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龍門十寺香山勝 詩人唱酬煙靄中-28
2009/04/06 05:44:25瀏覽1860|回應0|推薦9

洛陽龍門香山寺Googie地圖檢視較大的地圖

離開東山石窟之景後,沿伊水前行不遠依臺階而上,就是位於龍門東山山腰,被蒼松翠柏環抱其間的「香山寺」。山,又名火珠山;位於寶豐縣城東15公里處大、小龍山之間,因盛產香葛而得名;古今馳名的香山大普門禪寺便座落在火珠山人還未進寺,寺中已傳來嫋嫋的佛音,如一縷輕煙,散在這青山之中,久久不去;仿佛就縈繞在這山頭、縈繞在這些踏山而至的遊人心頭。

香山寺坐北朝南,依山而建,前臨伊水,遙望龍門石窟

位於龍門東山山腰,被蒼松翠柏環抱其間的「香山寺」

香山寺山門

香山寺鐘鼓樓

香山寺原稱「香山十方大普門禪寺」,始建于北魏熙平元年(西元516)。唐天授元年(西元690)梁王武三思爲安置印度來華高僧「地婆訶羅」遺身,奏請武則天予以重修,並正式命名爲「香山寺」。當時的香山寺寺塔並存,「危樓切漢,飛閣淩霄,石像七龕,浮圖八角」,建築古樸渾厚。

前文所提「洛都四郊,山水之勝,龍門首焉;龍門十寺,觀遊之勝,香山首焉」;香山寺名雖不如少林、白馬等大寺,但卻同樣留下許多故事佳句。例如《唐詩紀事》記載武則天曾親駕遊幸,御香山寺中石樓坐朝:「武后遊龍門,命群臣賦詩,先成者賜以錦袍;左史東方虯詩成,拜賜,坐未安,之問詩後成,文理兼美,左右莫不稱善,乃奪錦袍易之,這便是有名的「香山賦詩奪錦袍」的佳話。

又例如唐文宗太和六年(西元832),白居易將給密友元稹撰寫墓誌銘的潤筆費,捐修香山寺,並撰寫《修香山寺記》;名人名山名寺,相得益彰,使寺名大振。白居易還把自己在洛陽12年所寫的八百首詩,編為十卷,取名《白氏洛中集》,放在香山寺藏經堂內。白居易曾住寺內,自號「香山居士」,和胡果、吉皎、鄭據、劉真、盧負、張渾、李元爽、僧如滿等結為「香山九老公」會聚此吟詩。

白居易也在此曾寫下《香山避暑二絕》的詩句-「夜深起憑欄杆立,滿耳潺湲滿面涼」,「一路涼風十八里,臥乘籃輿睡中巋」。再有歐陽修《獨至香山寺憶謝學士》,蔡襄《遊龍門香山寺》等,都是吟誦香山寺的千古佳句。會昌六年(846年),白居易卒於洛陽履道里故居,曾遺命葬於香山寺如滿大師塔側。後人遵照遺命將其安葬在香山寺旁,也就是今日人們憑弔這一歷史文人的場所-白園。

宋、金、元、明之際,香山寺多次修葺或重建,寺宇規模宏大,殿宇亭閣,寶塔銅鐘,甚為壯觀,為河南佛教名刹。但此期間,也因戰火頻仍,殿宇傾葺、荒蕪毀圮。明末,香山寺再遭兵火之災,殿宇皆盡;清順治初年重建,歷時五十餘年;康熙四十七年(西元1708)遺址再度重建。清末,香山寺又逐漸頹敗;國民政府時期,先總統蔣公曾在此修建別墅,與夫人常來此休憩。

香山寺天王殿

循台階而上,後有「大雄寶殿

「大雄寶殿內供文殊、慈航、普賢三尊大佛,身高丈六,像貌慈祥端莊,悠然盤坐蓮花

香山寺因於上世紀五十年代的內戰,更是年久失修,僅存觀音大士塔和幾通碑刻。近年隨著大陸經濟的起飛,香山寺被列入河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地方政府大力發展旅遊觀光,開始撥款對香山寺塔及附屬現存文物進行修葺加固,使得這座曾經法音綿歷、香火熾盛的寺院,經過修復後,香山寺香火繚繞,樓閣殿宇層層相連的盛況,與伊水風光及石窟群交相輝映,景色更加壯觀。

