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挑戰歐洲史觀的地理大發現-西班牙之四
2016/01/14 12:09:02瀏覽7032|回應0|推薦9

在葡萄牙首都里斯本往西約四十公里的海邊懸崖,伊比利半島第二大河太古斯河(Tagus) 出海口北方,在崖邊面對無邊無際的大西洋,海天茫茫,冬季時海風強勁,像無數細針,打在人臉上,險頰都會刺痛。海岸有個突出的石頭岬角,這是歐陸最西邊的陸地,名叫羅卡角(Cape Roca),在人們還不懂海洋的年代,這裡也是歐洲真正的「天涯海角」。岬角上方建有座燈塔,並立有石碑,碑上以葡萄牙文寫了的一句很大氣的話:「陸止於此,海始於斯(葡萄牙文:Onde a terra acaba e o mar começa)」,這句話出自16世紀葡萄牙最偉大詩人賈梅士(Luís Camões)是他耗時三十年所完成的史詩「葡國魂」中的一段。「葡國魂」是歌頌葡萄牙人在「地理大發現(Age of Discovery)」中的偉大事跡。

 

15~17世紀「地理大發現」的年代,很多葡萄牙的航海家和探險家,大都沿著流過首都里斯本(Lisbon)的太古斯河口出海,航向不可知的世界,與前途未卜的未來,不難想像,當時這些人心裡一定百味雜陳,此次出海,不知是否還能平安返航,活著再見到太古斯河? 有種「風蕭蕭兮太古斯河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的悲壯,當他們留戀的回頭再看一次陸地,羅卡角是他們對陸地的最後一暼,也是最後的記憶。

 

從河口往上游到里斯本,在快到橫跨太古斯河的「425日大橋(25th of April Bridge)」前,可以看到北岸一座像中古世紀帆船船首形狀的建築,昂然矗立河岸,名叫「發現者紀念碑(Monument to The Discoveries)」,這是葡萄牙紀念地理大發現的紀念碑,很多那個時代的葡萄牙航海家和探險家,就由此地出發。碑的兩側雕刻有總共32名葡萄牙歷史上對地理大發現卓有貢獻的人士,包括我們熟知的迪亞士、達伽馬、麥哲倫等人(麥哲倫後來效力西班牙),航海探險之路使葡萄牙擺脫了貧窮和落後,搖身一變成當時世界最富強的國家。雕像最前面的則是亨利王子,亨利王子主持國家航海計畫,設立航海學校,培養人才,鼓吹出海探險,是葡萄牙地理大發現的關鍵人物。

 

在西班牙的第二大城巴塞隆納,沿著遊客如織的蘭布拉(Rambla)林蔭大道往港口走過去,到與濱臨地中海的哥倫布大道的交會點就是哥倫布廣場,車水馬龍,廣場中間是哥倫布紀念碑,碑頂哥倫布全身塑像昂然矗立,達六十分尺,幾乎有二十層樓高;首都馬德里市區也有個哥倫布廣場,同樣車水馬龍,也有座哥倫布紀念碑,紀念這位出生義大利熱那亞,但卻效力西班牙,發現新大陸的英雄;西班牙那時是伊莎貝爾(Isabella)及斐廸南(Ferdinand)雙王時代,哥倫布返航後就是到巴塞隆納跟雙王報告發現美洲的喜訊,而哥倫布第一次遠航發現聖薩爾瓦多(San Salvador)島的那天-1012日,也被訂為西班牙的國慶日。

 

在美國及部分美洲國家,1012日或十月的第二個星期一是所謂哥倫布日(Columbus Day)的國定假日,紀念哥倫布發現新大陸的偉大貢獻。

 

從以上的事實,不難想像葡萄牙西班牙這些航海家及探險家,在西方國家社會上家喻戶曉的知名度,及歷史上尊榮的地位。

 

▲葡萄牙太古斯河口北方的羅卡角,突出大西洋的石頭岬角,是歐陸最西端,石碑上為葡萄牙大詩人「陸止於此,海始於斯」的碑文。(摘自Wikipedia)

▲里斯本太古斯河北岸的發現者紀念碑之一側,是紀念葡萄牙對地理大發現卓有貢獻人士,最前面是亨利王子,背景是「425大橋(25th of April Bridge)」,是由興建舊金山灣區大橋(Bay Bridge)的同一家公司興建,外形也很像。(摘自Wikipedia)

▲由另一角度看「425大橋」。

▲發現者紀念碑的另一側。(摘自Wikipedia)

