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07/18 18:23:17瀏覽6284|回應0|推薦10 | |
乍看這個標題似有些大不敬,教堂是神聖之地,理應虔誠參訪,怎麼能用「逛」的?我自忖亦非無神論者,總覺浩瀚宇宙當中,萬事萬物井然有序,生生不息,若無主宰者,何能如此?
教堂是西方文化很重要的一部份,很大部份西方人一生的生老病死都跟教堂脫離不了關係,到歐洲旅遊,參觀教堂多少都免不了;一般來說教堂建築的歷史都不短,也都可以看出歲月的痕跡,但由於文化的隔閡,了解的不足,最初都是跟著外國友人或導遊,看過一座又一座教堂,看過一尊又一尊的耶穌基督及其他聖者塑像,看過一扇又一扇冷豔的玫瑰花窗,似懂非懂的點點頭,但內心是有那種「逛」的感覺。後來一次又一次,「逛」多了,對不同教派和教堂建築形式,也漸漸「逛」出了一些小小心得。 假如要談流行時尚(fashion),時裝絕對是其中重要的元素;時裝型式會一直推陳出新,迎合顧客喜新厭舊心態,賞味期大約在數個月到一兩年之間,通常名牌的流行期都比較長;而流行的風格會隨時間變來變去,去年流行草綠,今年變紫色,一陣子流行華麗,隔一陣子又流行簡約,不一而足;且隔一段時間,老的樣式又重新流行。 建築似也是跟時裝一樣也是隨時間流行,流行的pattern似也相同,不同在於建築起造時間長,價值高,流行週期長了許多,最少都有五十年以上,長則逹數百年,同樣也有老式新蓋情形。尤其19世紀以後,流行樣式愈變愈快,週期愈來愈短,每一種樣式只是稍微改變,不是專家事實上也是模稜兩可,不易分辨。 我們的粗淺了解,歐洲人主要信仰的宗教是耶穌基督(Jesus Christ)創立的基督教(Christianity),基督教是目前全世界信奉人數最多的宗教,教徒總數達21.8億人;基督教下主要分有三個教派,天主教(Rome Catholic)、基督新教(Protestant)和東正教(Eastern Orthodoxy); 天主教:以羅馬為信仰中心的教派,教徒人數也最多,達總人數的50.1%。 東正教:西元1054年,基督教分裂為東西兩部,以東羅馬帝國(或稱拜占庭帝國Byzantine) 的君士坦丁堡為信仰中心的教派,目前信徒人數約2.6億(11.9%),主要地區為俄羅斯、希臘、東歐。 基督新教:西元1529年,神聖羅馬帝國的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反對羅馬教廷奢華浪費,揮霍無度,並以支付聖彼得大教堂龐大建築經費為名,販售贖罪卷(Indulgence),因而發起宗教改革後,由天主教所分出的教派,目前教徒人數約近8億(36.7%)。 ▲基督教三大教派在歐洲分佈國家、地區圖示,藍:天主教,紫: 基督新教,紅: 東正教。此外歐洲也有部分國家地區是信奉回教(綠),如巴爾幹(Balkan)半島的一部分地區,和北非,土耳其等(摘自Wikipedia)
在華人地區,基督新教一般被簡稱基督教,大部份的基督徒也屬於基督新教,但如前面所述,基督教範圍其實比基督新教大很多,因此也造成一些混淆;雖然基督新教、基督教中文僅一字之差,但含義大不相同。
在基督新教成立之後的1534年,英國國王亨利八世(King Henry VIII),為與其皇后離婚問題,與教皇鬧僵,遂脫離羅馬教會,成立英國國教( Church of England) ,以英王為教會領袖,自認為是介於天主教與基督新教之間的教派,但一般歸類為新教;隨著英國向外拓展,殖民地遍佈世界,英國國教也隨之傳播各地,目前信徒約有8400萬。傳到中國、台灣的英國國教則稱為「聖公會(Anglican)」。
英國國教成立之後,部分以奉行加爾文(Calvinism)宗教思想的團體,要求清除國教內保留的天主教舊制和繁瑣儀式,並反對王公貴族的驕奢淫佚生活,標榜「勤儉清潔」,則稱為清教徒(Puritan),但並不被大部分英國國教信徒認同,也遭受迫害排擠,他們先遷往荷蘭,1607年清教徒搭乘五月花號(Mayflower) 輾轉航向北美,尋找宗教自由的新樂土;最後也就是脫離英國,獨立建國的美國。
宗教信仰存在人的內心,是看不見、摸不著、屬靈的範疇;而行之於外,彰顯偉大神蹟、榮耀上帝的有形物體則為教堂。因此每個時代的教徒、教會的主事者莫不竭盡心力,建造最能凸顯教徒虔誠心意,最能與上帝旨意接近的教堂。
