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西藏敦煌薩迦寺 薩迦王朝薩迦派(下)-58
2019/07/27 08:55:24瀏覽1097|回應1|推薦16

作為後藏地區最重要一座寺院,薩迦寺曾領袖群倫數十年之久。但薩迦可真是一個小地方,完全看不出曾經是後藏地區最繁華的所在。但令人想像不到的,薩迦寺當年建寺時,就連元朝駐軍,都奉命從陳塘溝搬運巨木參與營建,這便是南寺大經堂中忽必烈皇帝柱傳說的由來。作為元朝在西藏的皇家寺院,薩迦寺除了承擔宗教和管理機構雙重任務外,還是元朝專門流放前朝皇帝的地方。

公元1276年正月,元朝丞相伯顏率蒙古大軍雲集臨安城下,南宋部分宗室裹挾年僅6歲的少帝趙顯(宋恭帝、幼帝)出城投降。《元史》「賚傳國玉璽及降表詣(伯顏)軍前」。被押至大都的趙顯,「伯顏以宋主顯至上都,制授顯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大司徒,封瀛國公《元史》」。至元二十年(1283年),忽必烈把他送到北方上都(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正藍旗)居住。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十八歲的趙顯突然對佛學發生了興趣;「宋主以王位來歸,學佛修行,帝大悅,命削髮為僧寶焉。……帝命往西天,討究大乘明,即佛理」。西天就是去薩迦之意。

身在薩迦的趙顯,很快融入了梵天佛地的氛圍,憑藉深厚的漢文功底,趙顯在佛經漢藏對譯方面,顯示出了極深的造詣。在薩迦期間,翻譯了極為深奧佛家邏輯學專著《因明入正理論》、《百法明門論》。在納塘版的扉頁上,趙顯用藏文字母拼寫出書名「因明入正理論」的漢字讀音,末頁有藏文短跋,表明了他「漢地王者出家僧人」的身份。因為他的學識和身世,在薩迦寺被尊稱為「合尊」,藏語意為「天神家族的出家人」,這是對王室子弟捨位出家僧人的尊稱。藏文《如意寶樹史》編撰「後弘期大譯師名次錄」時,將他的名字列在管洛·熏奴貝 (《青史》作者)和多羅那它 (《印度佛教史》作者)之前,這是藏族學者對他極高的褒獎。

但趙顯在青燈前平靜的頌唱,並不能讓他安享晚年,《漢藏史集》記載:「元英宗請人占卜,卦云將有西方僧人反叛,奪取皇位。英宗派人探查,見合尊身邊從者云集,帝驚,使殺之,血出如乳」;「血出如乳」是藏族認為冤死的特徵。更有意思的是,《漢藏史集》裡還杜撰了一段趙顯臨死前的發願:「我未曾反叛而被殺,願我下一世奪此蒙古皇位」。由此願力,他轉生為漢人大明皇帝,果然奪得皇位。有人牽扯大明朱元璋,落魄時也曾出家當和尚,說不定還真有點因緣。

薩迦北寺沿仲曲河北岸修建。曾經有古絨森吉呀爾布頗章、森康寧巴(舊宮殿)、努·曲美增卡典曲頗章(勝樂宮殿)、細脫格筆瑪(細脫措欽大殿)、烏孜甯瑪祖拉康、烏孜薩瑪朗達古松殿、德卻頗章(又譯德確頗章)、朗傑拉康、都康拉康、玉妥拉康、夏珠拉康等主要建築,以及細脫拉章、都讓拉章、仁欽崗拉章、甘丹拉章、蘇康拉章、仲瓊拉章、紮木且拉章、堆敦塔、靈塔群、尼達拉章、夏旦拉章等附屬建築。但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破壞,直到21世紀初,森康寧巴已經按照原貌修復,高三層,其中底層以甲央修行洞以及洞內的神水而著稱。

四大拉章中,有三座分佈在薩迦北寺,細脫拉章長56.6公尺,寬40公尺,為一長方形四合院,高四層共16.3公尺。原來該拉章是八思巴擔任薩迦法王時管理衛藏十三萬戶時的官邸,後來一直是薩迦王朝的政府所在地,最終成為四大拉章之一。另外還有仁欽崗拉章與都卻拉章,都為八思巴時代的建築,列為四大拉章。

