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關於花蓮市長魏姓候選人的故事,不說我會良心不安(附圖)
2016/08/12 11:11:44瀏覽31817|回應7|推薦11

      花蓮市長要補選了,我不是花蓮市人,沒有選票,各個候選人我當然也不認識,他們當然也不會認識我,但是「行善之人必得善報」、「隱惡揚善」是我的理念,也希望就此文章,提醒社會大眾「莫以善小而不為」,給學校的資源,可以集中在刀口上,所以,把自己的親身經歷說出來,不然我會良心不安。

      先說故事。2015年的花蓮縣運盃籃球賽(5月1日),本校(請不要把焦點放在這是甚麼學校,我已經收到各方關切了,信者恆信,不信者就別再看下去了吧)的學生是因為校方不鼓勵,所以幾個不愛念書的學生自立自強組成的校代表隊,因為沒錢、也沒有正式教練,甚至當天九點開幕時沒有一位學校人員到場(除我以外,但我當時是來當觀眾順便捐1000塊錢買飲料的,手邊還有一個讀大班的兒子,沒辦法在場指導當教練),所以當全體參賽隊員集合時,本校是唯一穿制服打籃球的學校(注意,不是運動服,學生藉此表達對學校不重視態度的不滿),照片如圖,有領子的的藍色制服就是本校的籃球隊:

     比賽結果在缺人缺錢的情形之下,當然不理想。當時的主持人有注意到本校學生的奇特服裝,公開的問了沒有任何本校教師在場(我在樓上看台區拍照)的隊員們,為何不穿運動服?我們班的大哥對記者說:因為學校沒錢支持,又要求在校時間一定要穿制服或體育服,因此前一天大家上課時穿的運動服太髒臭,而校長又強力要求一定要穿有校名的衣服出賽,所以這些平常很熱愛運動的學生忍了下來,全體穿制服出賽。這件事情被在場的魏家兄弟,也就是現在的花蓮市長候選人知道了,居然出了一筆錢,買了正式的NIKE籃球服(上面有校名),專程到校送當時已經解散的校籃球隊(校長以縣賽沒有好成績為由解散)。下面就是餽贈儀式照片,重要特徵已經用馬賽克處理了。(本照片來源:更生日報2015年6月13日新聞,好事應該給更多人知道,再次重申,請不要追查這是哪所學校了,這不是本故事的重點。如果更生日報方認為侵權,通知我立刻下照)。

      對於這件事情,我有幾點感想:

1.這家人真的對於公益事業很有熱情,我們這種沒有得名的小國中,他們在沒什麼利益的情形下(我沒說,相信沒幾個人知道這件事吧?),願意捐錢贊助,這不是多數政治人物做得到的。路遙知馬力,如果對於小小國中生的需求,魏先生都能放在心中,並有實際作為改善學生的處境,那麼當他執政時,替大眾利益放在心中的可能性,應該比較大吧?

2.關於這次的校籃事件,我與有榮焉。除了引導學校這些學生們在畢業前,轟轟烈烈的做了一番好事之外,我也讓班上的大哥學會,要想嶄露頭角,除了實力之外,爭取看起來爭取不到的東西的勇氣,是必要的。也因為我的全力相挺,大哥和我的關係變的很好,直到目前還會找我商量事情。

3.另一位候選人田氏遺孀張小姐,連蔡英文總統都來親自輔選了,現在民進黨執政錯誤百出,找這些中央大官來助選,未必是加分;加上雖然田市長生前確實很努力,不過市長不等於市長夫人,張小姐沒有任何執政的經驗,如果花蓮人不會太理盲濫情的話,應該要觀察她一陣子,才能把執政的棒子交給她吧?善意的建議張小姐,專注在您的政治理念與熱情上,而不是中央大官以及其他縣市的地方諸侯抬轎上,這樣一定可以讓大家給妳執政的機會,蕭美琴立委就是個例子,她真的很重視花蓮的大小事,小農、教師組織開會,她常常是唯一參加的官員,她的努力,花蓮人是看得懂的。

