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逛」教堂(下)
2016/07/20 17:36:39瀏覽4114|回應1|推薦10

每次參觀歐洲的教堂,難免有個疑問,超過千年的歐洲教堂比比皆是,稀鬆平常,更有不少接近兩千年的建築。歐洲的歷史沒中國久,但中國找不到超過1500年的建築,雖然中國也的確有接近1500年的磚造佛塔,建於北魏正光元年(西元520)的河南登封高嶽寺,另外山西五台縣的南禪寺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木造結構建築,建於唐朝建中三年(西元782年),到目前歷史達1234年,但鳳毛麟角。

 

佛教由中國東傳日本後,也有木造佛寺建築,現位於日本奈良法隆寺的五重塔,相傳始建於607年,也被廣泛認為現存最古老的木造建築之一,但中間是否曾改建? 是否為最古老? 則仍存有不少疑義。

 

中國的建築大都為木造結構,著重榫卯連接,追求結構的精巧與裝飾的華美;但木材有腐朽問題,也容易遭火災,卽使目前為全世界最大木造建築群,相對有良好保護措施的北京故宮,最初於明成祖永樂18年(1420)底首度竣工,但隔年五月卽遭雷撃發生大火,前三殿被燒毀,而後有明一朝,兩度失火,到天啓七年(1627)才復建完成,而之後的清朝及民國時代,也再數度遭祝融之災。即使以首度竣工年度計,到2016年也才596年。

 

在中國或日本的古老建築,不只數量不多,年代跟歐洲比起來,也相形見絀。

 

西方的古老建築,不管教堂或古堡,大多是石造或磚造,沒有腐朽、火災問題,較容易保存。拱是歐洲建築上的重要技術,其實中國也早就會使用拱;隋大業六年(610),在河北趙縣造成目前世界最古老,已有1406年歷史,也有世界最大37.5公尺的跨距,全長50.8公尺的單孔石拱橋,名為安濟橋;該橋目前仍是當地居民日常使用的橋樑,建築技術上應不是主要考量。

 

對中國建築不用石造或磚造一事,當代建築大師漢寶德教授的解釋是,中國跟歐洲的建築哲學觀不同;中國人的建築注重頭頂上生氣,木頭是生物,有生氣;但石材磚頭則是礦物,沒有生氣;至於腳底下則無所謂。

 

傳襲自中國,同樣的建築哲學觀似也可從日本建築看到;日本三重縣的伊勢神宮,是由皇室主祭之神宫,每20年須在近旁異地重建,最近一次遷宮在2013年,是史上第62次。日本之建築亦大都為木造,伊勢神宫定期改建之原因,除了保持神殿乾淨莊嚴,定期傳承工藝之外,更可引伸代代相傳,生生不息之意。

▲河南登封高嶽寺的佛塔,完成於西元520年(北魏正光元年,至20161496年,是中國最古老磚造建築。(摘自Baidu)

▲山西五台縣南禪寺完成於西元782年(唐建中三年,到20161234年。為中國已知最古老木造建築。(摘自Wikipedia)

▲日本奈良法隆寺五重塔,據傳完成於西元607年,但無法證實,假如屬實,則為全球最古老之木造建築。(摘自Wikipedia)

▲日本三重縣的伊勢神宮,每20年須要異地改建,最近一次改建為2013年,為史上第62次。(摘自Wikipedia)

▲河北趙縣安濟橋,於西元610年(隋大業三年)完成,至今仍在使用,是目前最古老,最大跨距(50.82公尺)之石拱橋。(摘自Wikipedia)

▲北京紫禁城的太和殿;故宮是全世界最大的木造建築群,最早成於西元1420年(明永樂18年),至2016596年歷史。但木造建築容易遭受祝融之災,歷史上紫禁城亦曾遭多次大火。

