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河洛造神之鄭和下西洋(一)之一、鄭和下西洋─前言
2017/05/19 16:44:49瀏覽892|回應0|推薦27


福建長樂南山天妃行宮《天妃靈應之記》碑(俗稱「鄭和碑」):
「天妃之神靈應記:皇明混一海宇,超三代而軼漢唐,際天極地,罔不臣妾。其西域之西,迤北之北,固遠矣。而程途可計。若海外諸番,實爲遐壤,皆捧琛執贄,重譯來朝。皇上嘉其忠誠,命和等統率官校旗軍數萬人,乘巨舶百餘艘,齎幣往賚之;所以宣德化而柔遠人也。自永樂三年,奉使西洋,迨今七次,所歷番國,由占城國、爪哇國、三佛齊國、暹羅國,直踰南天竺錫蘭山國、古里國、柯枝國,抵於西域忽魯謨斯國、阿丹國、木骨都束國,大小凡三十餘國,涉滄溟十萬餘里。

  觀夫海洋,洪濤接天,巨浪如山,視諸夷域,逈隔於煙霞縹緲之間。而我之雲帆高張,晝夜星馳,涉彼狂瀾,若履通衢者,誠荷朝廷威福之致,尤賴天妃之神護佑之德也。神之靈固嘗著於昔時,而盛顯於當代。溟渤之間或遇風濤,旣有神燈燭於帆檣,靈光一臨,則變險爲夷,雖在顚連亦保無虞。及臨外邦,番王之不恭者生擒之,蠻寇之侵掠者勦滅之。由是海道清寧,番人仰賴者,皆神之賜也。

  神之感應,未易殫舉,昔嘗奏請於朝,紀德太常,建宮於南京龍江之上,永傳祀典。欽蒙御製記文,以彰靈貺,褒美至矣。然神之靈無往不在,若長樂南山之行宮,余由舟師累駐於斯,伺風開洋。乃於永樂十年奏建,以爲官軍祈報之所,旣嚴且整,右有南山塔寺,㦄歲久深,荒涼頹圮,每就修葺,數載之間,殿堂禪室,弘勝舊規。今年春,仍往諸番,蟻舟茲港,復脩佛宇神宮,益加華美。而又發心施財,鼎建三清寶殿一所於宮之左。雕粧聖像,粲然一新。鐘皷供儀,靡不具俻,僉謂如是,庶足以盡恭事天地神明之心。衆願如斯,咸樂趨事,殿廡宏麗,不日成之。畫棟連雲,如翬如翼,且有青松翠竹掩映左右,神安人悅,誠勝境也。斯土斯民,豈不咸臻福利哉!

人能竭忠以事君,則事無不立。盡誠以事神,則禱無不應。和等上荷聖君寵命之隆,下致遠夷敬信之厚,統舟師之衆,掌錢帛之多,夙夜拳拳,惟恐弗逮。敢不竭忠於國事,盡誠於神明乎!師旅之安寧,往廻之康濟者,烏可不知所自乎?是用著神之德於石,併記諸番往廻之歲月,以貽永久焉!...」


一、鄭和下西洋─前言

「天妃靈應之記碑」乃大明國,宣德六年(西元1431年),三寶太監鄭和,第七次奉旨下西洋,前往忽魯謨斯公幹。於其出海前,在船隊大營的福建長樂太平港,媽祖天妃宮,所留下的一塊碑文。原來是這一年,俯上任大明皇帝的宣宗,因有感東西洋外番,近年來,多疏懶於再來大明國朝貢。正是浩瀚皇恩,不能普及海外番邦。這難免對堂堂天朝上國的中國而言,似威福有損。且宣宗皇帝,弱冠之年,也就是永樂十九年。記得那一年,北京紫禁城,剛峻工建成。永樂帝,即將大明國的皇城,從原本的南京城,遷到北京紫禁城。皇城北遷,又值永樂帝大壽,萬國前來朝貢,那可真是萬古未見的大場面。尤其,奉旨出使西洋的三寶太監鄭和,其船隊從西洋帶回了,也不知幾十國的國王,前來紫禁城,向永樂帝拜壽。只見這些海外諸國的番王浩浩蕩蕩,或纏頭的,或留大鬍子的,或一臉黑得像木炭的,都還各自向永樂帝,進貢了其國的奇珍異獸。