      心裏掙扎了很久,還是覺得把該說的事情說出來比較對。無論補選結果如何,我衷心希望花蓮市政能夠更好,市區交通能順暢、房價能受合理抑制、學校能夠專心辦學,少受政治力干擾(我已經領教了,唉...)故事說完了。以下是本班大哥爭取校籃成立的故事,對教育沒興趣的人,就不用往下看了。

-------------------------------------------我是分隔線----------------------------------------

後記(2016.8.27):

1.恭喜魏市長當選。積善人家慶有餘,升斗小民誠心建議魏市長以花蓮市民的生計為念,「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肯付出的人,大家都看的見,會有好事發生的。

2.張姓候選人,認為「對手陣營卻把層級拉到藍綠對決,對這點不認同」,這樣的檢討,恐怕對她的從政之路不利。原因是:候選者本來就是政黨提名的,藍綠對決有甚麼不對?如果綠營作的好,就如田智宣市長一樣,選民會給你機會執政的,但是現在就是因為執政黨做不好,所以拖累了選情,與其抱怨藍綠對決,不如檢討執政黨自己這一百天做了哪些失去民心的事情,可能比較貼近現實。

3.選完了,我也鬆一口氣,這篇文章終於不必選擇「不開放引用」了。

--------------------------------------------我是分隔線----------------------------------------

      話說我上一屆的學生裡,有位從國一就想當大哥的男生,家長單親,三代單傳,年輕瀟灑的父親是跆拳道高手,對這個孩子愛之深、責之切,從嬰兒時期就出手教訓過這個兒子(他祖母說的),解決孩子問題的方式就是動手痛毆,相對的,他那沒有受過這麼多毆打的姐姐,體育、課業樣樣傑出,相形之下,這個學生的處境很可憐,我的解讀是,「因為作好事比不上姐姐,那就做壞事吧。」當父親出手管教時,祖父母則是另一種極端,不管寶貝孫子闖什麼禍,兩個老人家一定先想辦法收拾,祖父母曾經聲淚俱下的要求我不要再把孫子的壞事寫在聯絡簿上了,因為孫子已經快被爸爸打死了(他在國二時被打到骨折,我當然有通報,社工從此定期造訪他家,所以父親從此以後不再跟我聯絡)。

      這位大哥從國一時,就是班上的頭痛人物,高高帥帥,籃球打的不錯,但極度自我中心(反正闖禍了,祖父母會收拾)、曾經鬧過打架、調戲異性、追進女廁破門等事情。因為我管得嚴,阻礙了他的大哥路(聽大家說,他在國小時,老師就怕他三分),所以他在國三比較懂事前是非常恨我的。證據是,國一時我因為應班上另一位單親母親要求,嚴管她的女兒異性交友,女學生向母親的未婚妹妹,也就是阿姨哭訴,這位阿姨居然找了花蓮縣議員,說我是「為了要追女學生,所以限制這個女生的交友」,控訴我是「狼師」,學校也在頂不住壓力之下,無預警的利用輔導課時間,由校長親自坐鎮,給學生一人一張A4白紙,要求學生寫出「自入校以來,有沒有老師對你做出不當行為」,這件事情的凶險在於,我是管理者,如果當時有學生挾怨寫和「性」有關的事情,例如:「老師色瞇瞇的望著我」,不但我的教職生涯就結束,也許還會坐牢(現在的氛圍,有類似事件,社會大眾的認定一定是男老師有做過),還好學生大都很單純,沒發生的事情當然寫不出來,包括班上的那位單親家庭女主角,唯二有寫字的學生,這位男生就是一個,不過他寫的是「導師上課衣衫不整」這種難以論斷的事情(我當然不會衣衫不整的上班,舉例,截至目前為止,我從未穿短褲去學校上課),由此可見他之前和我的關係是很緊張的。(關於我被縣議員惡搞,最後我反告縣議員的事情,之後會專文敘述)