羅馬帝國成立之初,和古希臘一樣,也信奉分別掌管不同領域的神祇,因此有掌管天地的天神(Zeus)、太陽神(Apollo)、海神(Poseidon),但也有掌管凡間食衣住行日常生活瑣事的酒神(Dionysus)、火神(Hephaestus)、灶神(Hestia)等,這點倒是跟佛、道教很像。因此位於羅馬,西元125年建成的「萬神殿(Pantheon)」,最初是為獻給「全部的神」而建,故取名「萬神之殿」。事實上因基督教教義禁止殺人,此與羅馬帝國早期積極往外擴張,年年征戰,亟需大量兵員補充之政策不符;因此早期基督教教徒受了不少迫害,聚會都只能秘密進行,直到西元313年,康世坦丁(Constantine I)大帝頒布詔書,承認基督教為合法且可自由傳播的宗教後,基督教的發展才順利展開。西元609年,當時的東羅馬帝國皇帝,將「萬神殿」獻給教宗,「萬神殿」也從此變成信奉聖父、聖子、聖靈「三位一體(Trinity)」,耶穌基督為唯一真神的基督教聚會所。 ▲羅馬的萬神殿,近兩千年的建築,看起來還頗硬朗。前正面為山形屋頂、廊柱,列柱後圓柱體及半球形圓頂為主建築。廊柱共16根,前排8根,後排每邊四根,每根都整塊花崗岩雕刻成,高 ▲萬神殿正面列柱屬裝飾,主建築是圓柱體上覆蓋著直徑 「萬神殿」是典型的「古希臘式」建築,有著列柱、迴廊,屋頂為三角形狀的山形牆(Pediment)。在歐洲大部份的建築通常為五世紀之前,或十一世紀之後,中間約五百年時間,除了查理大帝(Charles the Great)統治時聲勢達高峰,位於西、中歐地區法蘭克王國(Frankish Empire)相對穩定外,其餘大都飽受動亂之苦,且消極的等待傳言中的世界末日,第一個千禧年(Millennium),也就是西元1000年的到來,因此發展停滯不前。等到過了第一個千禧年以後,隨著建築技術的發展,教堂的建築也開始有很多變化,建築師也竭盡心力,推陳出新,開風氣之先,引領風潮。從10世紀的後期開始,建築的形式,按時間先後,大致可分成羅馬式(Romanesque)、哥德式(Gothic)、文藝復興式(Renaissance)、巴洛克式(Baroque)、洛可可式(Rococo)、新古典主義(Neo-classical)及新哥德式(Gothic Revival or Neo-Gothic)。
另外20世紀初以來,又有所謂現代主義式(Modernism)及後現代主義式(Postmodernism)建築,但大部分是公共建築和私人建築,教堂不多,本文就不多加著墨。 有些教堂建造時間,因財務等問題,拖延甚長,最長有達六百年者,免不了會跨越不同建築型式的流行年代,但儘管毎個建築型式都有其能形諸文字,可以分辨的主要特徵,但實際上很多是兩種以上型式的混合體,説是何種單一型式,恐怕也不是合情合理,有些更複雜的,更要專家才能分辨。
前提到基督教主要有三個教派;天主教、基督新教和東正教;東正教主要信奉地區為俄羅斯、東歐、希臘一帶,其大部份教堂建築形式為洋葱屋頂,自成一格。天主教、基督新教的教堂,基本上並無不同,前面提到幾種型式的教堂主要指天主教及基督新教的教堂。
▲莫斯科紅場南側的聖巴索(St. Basil)教堂是名氣最大的東正教教堂,也是莫斯科的地標,建成於1556年,色彩艶麗,跟一般素色外觀的天主教/基督新教教堂,明顯不同,像洋蔥造型的屋頂其實代表火焰。 ▲俄羅斯聖彼得堡東正教的耶穌復活教堂(The Cathedral of the Resurrection),教堂建築精美華麗,色彩多變化,常被介紹聖彼得堡的書籍刊物當成封面。 ▲也不是所有的東正教教堂都像上兩圖一樣洋有著洋蔥造型的屋頂,俄羅斯聖彼得堡的東正教聖以蕯(St.Isaac)大教堂外觀就跟天主教/基督新教類似;1858年建成,以容納人數計是目前全世界第四大的教堂。 ▲芬蘭赫爾辛基東正教烏斯朋斯基(Uspenski)大教堂,芬蘭曽一度為沙俄附庸國,傳入俄羅斯人信奉的東正教,但目前芬蘭的東正教徒只約2%人口,大部份人還是信奉基督新教。