犀牛、大象、獅子、金錢豹,長角馬...都不足為奇。最奇的是,有一個據說是來自十萬八千里遠,叫阿丹國的國王。向永樂帝,進貢了一頭麒麟祝壽。只見那麒麟(非洲長頸鹿),前二足高九尺餘,後兩足約高六尺,頭擡頸長一丈六尺。首昂後低,人莫能騎。頭上有兩肉角,在耳邊,牛尾鹿身,蹄有三跲,匾口。祝壽的慶典上,諸臣百官,番邦諸王,包括永樂帝。見著那麒麟,如此雄偉,無不人人嘩然驚嘆。且麒麟乃是傳說中會帶來祥瑞的神獸。當下諸臣百官,無不人人一張口,競相向永樂帝讚頌。說是─永樂帝洪福齊天,才會有這祥瑞的麒麟神獸,被三寶太監的船隊,從西洋帶回到中國,向永樂帝祝壽。

當年西洋萬國朝貢的盛況,尚身為皇太孫的宣宗皇帝,可是歷歷在目。可惜的是,祖父永樂帝死後,仁宗繼位。而仁宗卻以「出使西洋,勞民傷財,官兵傷亡逾萬,縱得奇珍異獸也無濟於事」之詞;從此中止大明國派龐大船隊,出使西洋的海上壯舉。爾後數年,因大明國不再出使西洋,西洋諸番國,也就鮮少再到中國朝貢。及至僅當了六年皇帝的仁宗駕崩,宣宗繼位。年二十餘歲的宣宗,正值年輕氣盛,滿懷雄心壯志。坐上紫禁城奉天殿的金鑾座後。宣宗滿腦子,念茲在茲,更無不是祖父永樂帝,派鄭和出使西洋,帶回海外番邦,萬國朝貢的盛況。僅管朝廷大臣,無不力阻,說是「出使西洋,虛耗國庫,得不償失」。但年輕氣盛的宣宗皇帝,那裡聽得進去。為尋求與祖父永樂帝一樣,令海外番邦臣服,萬國朝貢的地位。宣宗皇帝,即力排眾議,召來三寶太監鄭和,命其再次率龐大的寶船船隊,出使西洋。

三寶太監鄭和,時年已六十歲。一生六度奉旨下西洋,涉滄溟三十年,從少年到白頭;而今的鄭和也已兩鬢飛霜。有感自己年事已高,氣血身體也已不復當年。況履足波濤之間,晝夜星馳數十萬里海路,其凶險更不足與外人道。古有云:出海走船三分命。一旦乘浮槎出海,飄盪於無際汪洋,誰也不知道自己是否還能活著回來。就像是鄭和第六次,率領寶船隊下西洋。約二百艘大小海船,運載水兵二三萬,航行於海上,前後數十里汪洋,船帆蔽空。這等龐大艦隊,要滅海外任一番邦,擒其番王,無不有如反掌折枝之易。但就算這等軍容壯盛,看似稱雄海上,無敵於天下的艦隊,一旦在海上遇到了暴風,面對狂濤巨浪,卻也同樣毫無招架之力。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只能任得驚濤駭浪將船隊摧折與蹂躪。第六次出使西洋,尚未到西洋,鄭和所率的艦隊,即在鎮東洋的舊港附近海域,遇到了颶風。

「於鎮東洋中,官舟遭大風,掀翻欲溺,舟中喧泣,急叩神求佑...」巨浪如山倒,面對洶湧波濤一波波直欲把船隊吞噬。當此之時,就算再大的海船,置身狂濤巨浪中,亦有如滄海一粟,要死要活,全非人力所能為。滿船的船兵,置身風暴,除了求神助外,也只有號哭。「是了!投身滄溟海洋,面對海洋的變態無常,人之力倘真的渺小的微不足道。生死一切,也只能全賴神助...」第六次出使西洋,船隊在鎮東洋遇到暴風,讓鄭和終有這樣的感嘆與領悟。「溟渤之間或遇風濤,旣有神燈燭於帆檣,靈光一臨,則變險爲夷,雖在顚連亦保無虞...」神之感應,聞聲救苦,鄭和終於明白,只要虔誠事神,則神感應到人的祈禱,亦無不顯現神蹟,救人於海上。

「出使西洋,波濤間能化險為夷,乃至番邦臣服,全賴海神媽祖保佑」是以宣宗皇帝,召來鄭和,令其再次率寶船隊,出使西洋。此次,鄭和為感念神恩眷顧。臨出海前,特別在寶船出海的太倉劉家港,修建了一座天妃宮。待到了福建長樂太平港的艦隊大營後。鄭和更率船隊的千夫長百夫長以上軍官,偕同州府官員,親往湄洲的媽祖祖廟祭拜;更買辦石材木料,重新整修湄洲媽祖天妃宮。