薩迦南寺位於仲曲河南岸的瑪永扎瑪平壩上;傳說選擇南寺寺址時,僧眾和信眾一致認為建寺一定要有防守、防火功能,所以在本波山和巴欽頗章頂上各架起一門火炮,朝山下射石頭選點,結果射出的一塊石頭落在大殿門前左側,一塊石頭落在大殿廣場中央,當即湧出泉水,大家認為這是祥瑞之兆,便決定在這裡建寺。1268年,薩迦第一任本欽釋迦桑布(生卒年不詳)奉八思巴之旨,以傑日拉康為藍本,設計建造拉康大殿,後來歷任薩迦本欽(元朝薩迦政權首席行政長官)先後擴建,直到第九任本欽阿倫任職時期,薩迦寺的建築工程才全面結束。

薩迦南寺呈方形,東西長214公尺,南北寬210公尺,占地面積44940平方公尺,結合漢、印、藏建築風格,佈局似壇城。拉康欽莫大殿的內城牆寬3公尺,高8公尺,內城牆四角有3到4層樓高的角樓,四面的中部均建有敵樓。內城牆南、北、西三面無門,僅東面正中開有城門。外城牆稱「羊馬城」,是「回」形土築城牆,東面曾開有大、小兩座城門。外城牆北面緊鄰仲曲河,東、西、南三面外城牆外有護城河壕溝,護城河壕溝寬8公尺。羊馬城牆和護城河壕溝環繞在內城四周,羊馬城牆直接建在護城河壕溝內側之上,和內城牆共同構成立體防禦體系。

走進東門門廊,門前的兩側是轉經筒牆。門廊有4長柱,柱上端刻有仰覆蓮、花蔓,替木上鏤空雕刻著大鵬鳥、寶輪、蓮花、蔓草等圖案。門廊南側是六趣圖壁畫;兩側木框中有一個鎏金銅轉經筒;門廊前飾有白色的帷幔,黑色的垂幕。前門用圓木作框,條石作檻,地上鋪有條石。內門是廳堂,2柱3間,中間左右兩側放有兩排轉經筒,南北兩間供奉著不動金剛、馬頭金剛泥塑像,神態非常兇悍。廳堂向西為兩門,門楣浮雕有菱形小格凹飾、蓮花,圓雕壁彩雄獅5只。

繼續往東走,自中心天井上3級石階可到大經堂前廊,前廊有4根方形石柱,柱下有方形束腰覆蓮基座,南柱替木上浮雕有2虎,北柱替木浮雕有雙獅托寶;廊壁彩繪有不動金剛、馬頭金剛、倉巴、倉巴該欽、曲吉拉姆(八瑞祥)。大經堂內有40根圓柱,其中前排中間的「猛虎載」(相傳該柱由一隻猛虎負載而來)、「野牛牽」(相傳該柱由一野犛牛用角頂載而來)、「忽必烈柱」(相傳是忽必烈所賜)、「墨血柱」(相傳是海神送來的流血之柱)被稱為「四大名柱」。

大經堂內西側供奉著12尊佛像、2座佛塔:主供釋迦牟尼佛(內供八思巴的骨灰與衣物)、阿旺圖多靈塔、釋迦牟尼佛(內供薩欽·貢噶堅贊的骨灰)、釋迦牟尼佛(內供本欽·曲傑的骨灰);金剛佛母(內供達瑪巴拉的骨灰)、迥·圖多旺久靈塔、文殊師利(內供夏爾巴堆果的骨灰)、釋迦佛(內供本欽·仁欽堅贊的骨灰)、釋迦佛(內供薩桑瑪第班欽的骨灰)、釋迦阿熱瑪(內供崗噶哇囊卡堅贊骨灰);大佛像下又供奉著許多小像。經堂西牆、南牆、北牆是經書牆,經架直抵殿頂,架上的經書有用金、銀、珍寶粉研成墨手寫的《甘珠爾》、《帕巴傑東巴》金環經等佛教經典四萬四千多部。

薩迦北寺西側分佈著數量很多的佛塔,形成規模龐大的塔群,但大多數已經塌毀。考古將德確頗章遺址南側和西側的塔林分別編為Ⅰ區和Ⅱ區。Ⅰ區共有佛塔49座,Ⅱ區共有佛塔66座。並對德確頗章南側緊鄰的第一排佛塔9座進行清理發掘,除東面大佛塔是獨立修建之外,其餘八座是為紀念釋迦牟尼一生八件大事而建的「八相塔」(聚蓮塔、菩提塔、吉祥多門塔、神變塔、天降塔、和好塔、尊勝塔、涅槃塔),均已殘損,但發掘出土大批紅陶塔飾件以及塔內裝藏的擦擦。

