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雜阿含經論會編》 1050922
2017/03/15 10:43:58瀏覽137|回應0|推薦0

課名:《雜阿含經論會編》
授課法師:開仁法師(慧日講堂副住持)
日期:1050922
註:學生自己的心得或自行補充資料,以綠色標示有疑問之處,則以藍色標記師父批改或補充資料,則以紅色標記
 
經文《五陰誦第一》講義,P6~P7
原文:「…;正見者則生厭離,厭離者喜貪盡,喜貪盡者說心解脫。…」
【師父補充】:
師父以柚子皮作比榆。
佛教導我們,要身、心都厭離才能解脫,只有「身」起厭離還是無法解脫的,舉例來說,有人誦經、持咒、打坐都很精進,雖然「身」離五欲了,但「心」沒有作到,終究還是無法解脫的。
就好比柚子皮,必須確實被風乾或曬乾了,才能被點燃,如果不夠乾燥,甚或才剛從果肉上摘除,外皮還很新鮮,根本不可能被點燃。

※學生心得分享
有關培養厭離心,學生覺得~~
一般人,包括人生一帆風順之人,特別是俗稱的「人生勝利組」,由於生活過得太快意、順遂,讓他們覺得這個世界或人生太美好了,肯定要再來的,怎可能生起厭離之心呢?這些人是無法體會生厭離心的意義或重要,更不必說要他們生起厭離之心了。
反之,人生遭到挫折或感知人生苦果者,相對來說,比較能夠理解或接受佛陀教導的義理,比較容易生起厭離之心。而這些人欲離開娑婆世界、往生極樂的厭離心之強弱,和所受的挫折或嚐到的苦果之強烈與否成正比。
例如某甲,在健康、家庭、工作、人際關係等方面統統不如意,在接觸佛法之後,能夠逐漸明白這一生所受的苦,都是過去世的業因所致,因而能要求自己看破、放下,不再怨聲載道,同時能夠進一步對娑婆世界生起厭離心,希望藉由努力修持,止惡行善,不要再來到的苦的人世間,讓自己如願求生西方極樂淨土,不再輪迴。
所以,學生覺得,從佛教來說,就某個角度來看,人生不要太如意,在人生旅途上,能受點打擊或吃點苦,對佛法會格外有感觸的,反過來說,要對這些人弘揚佛教教理或教義也比較容易被接受。
※一般的根性,確是如您所言,用苦換取人生的經驗,但不是所有眾生皆如此,因為釋尊是太子,他是極少身苦的,但他因宿世善根深厚,於繁華中亦能見厭離,所以不能以此來量一切人。自己相應,或本身如此,就好好把握一切境遇,讓我們遇上的,都因跟我們有緣嘛,對不對。

經文《五陰誦第一》講義,P3,下方註解9
註解9的內容,提到身心相關、心境相知、業果相續等重點。詳文另參閱講義。
【師父補充】:
第一
轉凡為聖的關鍵,在於「知」。
學佛者要能知真知深,才能自在、有信心,如此才不會是「半桶水」,此外,有了正見,也才不會讓自己受到內外在環境所影響。
師父舉例說~~
有人學佛很用功,但因自身正見不足,偏離了正道,變的太過於重視「感應」,殊不知正是因為「貪、瞋、癡」未斷,以致和「魔」相應,導致「魔」的入侵,這是學佛者要明白「正見」很重要。
師父強調,學佛者建立了正見,猶如給自己形成一道保護傘,就不會和「魔」相應,也就不會發生「魔」入侵的狀況。
※學生兩個疑問如下:
(1):師父所說的「感應」,是不是指「神通」?還是就是「魔」?
答:「感應」不定指神通,有時暗地裡感覺到的意外之事,就發生在眼前,俗言說「心誠則靈」。

(2):師父所說的「正見」,為何?

答:課程繼續就會上到啦。

學生曾聽學過打坐的友人說,因為心一時變得清淨,有人打坐或靜坐也會產生「感應」的狀況,有人形容是「靈魂出了竅」,…。
友人強調,在沒有正信佛法的教導下,也就是說沒有建立正知、正見的狀況下,迷上了經由打坐或靜坐產生的「感應」,是很危險的事,一說是「走火入魔」。
所以友人認為,能夠在禪堂有正信的出家師父教導,先透過學習佛法而培養正知與正見,再據以學習打坐或靜坐,這才比較安全。
以上疑問與看法,請師父指正或補充。
※正是如此!

第二
識-→受-→想-→行
認識──────→造業
解釋:
識,即認識。行,即造業。
《雜阿含經》有很多篇幅就是在解釋從認識到造業的這個過程。
※這裡,學生有兩個疑問~~
首先
註解9的標題三業果相續,其中寫到「從認識到發為行為的活動…」。
師父用識-→受-→想-→行這個關係圖是不是就是在解釋「從認識到發為行為的活動…」這個過程?

答:是的,識又稱為「識觸」,就是接觸境的第一念。

其次
一般不是都說「色受想行識」?這裡為何變成「識→受→想→行」?

答:一般說的順序是類別。這裡所說的是內心的認識過程。遲點上課應會出現類似的經文。

可是又好像不是十二因緣?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

答:不是十二因緣。

 ##

( 不分類不分類 )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