▲由紫禁城後大門外面的煤山上所見的皇宮建築及護城河。遠處右邊人民大會堂依稀可見;民國初年後,紫禁城已更名故宮博物院,所以有時亦稱故宮。 

歐洲教堂的建築型式,接續前文「逛教堂()」,在哥德式後,「文藝復興式(Renaissance)」在義大利興起。

 

事實上這次建築型式演變,是源自1417世紀歐洲所發生,被稱為「文藝復興」的文化運動,這場運動最早在義大利弗羅倫斯發生,而後傳到羅馬,再傳遍歐洲各國。文藝復興是科學與藝術的革命,被認為是歐洲中古時代與近代的分野。這場文化運動的核心理念是人文主義的精神,以人為中心,取代中古時代以神為中心的價值觀被提出,也開啓了對古典文獻的重新省視與學習,包括十字軍東征時,由君士坦丁堡的東羅馬帝國,或稱拜占庭帝國帶回義大利的大量古希臘、古羅馬典籍。

 

在「逛教堂(上)」提到的羅馬萬神殿半圓拱屋頂,在羅馬式、哥德式建築中一直被忽略,但在東羅馬帝國的拜占庭式建築中是其很明顯突出的部份。這種半圓形穹頂也在「文藝復興式」建築中重拾其重要地位;另外古希臘、古羅馬建築常見的高大列柱也重新出現。

 

3. 文藝復興式:流行於15世紀初期到17世紀初期,源起於「文藝復興」發源地義大利弗羅倫斯的聖母百花大教堂(Basilica di Santa Maria del Fiore),此時風尚是以學習古希臘、古羅馬的古典風格為上,反對源起於法國,類似野蠻人的歌德式,強調建築的對稱性、規律性和列柱型式,並以半圓形穹頂為中心的對稱建築,是其主要特色。代表性的建築包括弗羅倫斯的聖母百花大教堂,梵諦岡的聖彼得大教堂,和法國的香波堡(Chateau de Chambord)等。

▲伊斯坦堡蘇菲亞大教堂(Hagia Sophia)有著羅跟馬萬神殿相似的半圓拱屋頂。該教堂始建於西元537年,開始為拜占庭(Byzantine)型式的東正教教堂,第四次十字軍東征時改為天主教堂,而後鄂圖曼帝在1453年征服東羅馬帝國後,又改成清真寺,四週加上四座回教風格,用以召喚信眾禮拜的拜樓(minarets)。(摘自Wikipedia)

▲義大利威尼斯的聖馬可大教堂(St. Marks Cathedral),也有東羅馬拜占庭式半圓拱穹頂,1063年起建,但到1617年始完工。威尼斯人很早就從事貿易,與伊斯坦堡東羅馬有密切連繫,教堂的建材飾物雕刻,有部份是由東羅馬古建築拆下運回,年代還超過教堂本身,例如大門口上方四匹銅馬。

▲位於弗羅倫斯的聖母百花多教堂,是文藝復興式的代表建築,紅磚造穹頂是其最大,也是最顯眼特徵。(摘自Wikipedia)

▲梵蒂岡的聖彼得大教堂是天主教教宗主持的教堂,是衆堂之堂,全球最大教堂,同樣有極壯觀的穹頂,歷經120年由8任建築師的同心協力,包括文藝復興三傑中的拉斐爾及米開蘭基羅,及巴洛克大師貝爾尼尼(Bernini)。但建築過程也鬧出贖罪券風波,掀起宗教革命,產生另一教派-基督新教。(摘自Wikipedia)

▲由聖彼得大教堂穹頂上所見的大廣場,猶如以雙臂擁抱信眾,氣勢磅薄,其實建築師是巴洛克式建築的大師貝爾尼尼(Bernini),但與文藝復興式的大教堂卻也和諧融合,渾然天成。(摘自Wikipedia)

▲法國香波堡,1547年完成,是波旁王朝(Bourbon Dynasty)皇室產業,也是文藝復興式的經典建築之一。(摘自Wikipedia)