 

薩迦寺有精美壁畫3000多幅,場面宏大,內容豐富

金廓拉康壇城壁畫:即「壇城日殿壁畫」。位於拉康欽莫大殿二層西回廊。牆上壇城壁畫是迄今薩迦寺最早最完整的壁畫,繪於13世紀末。金廓拉康共有壁畫壇城63座,其中大壇城20座,直徑2.552.7公尺;小壇城43座,直徑約0.6公尺,分佈於大壇城四周,相間山水、祥雲、佛陀、菩薩、侍女等圖像。該拉康壇城壁畫,是我國元代繪畫藝術珍貴的文化遺產。

昆氏世襲史畫:位於拉康欽莫大殿二層東回廊北部。壁畫繪製于東壁及南、北兩端,題材為昆氏家族世系肖像118尊,尤以天神基仁、昆邦傑、貢嘎寧布3尊畫像最為高大,通高2.2公尺;其餘肖像較小,分四層整齊地排列在壁面上,通高0.5公尺。薩迦昆氏家族自譽為是光明天界之世系,是文殊菩薩所幻化,基仁、裕仁、裕賽三昆仲被尊奉為始祖。壁畫開始就從這三天神畫起,依次延續到第118代後裔阿旺·貢噶索南。整個壁畫儼然是一幅昆氏世系形象生動的連環畫。

蓮花生傳記畫:位於次久拉康西壁。壁畫詳盡地描繪了蓮花生大師降生、抵印、弘法、進藏、降魔、建桑耶寺等經歷,帶有神奇的色彩。蓮花生形象被描繪為頭戴三角卷沿帽,頂插鷲羽,雙眉鎖閉,瞠目張口,懷抱骷髏魔杖,手端人頭骨碗,呈忿怒相,以示「法力無邊」。壁畫描繪他降生時,於湖中坐一梗蓮浮現水面,四周龍女、仙女、虎、豹、獅、孔雀、鴨、鵝和人歡呼雀躍,後被印度國王安扎底迎至印度學經修身、雲遊四方、弘傳佛法;8世紀,被赤松德贊邀請進藏,一路遭妖魔、蛇蠍,野犛牛、猛獅和地方精靈的殘害,他廣施法力將其逐一降服;後建桑耶寺,並廣譯佛經,為佛教在西藏的弘傳作出了重要貢獻。

釋迦牟尼傳記畫:位於拉康欽莫大殿內之大經堂東壁。壁畫淋漓盡致地描述了釋迦牟尼佛一生的經歷。壁畫自他為拯救人類痛苦乘象下凡入胎畫起,接著為腋下降生、七步生蓮、比武伏象、王子出行、夜半逾城、六年苦修、降魔成道、傳經弘法、歷經十難、佛祖涅磐、分取捨利等情節。尤以相間繪製的8尊等身像最為引人注目,兩側2尊為立像,右手下垂施與願印,左手于胸前施無畏印;其餘6尊皆結跏趺坐,手分別施與願印、禪定印、降魔印、說法印等。整幅畫面長達66公尺,如此宏篇巨幅的佛傳連環畫實屬罕見。

山水鳥獸畫:在薩迦寺壁畫中多作鋪底或反襯,幾乎散見於各殿堂。繪有「獅圖」、「虎圖」、「四合睦」、「六長壽」、「東尊丹巴」(聖僧圖)、「瓶荷圖」、「松鶴圖」等,鳥獸主要為獅、虎、象、鹿、猴、狗、兔、牛、馬、羊、鷹、燕、雁、鶴等。畫面山勢平緩,山坡鬱鬱蔥蔥,長滿綠色的樹木和青草;山間溪水潺潺,湖面平坦舒展、波光粼粼;鳥兒鳴叫枝頭,牛羊漫步山野,雙鹿息臥樹下,白兔嬉戲追逐,仙鶴飛翔空中……山重水複,行雲繚繞,描繪出一幅幅宛若仙境的世外桃源,烘托得樓臺殿閣格外華麗,給人以世俗風情的親切感。

