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Excerpt:《賈科梅蒂的畫室︰熱內論藝術》
2017/11/30 05:36:02瀏覽1002|回應0|推薦14
Excerpt:《賈科梅蒂的畫室︰熱內論藝術》

不是很確定自己有沒有讀完熱內 (Jean Genet) 的《竊賊日記》(Journal du Voleur),然若這本自傳體小說無論是個人生活的紀錄或是背德的唯美寫作風格,熱內的名字始終讓人印象深刻。

至於賈科梅蒂的雕塑,甚或素描,個人風格特立,也很難再有第二個相似的藝術家出現。

這兩個人在 1954 年相遇、相識、相知、相互取材,透過《賈科梅蒂的畫室》這本書,將可以讓我們更清楚看見賈科梅蒂的創作過程以及了解熱內對於藝術的一些想法吧!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CN10947087
賈科梅蒂的畫室︰熱內論藝術
作者:(法)熱內
出版日期:2012/09/01
語言:簡體中文

1954
年,熱內通過薩特、讓科克托等朋友引薦,與賈科梅蒂相識,並應邀為藝術家做模特。 

1954
1958年之間,熱內時常拜訪賈科梅蒂位于巴黎十四區伊伯利特一曼東街的畫室。這一相遇所激起的精神探索、交流和純淨的友誼,被熱內記錄在《賈科梅蒂的畫室(熱內論藝術)》中。 

熱內論藝術的文字極少,本書收錄的幾篇獨具風格的藝術筆記,是熱內僅存的直接闡述自己的生命觀和藝術觀的文字。 

熱內,法國作家。出生後被遺棄,在教養院長大。早年流浪,偷竊,多次被捕入獄。在獄中開始寫作詩歌和小說,包括《鮮花聖母》,《小偷日記》等。


Excerpt
美只源於傷痛。每個人都帶著特殊的、各自不同的傷痛,或隱或顯,所有人都將它守在心中,當他想離開這個世界感受短暫而深刻的孤獨時,就退隱在這傷痛中。所以,這種藝術與我們稱之為苦難主義”(misérabilisme) 的東西相去甚遠。在我看來,賈科梅蒂的藝術是想揭示所有存在者甚至所有物體的隱秘的傷痛,最終讓這傷痛照亮他們。


我不太理解藝術中所謂的創新。一件作品應該被未來的一代代人理解嗎?但為什麼呢?這意味著什麼?他們要使用它嗎?用它來幹什麼?我不明白。但我卻模糊地認識到,所有的藝術作品若想達到最高境界,必須從創作它的時刻起穿越簽年,帶著無限的耐心和專注,盡可能連接起滿是死者的遠古之夜,這些死者將在這作品中認出自己。
不,不,藝術作品不是留給一代代孩子,是贈與數不勝數的死者的。他們贊賞或拒絕它。但我所說的這些死者,從來就沒有活過。或者我忘了他們曾活過,他們活得足夠讓我們忘記他們曾活過了。他們的生命是為了讓他們經過這平靜的海岸,在那兒等待一個來自此刻的標記,他們認得這標記。


我前面說過:為了死者云云,也是為了讓這龐大的人群最終能看到,他們活著,骨頭支撐看他們時無法看到的東西。所以需要一種不流暢的,反而很生硬卻有著奇特的、穿透死亡之域的力量的藝術,從影子王國多孔的牆壁滲透出來。如果不公正及其痛苦,只被我們中的某一人獨自認識,會過於強烈。若我們的勝利只是為了贏得一個榮耀的未來,這勝利就很貧乏。賈科梅蒂的作品與眾多死者交換著對於每個人與物的孤獨的認識,它是我們最可靠的榮耀。


我忍不住觸摸這些雕像,移開視錢,手獨自繼續探索:脖子、腦袋、後頸、肩膀……觸覺湧上我的手指尖。每種觸覺都有所不同,我的手彷彿踏遍了一片極豐富而生動的風景。


這些雕像看起來屬於一個逝去的年代,時間與黑夜聰明地加工著它們,將它們腐蝕,帶來流逝的永恆既溫柔又堅硬的氣息,之後它們才被發現。或者說,它們來自一個火爐,可怕的燒灼後的殘留物:火苗已熄滅,只能維持這副樣子。
但怎樣的火苗啊!
賈科梅蒂告訴我,有一次,他想出一個主意,要做一個塑像,然後把它埋起來。(我們立刻想:土對它來說多麼輕啊。”) 並不是為了讓我們去發現它。或很久以後,他本人甚至對他名字的記憶都消失後,再去發現它。


他的素描。他只用方頭鋼筆或硬鉛筆畫素描,紙往往殘破帶洞。曲線很硬,缺乏柔軟和溫情。我覺得對他來說,一條線就是一個男人:他把線條處理得完全均衛。那些斷裂的線條很尖銳,賦予他的素描閃亮的外表,這也要歸功於鉛筆堅硬而暗啞的矛盾質地。畫面好像鑽石一樣。他使用空白的方式使畫面更像鑽石。比如在風景畫中:整個畫面如同一顆鑽石,一側由於斷裂微妙的線條而明晰可見,而被光線照徹的,或更確切地說是光線從中反射出來的另一側,除了空白什麼也看不見。可以想一想塞尚的水彩畫——由於空白,空白造就的珍寶——我們一目了然的素描有了暗示意味,在一股使空間幾乎不可測量的力量下獲得一種空間感。(我想到掛著吊燈的室內、棕櫚樹,但自從他畫了四輻一系列的拱頂大廳裡的桌子的素描後,這些東西就被遠遠地擱到它們後面去了。) 精雕細刻的珍寶。賈科梅蒂雕琢的是空白——一張空白。


由於這段時期的雕像都很高,站在這些棕色黏土的雕像前,他的手指上下運動,好像修剪或嫁接攀援薔薇的花匠的手一樣。手指沿著雕像游移。整個畫室都顫動著,活了起來。我體驗到一種奇特的感覺,如果他待在那裡,儘管沒有碰那些已經完成的雕像,它們也會改動,變形,因為他正在塑造著它們的一個姐妹。這間位於地面一層的畫室,隨時都會崩塌。畫室是蟲蛀的木頭和灰色的粉末做的。雕像是石膏的,露著線繩、麻草或鐵絲的一頭。塗灰的畫布早已失去了在畫具店裡曾有的安寧。一切都弄髒了,廢棄了,不穩固而且即將倒塌。一切都趨於融解,都在流動。然而,所有這些都像被納入了一種絕對的現實之中。當我離開畫室,站在街道上時,我周圍的一切因此而不再真實。我會有這樣的感覺嗎?在這間畫室裡,一個人慢慢地死去,耗盡,在我們眼前化為女神。

賈科梅蒂不是為當代人創作,也不是為未來的一代代人創作:他創作的是最終讓死者欣喜若狂的雕塑。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le14nov&aid=109189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