文藝復興式經流行兩百年後,建築界又靜極思動,巴洛克式應運而生。

4. 巴洛克式(Baroque):流行於17世紀到18世紀,源起於義大利;Baroque一字是來自葡萄牙文的Barroco,意指非圓形,形狀不規則,但卻精巧的珍珠。一改文藝復興式的中規中矩,巴洛克式營造出外形不規則、不連續的無拘無束風格,追求動感,喜好華麗的裝飾和豐富亮麗的色彩。因此如果建築採用許多不規則的曲線或曲面,或是特意將一定的形狀連續性,轉換成別的線條,愛用橢圓形或是凹入的反橢圓形曲面,讓靜止的建築呈現躍動感,則該建築大致為巴洛克式建築。 

對教堂而言,巴洛克之前,教堂造型一向簡約樸素,象徵是苦行修練的地方,巴洛克之後,一改低調樸素,轉而成追求華麗亮眼的外型,有炫耀教會財富與權勢意涵,以吸引更多信眾親近,共沐主恩;代表性的建築包括義大利羅馬,巴洛克大師波若米尼(Francesco Borromini)的作品聖卡羅教堂(San Carlo alle Quattro Fontane),英國倫敦的聖保羅大教堂(St. Pauls Cathedral),奧地利維也納的熊布朗宮(Schoenbrunn,意譯為美泉宮),和俄羅斯聖彼得堡的夏宮等。

▲義大利羅馬的聖卡羅教堂從不同角度的兩個正面。(摘自Wikipedia)

▲倫敦的聖保羅大教堂。(摘自Wikipedia)

▲維也納的熊布朗(Schoenbrunn)宮,是中歐盛極一時的哈布斯堡王朝(Habsburg Dynasty,奧匈帝國前身)的夏宮。

▲俄羅斯聖彼得堡羅曼諾夫王朝(House of Romanov)的夏宮。

▲聖彼得堡夏宮內的巴洛克式庭園。 

5. 洛可可式(Rococo):是18世紀巴洛克式後期開始流行的建築形式,源起於法國;Rococo 原為法文的Rocaill(貝殼)和巴洛克的義大利文(Barocco)兩字所合成。起因是對當時皇宮凡爾賽宮繁瑣浮華的宮廷藝術,多感不耐,因此將巴洛克的自由隨性,更往優雅柔美、輕盈華麗、精緻細膩的品味推進。洛可可建築的特徵是輕盈結構的花園式府邸,色彩柔和,不像巴洛克那樣高大雄偉,常使用貝殼、水草、曲線或漩渦花紋的裝飾。代表性的建築包括俄羅斯聖彼得堡的凱薩琳宮(Catherine Palace),德國南部巴伐利亞Ottobeuren的本篤會修道院,及德國波茨坦(Potsdam)宮廷花園內的中國宫(Chinese House)等。

▲位於德國南部巴伐利亞Ottobeuren的本篤會修道院,內有很華麗複雜的洛可可式裝潢。(摘自Wikipedia)

▲九月的俄羅斯聖彼得堡凱薩琳宮(Catherin Palace),已見楓紅,庭園內螺旋狀圖案,也是濃濃的洛可可風格。凱薩琳宮是俄羅斯羅曼諾夫王朝的離宮。

▲位於德國波茨坦(Potsdam)宮廷花園內的中國宫(Chinese House),為德國斐德列大帝18世紀所建,也是很典型的洛可可建築。(摘自Wikipedia)

6. 新古典主義式(Neo-classical)18世紀中葉開始流行的建築型式,也稱新羅馬式,起因也是建築師對當時洛可可式建築外表華麗,裝飾複雜風格的反撲,追求返璞歸簡的一種風氣;新古典主義型式的建築強調古希臘古羅馬的建築特色,但將煩複線條簡化,取消華而不實的裝飾,呈現儉約風格,採用的建築以銀行,法院,博物館,劇院等公共建築為主,教堂比較少,像美國國會大廈,林肯紀念館,德國柏林的興登堡門,乃至中國曾設有租借城市的很多公共建築都是所謂新古典主義式。 