首先從羅馬式說起 1. 羅馬式(Romanesque):流行於6世紀到12世紀,但確實時期仍有些爭議。主要特色包括結實雄渾的建體、厚重的牆壁、半圓形的圓拱、小小窗戶、堅固的墩柱、半桶形穹頂、巨大的塔樓等。代表性的建築包括德國Bamburg的教堂(建於1004年),及義大利比薩斜塔的教堂(建於1064年)。 ▲德國中部班堡的大教堂,完成於1012年,有四座鐘樓,厚重結實,圓拱少窗,典型的羅馬式建築。 ▲班堡大教堂的另一面立面。
▲古羅馬時代為供應南法普羅旺斯尼姆(Nimes)地區大量用水的需要,估計西元40~60年之間,羅馬人在亞爾(Alres)附近,完成一座供水流通過的嘉德水道橋(Pont du Gard),橫跨隆河支流嘉德河(Gard River)。該水道橋就是以圓拱建造。 ▲嘉德水道橋圓拱近照;水道橋高三層,最上層高 ▲義大利比蕯的大教堂,可以很清楚的看到使用圓拱。著名的比薩斜塔是教堂原來的鐘樓 ▲另一角度的比蕯的大教堂,左前方的建築是受洗堂。 2. 哥德式(Gothic):流行於12世紀的末期到15世紀,源起於法國。羅馬式往天空發展,高度增加,就成為歌德式,筆直伸向天空,又高又直的尖塔及尖拱長形大窗為其外觀的最大特徵,看起來輕巧精緻,主要建築特色是尖拱(Pointed Arch)、肋拱(Ribbed Vault)、飛扶壁(Flying Buttress;凌空飛越,輔助支撐外牆之支柱),另外則是以聖經故事為主的彩繪大花窗。 此型式建築開始並無特別名稱,一直到15世紀文藝復興式建築在義大利開始流行後,才取了名稱以為分別;「歌德」原是歐洲北方的野蠻民族,曾攻陷羅馬,義大利人對「歌德人」其實是相當反感的,加上源起法國,因此就以「歌德式」來稱呼這種建築,也有貶抑意思,其實該型式建築跟「哥德人」沒任何關係。哥德式代表性的教堂包括法國巴黎的聖母院(Notre Dame),德國科隆大教堂,和義大利米蘭大教堂。 ▲哥德式建築三大特色(尖拱,肋拱,飛扶壁)示意圖,部份飛扶壁為雙層如右圖所示。 ▲捷克Kutna Hora 聖芭芭拉(St. Barbara)教堂。多年前根據雨果小説改編的電影「鐘樓怪人(Notre-Dame de Paris)」,雖場景在巴黎聖母院,其實電影是在這個教堂拍的。Kutna Hora現在雖然只是人口兩萬多人的小鎮,但因城市週圍產銀,中古時期是波希米亞第二大城,僅次於布拉格。但因左半邊維修,只能看到一邊。 ▲聖芭芭拉教堂的飛扶壁。飛扶壁原為增加牆壁的強度,事實上只是配角,卻變成哥德式建築很搶眼的部份,有喧賓奪主味道。 ▲捷克布拉格的聖維特(St. Vitus)大教堂。這個教堂是捷克最大最重要的教堂,也是哥德式建築的代表性建築之一。 ▲聖維特大教堂的肋拱。 ▲南法卡爾卡頌(Carcassonne)哥德式教堂內的玫瑰花窗,讓很多訪客留下深刻印象。 ▲巴黎市中心西堤島上,由塞納河看過去的聖母院。聖母院是1345年完成,飛扶壁造型甚為突出,第一眼就會被注意到。(摘自Wikipedia) ▲聖母院的西正面,也是一般遊客進入參觀的大門。聖母院門口外廣場,是法國公路的基準點(Kilometer Zero)。(摘自Wikipedia) ▲隔著萊茵河遠望德國科隆大教堂,該教堂被認為是完美結合所有當時的哥德式建築及裝飾的元素。鐘樓高達 ▲左邊是另一角度的科隆大教堂,右邊則是教堂內觀。(摘自Wikipedia) ▲義大利米蘭大教堂,開工是1386年,到完工已是1965年,也是足足近六個世紀。從頂上高聳尖塔,尖拱窗戶,一般認為是哥德式,但下半部複雜精緻的雕塑,又有巴洛克式,乃至新古典主義式的影子。 ▲米蘭大教堂的屋頂。 ▲以哥德式定義中的「又高又直的尖塔」及「尖拱」,位於西班牙巴塞隆納,建築師高第力作的聖家堂也可算屬哥德式建築。美國籍的著名建築評論家Paul Boldberger曾説聖家堂是中世紀以來對哥德式建築的最佳詮釋。聖家堂1882年就動工,目前吊車仍高掛塔頂,工程仍加緊進行中,預計高第逝世百週年的2026年竣工。 ▲聖家堂內部已大致成形,原先聖家堂只是一般教堂,並非主教座堂,但教宗特冊封為主教座堂,因此現在聖家堂也擁有主座教堂才能有的華蓋(Baldachin)。 ▲左邊照片是聖家堂西正面,右邊則是目前内部,高聳尖細的穹頂,玫瑰花窗的烘托,莊嚴中帶些神秘,的確有主臨萬邦,和主恩滿溢的感覺。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