▲由巴塞隆納中心遊客如織的蘭布拉(La Rambla)林蔭大道往海港走過去,就可到哥倫布廣場及紀念碑。

▲與蘭布拉大道垂直的這條大道是哥倫布大道,與地中海濱大約平行,交會點就是哥倫布廣場及紀念碑,碑高有60公尺;高高的椰子樹,很有地中海氣氛。

▲哥倫布紀念碑基座塑像,最上面是代表勝利的四個女神,中層是希臘神話中獅身鷹首的獅鷲(Griffin),下層則是跟哥倫布相關人的塑像。

▲馬德里市區也有一個哥倫布廣場及紀念碑,同樣位於車水馬龍的市區。

▲哥倫布原出身義大利熱那亞,後效力西班牙,熱那亞也有座哥倫布紀念碑。

▲從兵器廣場看過去的馬德里皇宮。西班牙皇室曾大力支持航海探險活動,哥倫布、麥哲倫的出海探險都由皇室主導,也都與皇室訂有契約,成果也豐碩。

▲與馬德里皇宮隔著兵器廣場遙遙相對的皇家教堂。

唐朝以來,歐陸便有海、陸兩條通向中國的貿易路線,海路是始於埃及和伊拉克,通到泉州的航線,也稱「海上絲路」,但此路線早被威尼斯和熱那亞的義大利商人壟斷,歐陸人事實上只能間接貿易。陸路則是被稱為「絲路」的路線,商隊必須穿越中亞、西亞這些被回教徒所控制的地區;13~14世紀蒙古帝國強盛時,這些地區主要部份都歸蒙古帝國管轄,全線暢通;此時分別位於法國里昂(Lyon)及亞維農(Avignon)的教宗,曾在12451338年分別派遣特使團出使蒙古帝國,兩個特使團分別在12461342年抵達目的地,並獲貴由汗(元定宗)及元朝最後一個皇帝-元惠帝接見,也有出身威尼斯的商人馬可波羅東遊記,經由陸路到達元朝都城大都(北京)這樣的傳奇故事。(1) 

當時歐洲最需要商品是絲織品、磁器、茶葉及香料等,尤其香料更是迫切;在沒有冰箱的年代,要保存肉類只能用鹽醃,難免有腐臭味,需要胡椒之類的香料來掩蓋,而當時香料都來自印尼香料群島等地,透過中國人和阿拉伯人運到埃及,再由義大利人轉賣給其他歐洲人,香料價格比黃金還貴,獲利相當可觀。 

十五世紀,位於小亞細亞,突厥後裔,信奉回教的鄂圖曼帝國掘起,入侵威尼斯,同時佔領了君士坦丁堡,大大限制了陸上絲路的通暢;歐洲人更急於找出到東方的新航路。在這些遠洋探索中,兩個在伊比利半島的國家,先是葡萄牙,再其次是西班牙最早引領風騷,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從事航海探險,也先後成為世界第一的強國。 

葡萄牙人迪亞士1488年航行繞過非洲南端的好望角,1498年達伽馬發現通往印度新航路;而西班牙哥倫布也在1492年發現美洲,原籍葡萄牙,後效力西班牙的麥哲倫1521年航行地球一週;之後荷蘭、英國、法國繼之。從15世紀到17世紀時期,歐洲人發現了許多當時他們不知的土地,是所謂地理大發現(Age of Discovery),也稱大航海時代;那個時代,歐洲國家的船隊冒險患難,出現在世界各處的海洋上探險,到處征戰,佔領土地,也尋找著新的貿易路線和貿易夥伴,促成貿易全球化,也是歐洲資本主義的發軔。 

成王敗寇,永遠是歷史的定律,歷史的詮釋權一向是掌握在勝利者手上,儘管勝方可能勝之不武,但定律不因此而改變。地理大發現的名稱,無疑是歐洲人觀點,歐洲人認為他們發現到東方的新航路,發現美洲新大陸。地理大發現的確是歐洲文明的大躍進;但說是「發現」,其實看從什麼角度,美洲早有三個盛極一時的文明,其二是先後在墨西哥、中美洲一帶的的瑪雅(Maya)及阿茲特克(Aztech)文明,和在祕魯一帶的印加(Inca)文明,估計為數5千萬至一億之多的原住民已在美洲大陸,安居樂業居住上萬年,只是其他洲的人不知情。 