      到了國三,大哥也知道讀書是不可能了,因此他將所有的精神放在籃球上。本校無籃球校隊,大哥希望我向行政單位反映成立校籃。我說最大的問題是校長,你如果真的想要學校成立校籃,請自己與校長說,但在這之前,你得先拿出成績,談判桌上,沒有籌碼的人是拿不到東西的。這位大哥於是找了幾個志同道合的人苦練,先以本校的名義參加花蓮縣三對三鬥牛,拿了全縣第三名,之後找校長談,校長開出了許多條件,比方說要不得利用正式上課時間練習、學校沒有任何補助、一定要找成年的教練等,但本校體育老師無一有意願擔任教練,我又必須要看班(早自修,是他們團練的時間)不可能擔任教練職,結果他找了一個18歲的本校畢業,但未升學的人當教練,這位教練其實對籃球一竅不通,只是為了滿足校長開出來的條件,上來充數的。這群大哥苦練了一個月,終於以本校校隊的名義,參加花蓮縣縣運盃籃球賽,結果當然不盡理想,但這位大哥盡力了,他在第二場比賽就因為蓋人火鍋跳太高,下來時左手臂摔斷骨折,所以輸了。現在我和他見面時還會提起這件事情,看到他現在成為一個願意待在學校學習的好青年,菸也戒了,內心很有成就感。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ah5488&aid=70102300

 回應文章

大方地站出來吧
2016/08/16 12:36

就別拿聖經.佛經來為難大家了,好嗎?

來假設一下好了,你真的不懂花蓮,不懂政治

(但知道用紅字標註主要對手不適任...,還有其他3位候選人咧,是因為他們實力不足為慮,不值大師您評論?)

立言(ah5488) 於 2016-08-16 13:12 回覆:

多謝您的回覆。這是我傳家用的部落格,我不是大師,任何覺得我胡說八道的人,其實可以不必看這篇文章,我既非公眾人物,也沒有刻意留名,更沒有刻意散佈此文(我連FB都沒有),只是說出自己覺得應該說的話。以下回應您的指教:

聖經、佛經只是為了表達道理,有些道理不是我發明的,是古有明訓,並不是為難大家,您可能誤解了。

另外三位我還真的認識不多,無從評論起啊....

至於「批評...」這段,我也做了若干修改,多謝您的指正。



2016/08/16 09:38
哈哈哈加1,若有心做功德又何必拍照想讓大家知道,照片也穿上戰服不就是想讓大家知道自己是個善人,沽名釣譽,若今天這張照片是沒有選舉背心的,我會相信這真的是真心,希望作者真的是單純的,選前打這篇,這行為實在是很像....阿彌陀佛
立言(ah5488) 於 2016-08-16 12:27 回覆:

多謝您的回覆。

「動念行善,從小處也能著眼」的這樁美事是我想表達的,他的衣著並不是重點,事實上,其他人也可以做呀,我一定也會如實呈現,只是可惜其他人沒有做。您既然口稱佛號,又何必執著於人相呢?

善導《法事讚》釋《阿彌陀佛經》:「見有修行起瞋毒 方便破壞競生怨。」

阿彌陀佛。

至於選前...云云,我承認是我不懂,沒有政治敏感度,在各方強烈關心之下,近期將會把此文章作適度修正,再次感謝您的指教。


原來隱惡揚善是如此解釋
2016/08/15 14:34

關於花蓮市長魏姓候選人的家族史,不說我會良心不安

這次花蓮市長選舉,國民黨推出的候選人魏嘉賢,其所屬的地方派系,根本是地方上的惡勢力

花蓮市長參選人魏嘉賢家族染黑
黑道背景槍砲彈藥沾上邊
http://blog.roodo.com/doninique/archives/989300.html

花蓮市長參選人魏嘉賢家族買票賄選
舞弊醜聞揭秘
http://www.twmemory.org/?p=5339

花蓮市長參選人魏嘉賢家族名列鴨霸家族
http://m.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1154182

