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邇來及爾來
2023/04/27 09:54:46瀏覽2731|回應2|推薦10
邇來及爾來

        公文裡,敘述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常用「邇來」一詞,但常發現有人用「爾來」。依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解釋:爾來,自那時以來(註一),諸葛亮《前出師表》:「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閒,『爾來二十有一年矣』。」意即:自那時以來已有二十一年了。所以,最近一段時間以來,應使用「邇來」,不用「爾來」。

        邇來的「邇」字相對單純,當名詞時,指近處,如:「名聞遐邇」;當動詞時,親近之意,韓愈《釋言》:「夫聰明則聽視不惑,公正則不邇讒邪。」當形容詞時,親近的,《左傳.昭公三十年》:「吳子唁而送之,使其邇臣從之。」至於爾來的「爾」字比較複雜(註二),當代名詞時,如此、這個之意,如:「不過爾爾」、「爾時」;又指第二人稱,如:「爾虞我詐」、「咨爾多士」;又可表示疑問,陶淵明《飲酒》:「問君何能爾?」當形容詞或副詞的詞尾時,表示情態。 如:「偶爾」、「率爾」、「卓爾出眾」。當語尾助詞時,無義。《論語.陽貨》:「子之武城,聞絃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

        有許多中文字原無偏旁,後因字義演變,添加部首而增生另一字,例如:具與俱、挂與掛、然與燃、志與誌…等,其二字原彼此相通。「邇」字是「爾」增生出來,「爾來」若解釋為近來,亦應無誤,只是語言文字作為溝通工具,當大家都以「邇來」當作近來之意;「爾來」另有其意時,當以「邇來」為正確,猶如著火時,用「燃燒」為正確,用「然燒」則不妥。蒲松齡名著,大家都用《聊齋誌異》,本人所以用《聊齋志異》,乃忠於初版時即稱《聊齋『志』異》(註三)。

        公文裡,用到「爾」字,以「爾後」為常見,亦可用「而後」。公文常用「邇來」作為近來之意,若逕以「近來」取代「邇來」,亦無不可,且更為淺顯,有一天大家或許不識「邇」字為何意?

註一:參見https://dict.revised.moe.edu.tw/dictView.jsp?ID=148498&la=0&powerMode=0

註二:參閱【爾字釋析】乙文。

註三:參閱【話說聊齋】乙文。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091b7215&aid=179054277

 回應文章

【無★言】雲遊到世界的另一端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3/04/30 11:49

哈哈哈!我倒是是認為「同音假借」就是將別字合法化。如今錯字頗多,再過數年,「在再」是否也成了「同音假借」呢?這個不太可能。悦說,間閒,邇爾等,至少字型類似,容易寫錯,要將之合法也有理由。但再在就没理由了,至少目前没有。

可是「觸目驚心」與「怵目驚心」呢?

夏老師plus(091b7215) 於 2023-04-30 21:05 回覆:
古時候,中文字數較少,所以借用某些同音或同形的字,可以理解。如今,中文字數足以應用在日常文章上,再也沒有「假借」的必要。所提「再與在」,兩字意思完全不同,只因同音,許多人誤用,不是「假借」的問題,而是採用「注音輸入法」而誤用,本人有篇《在再不分》的文章,有詳細說明。至於「怵」字,驚恐之意,「怵目驚心」就是眼睛及內心都受到驚嚇,表示:望之而心生畏懼之意。把「怵目驚心」寫成「觸目驚心」,不正確!

【無★言】雲遊到世界的另一端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3/04/28 09:03

「後值傾覆,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閒,『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天知道是否古人寫錯字。如閒通間、說通悅,我一直懷疑是否古人寫錯字。

夏老師plus(091b7215) 於 2023-04-29 10:34 回覆:
    凡人都有寫錯字的可能,《聊齋》有篇〈嘉平公子〉,就是因為錯別字太多,連鬼都不屑。只是,所提:天知道是否古人寫錯字。如閒通間、說通悅,我一直懷疑是否古人寫錯字。當中,閒通間、說通悅…等,文字學稱為「同音假借」,不算錯字;至於諸葛亮《前出師表》,乃千古名文,經過歷代錘煉,要是「爾來」是錯字,早就被人指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