葡萄牙人對新航路上的阿拉伯半島忽魯莫斯(今波斯灣口荷姆茲Hormuz)、印度西岸古里(Calicut)、馬來半島的麻六甲等回教徒居民燒殺擄掠,使用殘暴威嚇手段,割掉俘虜鼻子耳朵等行徑,留下許多道德上很不堪的記錄(2) 

西班牙人主要經營的是美洲及菲律賓,西班牙對原住民及異教徒凶殘程度,也不遑多讓。對美洲原住民而言,西班牙人的到來,是一連串夢魘的開端,哥倫布就有對原住民交不出黃金者,砍斷其手腳之記錄。百年間美洲的原住民人口減少90%。除了殘酷殺戮,也帶來天花、傷寒、麻疹、流感等病菌,美洲原住民體內並無這些傳染病的抗體,造成人口大量死亡。到1570年,墨西哥地區的人口從2500萬下降到265萬,祕魯地區的人口由900萬下降到130(3)。比起蒙古西征造成歐洲人的傷亡,只有過之,而無不及。 

地理大發現之前的十五世紀時,亞洲的文明及科技水準,猶領先歐洲,但之後的十八世紀,歐洲一舉超越亞洲,成為全球最先進的地區,北美繼之,情勢到三百年後的今天依舊沒改變。 

近年年來開始有業餘歷史工作者著書立說,挑戰歐洲史觀的地理大發現,其中還包括一位退役的英國海軍潛艇艦長孟席斯(Gavin Menzies),他們從地圖、航海圖、文獻等中外史籍抽絲撥繭,得出15世紀上半業,明朝鄭和年代中國已環球航行,測繪地圖的結論;資料傳到歐洲,這些歐洲的航海家事實上是帶著現成地圖出海的,他們只是按圖索驥,去驗證那些地圖是否屬實(4/5/6) 

其中有位香港出生,華裔美籍的退休化學教授李兆良,2012年出版一本名為「坤輿萬國全圖解密-明代測繪世界」的書,從整理分析明朝義大利傳教士利馬竇與李之藻在1602年完成,全圖皆為中文標示的「坤輿萬國全圖」(以下簡稱坤圖),與當時歐洲最先進1570年成圖,一直被認為是「坤圖」藍本的奧德里斯(Ortelius)地圖比對,提出有力證據,認為「坤圖」是中國約在1430年,鄭和第六次下西洋後,根據測繪所繪製的世界地圖,利馬竇只是在原來的中國世界地圖上添加了一些歐洲人命名的地名,實際上利瑪竇對「坤圖」的貢獻有限;理由之一是文獻記錄上歐洲人此時猶未深入探勘美洲,如何能繪製地圖? 之二是「坤圖」上總計有1114個地名,經翻譯確認,有50%的地名是奧德里斯地圖上所沒有的,亦即「坤圖」更為詳細,邏輯上抄錄地圖不可能比原圖詳細;更何況「坤圖」有不少以地形或地理特徵的中文命名,如羅經正峰(好望角)、大浪山角(好望角)、鸚哥地(澳洲)、松樹林(加州)、美峰(阿拉斯加Juneau)、椰子島(南美復活島)第一角(麥哲倫海峽)等,更不可能抄自歐洲地圖。

▲「坤輿萬國全圖」目前有數個版本,此為日本京都大學收藏的版本,是傳到日本後再上顏色的,旁並加註日文,其他版本皆為黑白;這樣大小的地圖(3.66M X 1.52M),文字密密麻麻,字無法看清楚,應也是當初無人探究原因,下列網址可將該圖點開放大如文末所附地圖,甚可更大,方便詳細閱讀及查詢。(摘自Wikipedi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Kunyu_Wanguo_Quantu

另外原產於美洲的植物,包括玉米,花生,地瓜,馬鈴薯,南瓜,辣椒,鳳梨等農作物,現在中國到處可見,一般教科書沿襲歐洲史觀的地理大發現說法,認為是西班牙人從墨西哥至菲律賓的航線帶到菲律賓,或是葡萄牙人經新航路傳到東南亞,再傳至中土;但有確切的典籍記載,證明每一項作物,地理大發現前早已傳到中國。例如玉米,雲南人蘭茂成書於1436年的「滇南本草」中已記載玉米鬚的藥用價值(7)1436年葡萄牙都還未航行到好望角,哥倫布也還沒有出生,且西班牙的墨西哥菲律賓航路直到1565年才通航。另外麥哲倫1521年到達菲律賓時,他一個名為皮葛費塔(Pigafetta)的部屬,在日記清楚記載,當地原住民已跟他們兜售玉米,顯示玉米早已傳到亞洲,並非地理大發現後有(7) 