壽星圖:見於薩迦寺原八思巴官邸的屋頂上,極為珍貴,該圖為紅底彩繡。中間繪有一頭回首巨龍,兩邊各有一鳳朝著巨龍飛翔;龍首和龍身之間有一方框內繪有「龍章鳳誥」四個字,為帝王諸侯的專用物品。整個畫面分為三圈:外圈的上首和兩側各繪兩隻鳳凰和花枝,下方繪五獅戲珠;中圈的上邊繪壽星、仙鶴、麋鹿、長壽樹,左右兩側繪有道教之八仙,下方繪有仙草和八角涼亭;內圈繪壽星,右手托一仙桃,左手拄一拐杖,杖頭掛一個葫蘆,兩角各有一隻蝙蝠,象徵福壽雙全。兩邊的漢文題款顯示這是廣東省海南縣知縣傅汝梅送給鹿大人八十壽辰的祝壽禮物。這幅《壽星圖》由內地傳到薩迦寺,可見彼此之間的關係和交往。

薩迦寺每年舉辦大量法會,其中最重要的是藏曆每年五月舉辦祈雨節;七月舉辦夏季大法會,跳金剛神舞;十一月二十三日至十月二十九日舉辦冬季大法會,跳金剛神舞。金剛神舞表演時,舞者頭戴薩迦寺護法神及各種靈獸面具,神舞採用簡單的故事情節,反映藏傳佛教密宗神舞中滅殺魔鬼的基本內容。每年夏季和冬季大法會時,遠近僧俗信眾紛紛到薩迦寺朝拜。

參觀薩迦寺門票每人50元;薩迦寺所在的薩迦鎮海拔約4310公尺;此地住宿條件一般,價格相對日喀則市內住宿要便宜一些,約30-50元可以搞定。日喀則市到薩迦寺,約160公里路程,市內有發寺廟的班車,車票每人約50元。要想拍攝兩江環抱寺廟和周圍鱗次櫛比的僧房和藏式民房組成的壯觀景色,需要到鎮對面的達瑪拉大山山腰,那裡可以很容易就選到好的角度。

薩迦寺重要殿堂

拉康強位於歐東仁增拉康內北側。長27.9公尺,寬11公尺,面積306.9平方公尺,內有圓柱12根(呈2×6排列);供奉靈塔6座,自左至右依次是:夏爾巴堆國靈塔、曲吉·旺阿朗傑靈塔、夏爾巴·仁欽堅贊靈塔、夏爾巴迥旦靈塔、夏爾巴·仁欽堅贊靈塔、夏爾巴迥旦靈塔、夏爾巴曲崩瑪靈塔、香堆·曲巴紮西靈塔。這6座靈塔中,有菩提塔5座(高8.14公尺),多門塔1座(高3.71公尺)。壁畫彩繪著壇城、薩迦五祖、護法神、千佛、喜金剛等等,其中薩班會見闊端(?-1251年)壁畫最珍貴。

普巴拉康位於拉康欽莫大殿南側。開有兩門,朝北,面闊26公尺,進深15公尺,面積390平方公尺,有柱10根(呈2×5排列)。拉康內主供普巴,藏曆每年7月8日到19日的“普巴節”在這裡舉行;拉康內專設一座普巴壇城,主供色普、陽達、赤列三大普巴。南側的供臺上主供文殊菩薩合金像,通高3.75公尺,像內供奉劄巴堅贊骨灰,該像由八思巴設計,由尼泊爾工匠製作;左側供奉釋迦牟尼鎏金銅像,高4.6公尺;右側供奉無量壽佛鎏金銅像,高1.4公尺。拉康的西壁和南壁有木格佛龕,佛龕內供奉釋迦牟尼、無量壽佛、觀音菩薩、文殊菩薩、度母、金剛手菩薩、財神、勝樂金剛、密集金剛、能怖金剛、怙露依怙、般袞謝、薩迦法王等等合金、鎏金銅像4137尊,高0.04公尺至0.45公尺,層疊排布。拉康東側的經架上有《甘珠爾》、《般若經》等佛經,南側壁畫主要是巨幅畫像,內容為佛、佛母、護法神、喜金剛等等,是元代壁畫。

