能真正養成正確習慣,如此一來,一旦境界現前,才不會讓自己生起邪見,也就不會造業。
※學生解讀如下:
所謂的當正思惟或如理作意,這個思惟的要點或這個「理」,指的是正理、正知,也就是指佛法,我們要思惟的或如理作意的,不能是歪理或邪理。
而「如理作意」這個「理」,學生覺得,指的應該是──無常、苦、緣起緣滅等宇宙真理,所以我們要學會放下、無我、空。目的就是解脫。這個境界就是師父所說的第一個高層次,強調道業。
而思惟的意思,就是要讓以上這些認知,成為我們的智慧,也就是如師父舉的例子,要讓它成為一種習慣。維新覺得,只要能成為習慣,就會產生「反射動作」的效果,意即不需再思索,遇到狀況,因為潛意識已有正確認知,當境界現前,就不會使自己造(惡)業。例如碰到汽機車駕駛人冒失不禮讓行人,馬上口念「阿彌陀佛」,而不是罵人的三字經。
【註】:
三福業為:
1、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2、受持三皈,具足眾戒,不犯威儀。
3、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
經文《五陰誦第一》講義,P8
《瑜伽師地論》
【界】
壹、辨邪界
有四種所化有情,先數習邪解脫見所集成界。
師父批改補充如下~~
答:「邪解脫見=邪勝解」,「界=性質or特性」。
這兩個用語就是整段解釋的要點,佛用第五智力調伏「邪勝解」,用第六智力調伏「界」。教眾生用四法教(無常乃至非我),對治四種邪見,讓眾生趣入「真實」與「究竟」的聖境。
【師父補充】
作為一個人,我們現在所擁有的個性,都是過去薰習與思惟的結果,都是自己形成的,並非他人給的。
現在學佛了,就知道重點有二,一是外在薰習,指的是要親近善知識;二是如理思惟,也就是前述的如理作意,指的是內在的思惟。
外在薰習與內在思惟的結果,才能使我們得到好的知見,即正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