PTT還原魏嘉賢家族醜聞史
https://bwall.amassly.com/post/MAPkcfgT2B

http://www.appledaily.com.tw/…/a…/headline/20070904/3788796/

立言(ah5488) 於 2016-08-16 01:16 回覆:
感謝您與樓下的哈哈哈,賞臉本部落格,提供了辛苦蒐集,一模一樣的資料。認真看完後,很有感觸,一併回覆哈哈哈格友:
1.誰的家人群們完全沒犯過錯?包括我,也曾經被開過交通罰單,如果拿放大鏡檢視每個人的家人,要寫出這些相似的報導並不難。將心比心,是不是只要家人犯過罪,我們就不能再從事任何公眾活動?新約聖經約翰福音第八章3-11節 :耶穌問了一個問題:「你們中間誰是沒有罪的,誰就可以先拿石頭打她(妓女)。」
2.名列「翻轉政治世家」行動的名單裡,清一色的全是藍營,那麼,陳水扁與陳致中、謝長廷與謝維州、陳家照、陳亭妃與陳怡珍、蘇貞昌與蘇巧慧、蔡啟芳與蔡易餘...等,為何都沒有名列其中?這樣偏頗的新聞,很難在道理上站住腳啊...
3.我的文章標題,強調只和我的良心有關,我的良心說:「好人應有好報」、「受人點滴應湧泉以報」,所以才把自己看到的好事說出來,如果格友們覺得我在拉票,那我再次聲明,這次補選我沒有選票,也絕對不認識任何一位候選人,也沒有拿各候選陣營拿一分一毫金錢,只是覺得「義之所至,雖千萬人吾往矣」。相同的標準,如果我知道任何一位候選人默默做了好事,在有證據的情況下,我一定會說出來。
4.我很期待您與哈哈哈格友,可以找出您心中理想候選人的「正面」事蹟,讓大家分享,而不是以偏頗的「負面」事蹟打泥巴戰,台灣已經為了政治選舉,撕裂了許多人善良純樸的性格,讓惡質的行為言論瀰漫在我們四周,可不可以從這次的地方選舉開始,讓各候選人以施政能力、理念與熱情,而非不實流言、耳語等來一決勝負呢?
感謝您與哈哈哈格友,以及所有耐心看完回覆的人。

哈哈哈
2016/08/15 11:38
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1090314894388476&id=649863255100311

Shang C. H.
2016/08/14 11:48

教育真的是良心事業,

您的付出,我們都看見了,

台灣最可貴的,就是默默在自己的職業中無私的付出,

尤其是教育界,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給您一萬個讚

(shang.ching.hsien@gmail.com)
立言(ah5488) 於 2016-08-15 00:32 回覆:

感謝您的鼓勵,您讓我覺得「吾道不孤」,給我持續默默進行教育改善的動力。

在教育現場,利用合理的引導方式,建構學生的知識行為,是我的目標,因為講究「合理(至少要說服自己這樣做是有道理的)」,所以會與因難以與時俱進,而產生的「不合理」教學規範起衝突。我不做尖銳的對抗,但希望盡自己最大的可能,漸進改善這些不合理,提醒學生和自己日有所進。


新蘭
2016/08/13 19:26

你是很棒的老師,並沒有放棄這位大哥,為社會付出了心力,也救了一個孩子,真得很棒,老師的工作是良心的事業,又是社會的中間份子,能為孩子盡心盡力,一定會有福報,祝福你!

(hsinlan0228@yahoo.com.tw)
立言(ah5488) 於 2016-08-14 06:35 回覆:

多謝您的鼓勵。

昨晚故事主角打電話跟我道謝,我也謝謝他給我努力下去的動力。教育一定不是一成不變,我在這條路上做了很多別人不敢或不願嘗試的事情,日後會慢慢寫出來。


灣 叔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6/08/13 08:00
台灣需要的就是這樣默默做好事的"小人物".
立言(ah5488) 於 2016-08-13 17:35 回覆:
多謝灣叔指教。我只是希望台灣人能多一點替他人著想的心,我也是這樣期許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