▲位於華順頓特區的美國國會大廈,有著新古典主義最明顯特徵的列柱和圓頂,線條簡潔。(摘自Wikipedia)

▲芬蘭赫爾新基的大教堂,同樣有著新古典主義最明顯特徵的列柱和圓頂。

▲西班牙馬德里的普拉多美術館(Museo del Prador),是收藏西班牙藝術品最多的美術館,在歐洲是和倫敦大英博物館,巴黎的羅浮宮並列的美術館,成於1819年,有著新古典主義最明顯特徵的列柱;16~17世紀西班牙曾一度是世界強權。

 

7. 新歌德式(Gothic Revival or Neo-Gothic):新古典主義流行的同時代,西元1740年左右從英國興起所謂新歌德式建築,最大特徵是承襲哥德式高聳尖塔的型式,但此時建築技術已大幅進步,外觀一改哥德式時期的厚實穩重,變得較為輕盈纖細,高塔不再一定位於建築的中心,當初用以加強主牆壁承載力的扶壁或飛扶壁變得沒有需要,因此也不復見。19世紀中至20世紀中大約100年時間,新建的新歌德式建築,事實上比1215世紀歌德式流行的300年期間還要多,代表性的著名建築包括英國倫敦的國會大廈(House of Parliament),和美國紐約洛克斐勒中心附近,1878年完成的聖派翠克(St. Patrick’s Cathedral)大教堂等。

▲從倫敦泰晤士河岸(Thames River),遠望位西敏橋(Westminster Bridge)後的英國國會大厦,及右手邊俗稱大笨鐘(Big Ben)的鐘樓,有著無數歌德式的尖塔。(摘自Wikipedia)

▲美國紐約旳聖派翠克大教堂外觀及內部。歌德式建築的特徵-高塔、尖拱、肋拱,都很明顯可以看見。(摘自Wikipedia)

如「逛教堂()」所提到,六世紀開始的羅馬式有長達600年的流行時期;但之後,同型式建築流行期長則三百年,短則不到一百年,但教堂建築有時拖延甚長,像德國的科隆大教堂,從13世紀中葉起建,建建停停,到1880年才宣告完成,耗時超過600年;義大利米蘭大教堂建築時間也近600年;即使20世紀以後,像西班牙巴塞隆納,建築大師高第窮畢生精力的聖家堂,從1882年起建,工程也是時斷時續,高第都已在1926年過世,那年聖家堂才完成四分之一,現在則是預定2026年高第逝世百週年時完成,就算2026年真能完成,也蓋了足足144年;但144年比起早期的情況還算是短的,因此同一座教堂,混合兩種以上建築風格的,事實上也比比皆是。因此要判斷某一教堂或某一建築的風格, 除了從外型、裝飾,還要注意其起建的年代。 

再者建築形式的演進,早期大都從教堂開始,但到了洛可可式卻是由王公貴族或富人的建築開風氣之先,此種現象似也多少說明教會的影響力,從最早政教合一時的一言九鼎,有錢有勢,19世紀後也逐漸式微。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arleslin9863&aid=66952049

 回應文章

盹龜雞~ 二月七日與十日 陽明山 與 花鐘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9/08/15 17:33

原來 Charles 也喜歡建築 。大笑

和西洋羅馬時代拱橋拱門拱頂不一樣, 我們中國的老祖宗 從商周 民宅土屋, 就是大叉手結合土牆 充當梁柱。 沒用笨重的石塊 , 使用木料 而且還會 精打細算的 變換工法 考量空間省材料 。

大叉手不斷進化,也有防潮的石塊作底台, 上面架木造建築 。 工匠的巧思, 完成一座座實用美麗的建築。 不禁要微笑 老祖宗的智慧了 。

這一方面 因為梁思成的鑽研和論文報告分享, 對岸的資料 比我們詳盡很多 。 從石器時代棚屋到西周 殿屋還用上斜梁, 有意思吧 。

中式營造 大叉手傳統技藝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