福建閩江出海口南岸的長樂太平港,乃是出使西洋前,艦隊駐軍的大營。為讓官兵有個祈神求福之所,以安軍心。永樂十年,即第三次出使西洋返回後,鄭和即奏請朝廷,在長樂南山建媽祖天妃行宮。天妃宮之南,南山峰頂有座三峰寺塔。此塔,乃是船隊進入太平港的地標。每見三峰寺塔,船隊的官兵,便知已從海外,安然返鄉。亦可說是官兵內心重要的寄託。然建於宋代的三峰寺塔,已因年代久遠而殘破,傾穨荒涼。因此第七次出使西洋前,鄭和特重新整建了三峰寺塔,使之殿堂禪室,又煥然一新,恍若新建。另外,鄭和又與船隊的軍官,發心捐錢,於媽祖天妃行宮旁,增建了一座三清寶殿。

「雕粧聖像,粲然一新。鐘皷供儀,靡不具俻,僉謂如是,庶足以盡恭事天地神明之心」殿成之日,畫棟連雲,雕樑龍柱,雄偉壯麗。殿旁又青松翠竹掩映,直如神仙之境。正是鄭和,有感己身年事已高。一則,朝廷眾臣,無不出口咄咄,聲言出使西洋勞民傷財,更致府庫空虛。個個無不在朝上,向皇上勸諫力阻。二則,縱有神助,但涉滄溟萬里,終究生死難卜,更不知此次出海,己身是否還能安然返回。總之鄭和有種預感,此次奉宣宗之命,出使西洋,恐也將是自己最後一次出海。一則,為感念媽祖神恩保佑,使己身涉滄溟三十年,能全身而回,並不負皇命。二則,亦為讓己身七下西洋的壯舉,能留於後世。所以天妃宮三清殿建成之後。鄭和親筆寫下了「天妃之神靈應記」一篇,盡數己身率艦隊,七下西洋的經過。並將天妃媽祖,神靈顯應,護佑船隊於海上波濤之恩,皆寫於「天妃之神靈應記」中。

「天妃之神靈應記」寫成後。鄭和即命人將之鐫刻於石碑,並將石碑,立於太平港的天妃宮之前。藉此以宣揚天妃媽祖,護佑船隊的神恩與神威。另又造銅鐘一口,懸於三清殿的樑下。鐫刻銘文:「永遠長生供養,祈保西洋往回平安,吉祥如意者,大明宣德六年歲次辛亥仲夏吉日,太監鄭和,王景弘同官軍人等,發心鑄造銅鐘一口」。

宣德六年十二月九日(西元1432年)。鄭和及寶船隊,已在長樂太平港,停留十月之久。一切出使西洋之事,亦已諸事完備。由南山的天妃宮,俯視閩江口的太平港。就見約二百多艘的大小海船,有如蟻群般的聚於港口,遍海高檣大舶。其中最顯眼的,是四艘做為船隊帥船的寶船。最大一艘寶船,亦是三寶太監鄭和的座駕,長四十四丈(約一百五十公尺),寬二十八丈(約六十公尺),船上立有九根高聳的桅桿。體勢巍然,巨無以敵。蓬、帆、搖櫓,非二三百人莫能舉動。整艘船巍峨華麗,恰如一座海上的宮殿一般。另有馬船、糧船、水船、戰座船...共寶船六十一艘。是為船隊的中軍營。環繞中軍營寶船的,前軍、右軍、左軍、後軍,約一百五十多艘船。則多為福建泉州漳州,所造的尖底上闊海船,稱之為「福船」。有哨船、鳥船、砲船、交通船...船長多在十丈到二十丈之間。而整個下西洋的船隊,則載運有官校、旗軍、火長、舵工、班碇手、通事、辦事、書弄手、醫士、鐵錨搭材等匠、水手、民梢等,共二萬七千五百五十人。

長樂港的天妃宮前,依往年船隊出海放洋前的慣例,則見正使太監鄭和、率副使王景弘,太監李興、朱良、周滿、及右少保洪保、楊真、張達、吳忠,都指揮朱真、王衡等船隊的官員;整齊列隊於天妃宮前,捻香膜拜。廟下方的大營教場,更見二萬多官兵,依坐乘的海船列陣,軍容壯盛,旗海飛揚,人人虔誠,向天妃媽祖默禱。但見三寶太監鄭和,手持卷軸,字句鏗鏘,虔敬的朗讀了「天妃之神靈應記」,以謝神恩,以求神明保佑。「人能竭忠以事君,則事無不立。盡誠以事神,則禱無不應。和等上荷聖君寵命之隆,下致遠夷敬信之厚,統舟師之衆,掌錢帛之多,夙夜拳拳,惟恐弗逮。敢不竭忠於國事,盡誠於神明乎!師旅之安寧,往廻之康濟者,烏可不知所自乎?是用著神之德於石,併記諸番往廻之歲月,以貽永久焉!...」念著念著,但念至此,一生經歷無數海上風霜與凶險的三寶太監鄭和,都情不自禁的潸然淚下。

