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6/03/14 07:45:43瀏覽1943|回應10|推薦2 | |
湖南省鳳凰Google衛星圖檢視較大的地圖 春秋戰國時期,鳳凰為五溪苗蠻之地,鳳凰屬楚國疆域 古街是一條縱向隨勢成線、橫向交錯鋪砌的青石板路,自古以來便是熱鬧的集市 對這個始建於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歷經300多年的風雨滄桑,古貌猶存的老城言,景點只是陪襯 薑糖是鳳凰特產,手工精製而成,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 鳳凰古城分為新舊兩個城區,以回龍閣古街為中軸,連接無數小巷,溝通全城
相傳天方國(古印度)神鳥菲尼克斯滿五百歲後,集香木自焚;復從死灰中復生,不再死,此鳥即中國百鳥之王鳳凰也。在鳳凰西南,有一山酷似展翅而飛的鳳凰,古城因此而得名。古城位於湖南省湘西自治州西南邊,縣治總面積1700多平方公里,人口44萬,是一個以苗族、土家族為主少數民族聚集縣。 沈從文先生《邊城》一書中,有這樣一段描述鳳凰:若從一百年前某種較舊一點的地圖上尋找,當可有黔北、川東、湘西一處極偏僻的角隅上,發現一個名為「鎮竿」的小點,那裏同別的小點一樣,事實上應當有一個城市,在那城市裏,安頓下三五千人口……,這就是濛有一層神秘面紗的古城鳳凰。 地因人傳,人傑而地靈。文學巨匠沈從文一曲《邊城》,將他魂牽夢繫的故土描繪得如詩如畫,如夢如歌,盪氣迴腸,也將這座靜默深沉的小城推向了全世界。因為沈從文是鳳凰人,所以很多人都以為邊城就是湖南鳳凰,其實不然。看《邊城》的第一句:由四川過湖南去,靠東有一條官路,這官路將近湘西邊境,到了一個地方名叫茶峒的小山城時便有一溪······。 很明顯,沈從文所寫的《邊城》名叫茶峒。翻看湘西的地圖就會發現,整個鳳凰縣境內並沒有茶峒這個地方。當把視線轉移到鳳凰縣北部的花垣縣,在湖南、四川轄市霧都(也就是現在的重慶)、貴州的交界處,就會發現《邊城》在此。也就是說,《邊城》的原型是湖南省花垣縣的茶峒鎮,不過2008年這個鎮已經改名為邊城鎮,在之前出版的地圖上仍標為茶峒。 至於我現在到的鳳凰古城,在行政區域上屬於鳳凰縣。明始設五寨長官司,清置鳳凰廳,以境內的鳳凰山而得名。1913年改為鳳凰縣。2001年成為中國第101座歷史文化名城。春秋戰國時期,鳳凰為五溪苗蠻之地,鳳凰屬楚國疆域。秦一統天下,分天下為36郡,鳳凰當時屬黔中郡。漢高祖五年,更黔中郡為武陵郡。所以鳳凰在西漢、東漢、三國、西晉、南北朝時期,鳳凰一直屬武陵郡。 直到隋朝一統江山,鳳凰當時屬辰溪縣,隸屬沅陵郡地。其後歷朝,鳳凰分屬麻陽縣、渭陽縣、招諭縣。宋神宗熙寧八年,廢招諭縣,複置麻陽縣,渭陽又劃歸麻陽縣。元朝設五寨司,這是土司政權時期,由本縣少數民族的統治人物執政,五寨司設在今鳳凰縣城。明及清朝初期承元制,設五寨長官司和竿子坪長官司。清康熙四十三年,苗人向化,裁去土司,在鳳凰山的原鳳凰營地設置通判。民國改建為鳳凰縣。1949 年後,改屬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直至如今。 吃是人生大事,該是用早餐的時候了。在老街閒逛很快肚子就有餓的感覺,在虹橋頭我很自然的鑽入街邊一家麵攤,點了一碗餛飩,再來一支油條,味道不錯,不過我看很多朋友應該會覺得不夠乾淨或健康而不習慣,因為油是豬油,炸油條的自然是回鍋老油啊!此外,來到湖南飲食,辣椒自是不可免,原本以為自己能吃辣的,還蒐集了在鳳凰該在哪吃、吃些什麼的資訊,偏偏在大排檔所吃的第一餐,之前還讓店家隨意放辣,結果就讓自己辣到不行完全投降。 難怪大陸俗諺有這麼一句「湖北妹子不怕辣,湖南妹子辣不怕」!其實還應該加句怕不辣啊!例如鳳凰一帶的居民都非常喜歡食用涼粉,不僅它味美消暑,還因它含有豐富的營養。