在基隆的海科館展示一艘無動力帆船,該古船是民國44年時由五位台灣人,加上一位美國駐台的副領事,駕駛當時已約有65年歷史,長、寬、吃水各為2451.5公尺,重43噸的這艘船,由基隆出海,經日本,順著北太平洋海流,114天後抵達舊金山。這艘船跟兩千年前的無動力帆船,功能上唯一不同的地方是裝有無線電 (8);橫越太平洋,今天看來或許不足為奇,但此行的重大意義是,這個事實也說明古時亞洲人「經由海路,順著洋流,一路到美洲」的可能。 

人類祖先在各洲大陸的遷徙,各洲之間動物植物的交流,可能遠比我們現在知悉的更為複雜;挑戰地理大發現論點,的確是顛覆數百年來理論,但大航海時代歐洲的地圖典籍,的確有不少無法自圓其說之處。要證明中國人早在哥倫布之前已到達美洲,也還需要更多證據,有興趣者不妨參閱下列參考書目。 

 

1 : 請參閱拙文「"法國"教廷特使訪問蒙古帝國」,

      http://blog.udn.com/charleslin9863/41787516

2 : 請參閱「閩南人的海上帝國」,作者 : 湯錦台,如果出版社

3 : 請參閱央視「大國崛起」記錄片第一集:海洋時代(葡西)

4: 請參閱「坤輿萬國全圖-明代測繪世界」,作者:李兆良,聯經出版社

5 : 請參閱「1421:中國發現世界」,作者:孟席斯(Gavin Menzies),遠流出版社 

6 : 請參閱「古地圖密碼-1418中國發現世界的玄機」,作者:劉鋼,聯經出版社

7 : 請參閱「宣德金牌啟示錄-明代開拓美洲」,作者:李兆良,聯經出版社

8 : 請參閱「魔船奇航-自由中國號歸來記」,作者:文化部,遠流出版社

 

▲坤輿萬國全圖非洲南端好望角放大圖,其中羅經正峰是指可校正羅盤之峰,根據美國地質調查所推測,此地1430年時磁偏角為0,可校正羅盤;大浪山指海浪洶湧之山,受海流影響,此地常年風大浪高,皆為符合地理特徵的中文命名。請參閱李兆良部落格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057879f0101fv9w.html

▲坤輿萬國全圖北美放大圖,輪廓已大致完整。1776年前英國立法不准北美移民越過亞爾伯耕山(Appalachian),在此之前當然沒歐洲人到達北美中、西部,何來地圖? 上圖左邊松樹林(松誤抄為私)為現在舊金山與洛杉磯之間,東紅海為加里福尼亞灣,因科羅拉多河沖刷,水色略紅。但已有西紅海,以東紅海區別。請參閱李兆良部落格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057879f0100qndd.html

▲坤輿萬國全圖上南美洲最南端麥哲倫海峽(墨瓦蠟泥峽)及南極洲部分放大圖,第一角,很中文式命名,其他還有萬室女、苦峰、沙島等;墨瓦蠟泥峽明顯是圖上少數利瑪竇加上的地名,其下並註明「墨瓦蠟泥係拂郎幾(時中國稱葡萄牙之名)國人姓名則六十年始過此峽并至此地故歐邏巴士以其姓名名峽名海各地。」

▲坤輿萬國全圖北極放大圖,註明「半年有日光,半年無日光,故以魚油燃油燈代日」。該圖基本地理位置大致正確,比1595年出版的墨卡托北極地圖更正確(如加州被置於北極圈內),墨卡托(Gerardus Mercator)發明地圖學的墨卡托投影法,被尊為西方近代地圖學之父。請參閱李兆良部落格  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674084-944636.html

1955年名為自由中國號的無動力帆船,由基隆出海的檔案照,當時曾造成轟動,這艘無動力帆船成功橫度太平洋的事實,說明古時亞洲人「經由海路,順著洋流,一路到美洲」的可能。

▲無動力帆船自由中國號,因特殊的歷史意義,文化部2012年由舊金山運回,安置在基隆海科館,目前在整修,此為船尾部分;整修好後將公開展示。

▲自由中國號目前在海科館整修的現場,外面仍已帆布罩覆。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charleslin9863&aid=43196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