正是縱有天妃媽祖保佑,但二萬七千餘官兵,出海放洋,面對滄溟的濤浪,終是命運難卜。且別說東洋的海上,多颶風。一旦遇到颶風,船隊在海上逃無可逃,躲無可躲。但只要一二艘海船,被狂風巨浪摧折掀翻,則死傷就將是不可計數。而就算過了東洋,繞過滿喇加海峽,航過南浡里國的帽山,到了西洋。雖是西洋較少有海上颶風。但西洋的氣候與水土不服,對東土而來的船隊官兵而言,卻更是比颶風更可怕的挑戰。往年下西洋,航過東西洋分界的帽山後,就曾有一艘船三百官兵,一人得病。僅僅不及半月,整艘船上就死得剩下一百餘官兵。那怕沒遇到爭戰,但海上行軍,卻比陸上的沙場爭戰,死得更多。「官兵出海,能有多少人安然返鄉?況我年事已高,氣血身體都再不復當年...」但想及此,鄭和怎能不潸然流淚。

軍容壯盛指戈極地際天,遍港海船待放洋。循古禮,捻香叩頭,祭拜過天妃媽祖,又擲了三個聖筊。正是媽祖已允船隊放洋出航。但見一名專事禮敬神明的香公,即從天妃宮的神桌上,請下了一尊天妃媽祖的金身。這尊天妃媽祖的金身,比一般的媽祖神像要小一點,約僅一尺高。正是俗稱的「船仔媽」。依閩南漳泉河洛人的習俗,海船上總得安座一尊「船仔媽」,以保佑出海平安。然因船艙的空間,總是比較狹窄,比不得陸上的廟宇。所以這「船仔媽」的神像,自然也總是比一般的神像要小一點。就見那香公,恭敬的捧著「船仔媽」,走到了鄭和面前。鄭和屈膝下跪,雙手接過了「船仔媽」。且見三寶太監鄭和,就算屈膝下跪,身量居然還跟那香公一樣的高。再見鄭和,雙手捧著船仔媽,一個豁然起身;霎更有如巨柱擎天,鶴立雞群。

三寶太監鄭和,身長九尺(大概就像籃球明星─移動長城姚明,那麼高大),腰大十圍,四岳峻而鼻小,眉目分明,耳白過面,齒如編貝,行如虎步,聲音洪亮。頭戴內宮四品無耳烏紗帽,身穿貴冑黃色亮面的綢鍛官袍,前胸與兩肩有蟒龍刺繡圖紋,腰繫永樂皇帝親賜鑲有龍型玉佩的寬腰帶,足履錦面繡有飛昇祥雲的厚底官靴,背披的大紅色斗蓬隨風而飄。倘真是意氣昂揚有若天神下凡,鶴立雞群不同凡俗。既從天妃宮迎出了媽祖,欲上船。就見鄭和,即對肅立一旁的傳令兵,令說:『傳我令。船隊拔錨啟航』。傳令得令,即刻高舉牛角號角,嗚嗚吹響。號角既響,繼之戰鼓聲隆隆齊響,寶船鳴砲。二萬七千餘官兵,各舉自己海船旌旗,恰有如聚集的蟻群分散,交雜的號令聲中,隨著那紫的、紅的、黃的、黑的飄揚旌旗,整齊的,魚貫的往港口的海船而去。

「鄭和下西洋」的故事寫至此,總算是讓故事中的主角,露了個臉。網友看官,恐不禁心生納悶─「鄭和下西洋的故事,主角不就是要寫鄭和嗎?」非也。事實上,這故事的主角,是那個僅在角落中露了個臉,尚未提及其名。即是那個從天妃宮中,請出了媽祖金身,專事燒香禮敬神明的香公。故事開始之前,暫就先透露那香公的名字,就叫劉過海。乃為福建泉州河洛人,年近五旬,平生沒什麼功蹟可言。...X   X   X


( 創作連載小說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readeryen&aid=102794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