香山寺坐北朝南,依山而建,前臨伊水,遙望龍門石窟!寺後懸崖峭壁,怪石嶙峋,寺前坡度稍夷,有石階120多可達寺門。寺內有北宋熙寧元年(1068)重建的大悲觀音大士塔,為八角九級密簷式磚塔,造型別致,古雅秀麗。塔基向南有一洞,為玉佛洞,內有「玉石佛」一尊,體態端莊,雙目欲睜似閉,神氣超脫;塔底層有「千手千眼佛」一尊,立於洞中。塔北為廣生殿,塑送子娘娘。

循台階而上,後有「大雄寶殿」,殿內供文殊、慈航、普賢三尊大佛,身高丈六,像貌慈祥端莊,悠然盤坐蓮花。佛前左右兩側排列十八羅漢,神態各異。三佛後面有佛門護法韋陀一尊,威嚴魁岸。寺院內碑碣林立,較為珍貴的有宋觀文殿大學士蔣之奇撰文、蔡京書寫的大悲觀音道證史話碑;明代戊辰科狀元、書畫名家劉若宰書寫「重修大悲觀音塔碑記」狂草碑;金代廣平郡開國侯駙馬都尉烏林答天賜與其妻唐國公主所立的「重建汝州香山觀音禪院記」碑等。

山腰擊石樓,杳靄石梯上;低窺巔際樹,對見龕中像……

佇立石樓之上,眼前西山石窟盡收眼底,伊闕風光美不勝收

香山寺環境幽雅,紅牆綠瓦,風韻別致,不愧是避暑休閒的好地方

此外,香山寺中有一建築是不能不提的,那就是石樓。據載,唐代香山寺石樓高聳入雲,甚為壯觀,遊人遊香山寺常到此登臨,佇立石樓之上,眼前西山石窟盡收眼底,伊闕風光美不勝收。到了宋代有很多的詩文專門題詠香山寺的石樓,數量之多甚至超過了唐代,如梅堯臣的「山腰擊石樓,杳靄石梯上;低窺巔際樹,對見龕中像……」至今仍可在香山寺中尋到一二。

香山寺環境幽雅,紅牆綠瓦,風韻別致,不愧是避暑休閒的好地方;寺內有數古跡可尋,分別為乾隆碑亭、九老堂,蔣宋別墅等。其實大陸北方的山並不高大、雄偉,也不如南方的山那樣秀麗、婀娜多姿;然而在香山這樣一座小小的山裏,因為有了一座小小不起眼的香山寺,也就衍生出許多動人的故事,正所謂「人因山而多靈秀,山因人而增內涵」。

登香山寺頂最精彩在隔水可觀伊闕風光。遊覽途中,正逢廟前許願池工人清掃池底,突聞一名工人驚呼:「是民國時期的硬幣」。眾人七嘴八舌,談論到古幣市場的可能價格;我湊將前去索來一觀,是民國七十一年版的十元硬幣,便直言是1982年的錢幣,目前還在流通,可兌換2.5元人民幣!話一出口便覺後悔,何必澆人冷水,結果也如此,眾人一陣唏噓便即散去,引得我更加不好意思!

從現實回到香山林木間,不禁遙想過去上千幾百年來,香山寺經歷多次毀圮修繕,法音始終綿延、香火熾盛,讓人感慨人力之時窮。走在去白園的階梯道上,身後佛音輕繞,香煙不斷;又想起詩人白居易的「香山九老」,唱酬於堂前林下,晨煙夕靄,不知寫下多少詩章。詩人的紅塵世俗,在這佛音香煙中,也可以變得沒有重量,一樣可以任它輕輕飄在身後。眾生向佛,佛卻只能渡願渡之人。

我非神佛,神佛常在我心;祈誠,靈台清明,心平氣和!

更多相片請點閱(河南洛陽龍門香山寺與白園風光 

背景音樂-香山一葉-侃侃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zhuzhu&aid=2821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