據《中藥大辭典》:綠豆涼粉有清熱解毒,治痛疽瘡腫初起,燙傷,跌外傷,並解熱藥及酒食諸毒。鳳凰涼粉和川陝一帶的涼粉有很大不同,它和果凍類似,一般是用小碗裝著,盛到碗裏後再澆灑上紅糖水、芝麻或者醋,甜甜的,酸酸的,又涼又滑,帶點清香;還有加上紅紅辣油的,讓人直伸舌頭。 苗家菜豆腐也是鳳凰名聞遐邇的特色菜。做這道菜,首先倒適量冷水入鍋,再將事先用石碓沖細的黃豆粉倒入並拿筷子攪勻,文火煮開後即倒入青菜,稍加攪拌後,加少許酸湯,文火煮至湯水變清,即可放入野蔥、大蒜、辣椒粉末等佐料,燜蓋一陣,便可食用。菜豆腐有細嫩、鮮軟,香濃的特色,加之成本低廉,是鳳凰苗家人日常最喜食用的主菜之一,當然對外地人言,也是辣到不行。 過去,因為貧困,鹽少,酸菜基本上是鳳凰城鄉的主食。因此酸味影響到了鳳凰飲食的方方面面,而苗家酸湯、醃蘿蔔等因為製作簡單,受到了鳳凰人的愛戴。鳳凰無論男女老幼,文人農民,都喜歡只需放水倒入部分酸菜,放入豆腐坨,再加上野蔥、辣椒等佐料,煮開就可食用的酸湯。或者蘸著鮮紅的辣子汁吃醃蘿蔔片、酸蘿蔔梗。這種味道酸中有辣,甜中帶香,只能品嘗,難以言傳。 另外鳳凰最有名的就是薑糖,薑糖的製作過程很有特色,把薑加入糖中煮沸透過拉扯、冷卻裁切,便成一塊塊硬硬的糖果,辣辣甜甜的好吃。薑糖是鳳凰特產,手工精製而成,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是鳳凰傳統的休閒食品。主要配料有:紅、白砂糖、生薑、芝麻、優質茶油、山泉水等,集香、脆、甜、辣為一體,回味無窮。在看到製作的過程,讓我想到九份的薑糖,同樣的山城,同樣的復古小鎮,同樣淹沒在歷史塵煙中的吃食,竟是如此的相似。 一個早上的閒逛,包含古城的東門及北門古城樓,我沒進任何景點參觀,其實對這個始建於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歷經300多年的風雨滄桑,古貌猶存的老城言,景點只是陪襯,如朝陽宮、楊家祠堂、沈從文故居、熊希齡故居、天王廟、大成殿、萬壽宮等建築,無非是一些過往的大宅深院。在大動亂的時代之後,為觀光業而重新打造,對千里之外百年之後的過客言,實在無關緊要。 鳳凰古城分為新舊兩個城區,以回龍閣古街為中軸,連接無數小巷,溝通全城。回龍閣古街是一條縱向隨勢成線、橫向交錯鋪砌的青石板路,自古以來便是熱鬧的集市,如今更加生機勃勃。紅色砂岩砌成的城牆佇立在岸邊,既有軍事防禦作用,又有城市防洪功能,是古城一道堅固的屏障。南華山襯著古老的城樓,城樓鏽跡斑斑的鐵門,還看得出當年威武的模樣。 東門城樓緊靠沱江,原名升恒門,城門下部由紫紅砂岩砌成,上部城樓則用古磚砌築。城門呈半圓拱,兩扇城門都用鐵皮包裹,用圓頭鐵釘密釘,牢實堅固。城牆修築全部用紅砂條石,精工細鑽,規格一致,城牆厚近一公尺,下部內外兩側用條石加石灰漿砌成,中間填以碎石粘土,層層夯實;頂部的中間填充物改為石灰、鵝卵石、黃土拌成的三合土,厚約0.33公尺,上面鋪以紅砂塊石。城樓高11公尺,大門上方有槍眼8孔。歇山屋頂,覆以腰簷,飛簷翹角,精美壯觀。 北城城樓本名碧輝門,門下寬寬的河面上橫著一條窄窄的木橋,以石為墩,兩人對面都要側身而過,這裏曾是當年出城的唯一通道。而虹橋,原名臥虹橋,已為鳳凰古城的標誌性建築之一。我喜歡的是在老城隨著當地人及外來遊客肆意閒逛,老城依山傍水,清淺的沱江穿城而過,城內青石板街道,跨越沱江的虹橋,江邊木結構吊腳樓;頭纏布頭巾,戴耳環、項圈、手鐲等飾物的苗族婦女…。 我喜歡的是一種氛圍,喜歡古街兩邊建築物的飛簷斗拱,店鋪中陳設著琳琅滿目的民族工藝品,濃濃的古意古韻,透出古街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蘊。那種不為什麼而很忙碌的感覺,給了自己交代,也給了老城及這裡的人們一個交代。 更多相片請點閱(湖南鳳凰古城風光 視頻-鳳凰行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