次久拉康位於拉康欽莫大殿前廳二層北側。長21.3公尺,寬8.3公尺,面積176.97平方公尺,橫排列柱3根,門朝南,東側有一小門通往內室。次久拉康內北側及東側北端供奉著銀質及鎏金銅質靈塔5座:白瑪堆都旺久靈塔、特欽·紮西仁欽靈塔、官甯山沛羅布靈塔、劄休·赤列仁欽靈塔、貢噶仁欽靈塔,高3.72公尺至5公尺,塔座上浮雕著獅、寶輪、琵琶天王,鑲嵌著綠松石、珊瑚、瑪瑙、玻璃料器,塔瓶是用波謝飾以數十條劄哇劄切或者勒數條鎏金帶飾,塔瓶前的佛龕中供奉著繼塔主人或像,佛龕上雕飾著大鵬鳥、摩羯魚、龍、虎、獅、鳥等動物;還供奉著銀質造像3尊,包括:蓮花生塑像(像內供奉山達·班欽溫波骨灰以及衣冠)1尊、空行佛母塑像2尊(1尊內供其美·索南仁僧白拉姆骨灰,另外1尊內供達欽·索南旺波之女的骨灰,像高1.6公尺至2.85公尺,忿口環目,手執法器。殿內壁畫是長壽三尊(無量壽佛、白度母、尊勝佛母)、薩迦法王、護法神、蓮花生傳記、甯瑪派高僧等等。

格尼拉康位於拉康欽莫大殿前廳二層南側。門朝北,長15.6公尺,寬9公尺,面積140.4平方公尺,其內橫排列2根柱,中間西側有天窗。殿內南側供奉著2座靈塔(增林圖果旺堆靈塔、貢噶索朗靈塔)。殿內東、南兩側供奉著銀質和鎏金質塑像9尊,分別是:貢嘎寧布(像內供奉著圖旦克珠嘉措骨灰)、度母(像內供奉著貢噶仁欽骨灰)、金剛佛母(像內供奉著吉尊傑桑曲格尼瑪骨灰)、文殊菩薩(像內供奉著班旦卻朗骨灰)、尊勝佛母(像內供奉著其美·旦白尼瑪骨灰)、無量壽佛3尊(其中1尊像內供奉著強白·歐珠嘉措骨灰),高2.7公尺至4公尺;造像均為服飾十分華麗,端坐在雙獅須彌座上;造像後有背光,背光上雕有大鵬鳥、摩羯魚、龍女、力士、寶馬、孔雀、瑞象、花鳥等圖案。殿內壁畫彩繪著長壽三尊、財神及化身、強巴佛、墀松德贊、菩提薩埵、蓮花生等。

喇嘛拉康位於拉康欽莫大殿三層西北角。門朝東,由經堂、佛殿、修行室組成。經堂居中,面闊3間,進深3間,有4根柱,中間架設有天窗;四壁彩繪壁畫,內容為釋迦極樂世界、確貝拉姆(伎樂仙女)、薩迦法王以及高僧、山水、瑞獸等等。修行室內僅可容1人靜坐。佛殿面闊3間,進深2間,有2根柱,南側頂上開有亮窗;殿內主供俄強·貢噶仁欽、強白多傑等8尊泥塑像(其中的釋迦牟尼為鎏金銅像),主尊高1.4公尺,其他造像都是高約0.8公尺;壁畫繪著薩迦法王、高僧以及印度高僧等等。

薛劄拉康位於拉康欽莫大殿南側。門朝南,門廊2柱,廊壁繪製著釋迦牟尼傳記、四大洲世界、六趣圖等等等。薛劄拉康內有柱18根(呈3×6排列),中間2根長柱托起天窗。殿內主供釋迦牟尼,其左右兩側供奉著強巴佛、金剛佛母、金剛持、度母、薩班·貢噶堅贊等造像,高約0.7公尺至1.35公尺;東、西兩壁以及北壁的兩端有木制佛龕,其內供奉37尊普賢大如來佛(貢日佛),高0.68公尺至0.75公尺,為合金、鎏金銅質;壁畫彩繪有聖僧圖(東尊丹巴)、八舞女(紮西改傑)等等。

拉康拉章又稱八思巴殿,是貢噶桑布主持修建。八思巴在此圓寂。該拉章是四大拉章之一。該拉章位於拉康欽莫大殿南面。門朝東,高二層。下層是庫房;上層由前廊、經堂、佛殿組成。前廊為2長柱。經堂面闊7間,進深7間,面積36柱,主供銀質毗盧遮那佛,高約2公尺;另外還供奉合金質的普賢大日如來佛(貢日佛)37尊,高約0.6公尺,為尼泊爾工匠製作;供奉泥質十六羅漢像,高0.4公尺。拉康拉章是藏式平頂建築,頂部裝飾有幡幢。文化大革命中,拉康拉章被毀,20世紀末至21世紀初恢復重建。

現存的卓瑪拉康是原來的卓瑪頗章的主要建築。現存的二層佛殿組合有卓瑪拉康(度母殿)、江白央拉康(文殊殿)、次巴麥拉康(無量壽佛殿),這三殿的壁畫保存較好,繪製精美。其中卓瑪拉康的薩迦法王夫婦供養圖、度母救八難圖,次巴麥拉康的薩迦法王世系圖等壁畫均是薩迦南寺少見或未見者。

拉康孜貢康即護法神殿,位於拉康欽莫大殿二層西北角。門朝南,面闊3間,進深2間,橫排列2根柱,北壁供臺上主供怙露依怙泥塑像,高1.6公尺,此外還供奉般袞謝、吉祥天女泥塑像,高1.2公尺;壁柱懸掛著多追達巴(骷髏舞)、普巴、孜多傑那波、金剛持、布紮·米赤阿、嘎瑪哇、堆傑等等護法神唐卡;東壁的壁畫白描馬、羊、犛牛、烏鴉等動物。各護法神均以骷髏為冠,鬚髮豎起,環目忿口,頸部系有青索,手持溢著鮮血的人頭碗。

拉康欽莫大殿是薩迦南寺的主體建築,東西長79.8公尺,南北寬84.8公尺,面積6767.04平方公尺,通高24.3公尺,牆基寬度為3.5公尺。殿內有巨大的圓柱108根,中間有高敞的天井;該殿周圍1945年由阿旺圖多旺秋隔成許多殿堂,呈四合院式。該殿殿牆厚實,收分較大,通體主色為赭紅色,底層為灰色,上面接有黃白相間的帶飾三條。牆飾紅色、白色、灰色(黑色),為薩迦派寺院的標誌,三色成花,故稱花教,紅色象徵文殊菩薩,白色象徵觀音菩薩,灰色象徵金剛手菩薩。大殿殿頂四周用木質鬥、橫樑、間隔方椽向外伸簷,上面接有白牆以及白瑪草裝飾著的赭色殿頂。頂端的白瑪草上鑲有多種銅鎏金圖案:東面為金色的二鹿聽經;第一、二層之間裝飾著圓鏡、海螺;南、西、北三面裝飾著梵文“六字真言”、圓鏡等等。殿頂裝飾著幡幢,正面立有鎏金寶瓶,兩側是孔雀、寶幢,其他三面均為角立寶幢、中立寶瓶。拉康欽莫大殿由門廊、大經堂、歐東仁增拉康、普巴拉康、次久拉康、格尼拉康、拉康孜貢康、喇嘛拉康、薛劄拉康組成。

歐東仁增拉康位於拉康欽莫大殿天井的北側。門朝南,面闊5間(22公尺),進深3間(15公尺),面積330平方公尺,內有8根長柱。拉康內懸掛著幡幢;四壁有彩繪壁畫,內容為五方佛(中央毗盧遮那佛、東方阿閦佛、北方不空成就佛)、三怙主(文殊菩薩、觀音菩薩、金剛手菩薩)、薩迦五祖(薩欽·貢噶甯布、索南孜摩、薩班·洛哲堅贊)等等;東側為11座靈塔(8座大塔、3座小塔),為銀質尊勝塔,高3.4公尺至4.8公尺,塔上面鑲有綠松石、紅珊瑚、波謝、玻璃料器、鎏金帶飾。東側自南至北折向西,依次是:強袞阿麥靈塔、嘎欽·圖多旺秋靈塔、俄強·劄巴羅追靈塔、嘉貝·索南旺布靈塔、貢噶旺嘉靈塔、索南旺布靈塔、貢噶紮西靈塔、索朗仁欽靈塔、貢噶洛追靈塔、圖欽·旺堆寧布靈塔。該拉康的西側有經書架,架上有《甘珠爾》、薩迦五祖傳記、俄強·貢噶桑布傳記等圖書。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zhuzhu&aid=128260102

 回應文章

高雄紀梵希自助婚紗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2019/07/27 13:22
神聖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