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看電影|《練習曲》好久沒有跟人一起騎單車
2007/05/21 23:45:22瀏覽1721|回應0|推薦22

騎單車會不會蔚為流行?這離題似乎有些太遠,太遠。

電影《練習曲》藉由一趟環島的單車行,帶我們一覽台灣的風土人情、海岸景致的華美、蒼涼。

四面環海的島國,我們傍水而居,卻對海如此陌生,都市化的喧囂與海的潮浪呼應,我們卻早已耳聾目盲,眼中所見只有霓虹炫目的色彩,晨曦的壯麗與靜謐;月的柔情與瑩光成了附庸風雅的浪漫偽裝。

電影是故事的視覺版,透過鏡頭為我們形式化想像,《練習曲》透過鏡頭呈現的景致卻是真實體現,我們漠視的海岸風情。

都市快節奏的步調,讓心應接不瑕,來不及感應、酵化,單車以一種怡然自得的步調,呼應山海的召喚;不同於摩托車的揚塵只感覺到風的速度;不同於汽車的封閉,依然置身於空調系統、舒適座椅,在大自然中自圈一方人造天地;不同於步行,過耗的體力讓人無暇感受自然無私的餽與。

聽覺障礙是否相較於一般常人更容易心平氣和?自動隔絕了人世八卦、斐短流長,因此更懂得與心對話,更加能夠感應自然的風聲鳥語蟲鳴?

單車環島的動機從何而起?因為有些事情現在不做,以後就不會做了?!

我想像導演也許原本想拍的是紀錄片,如實訴說台灣人的熱情、地方小鎮平凡人的生活景致、一些漸漸遺忘的倫常、家庭觀,青少年問題不單存在都會也普遍存在鄉野。

拍攝念頭也許真是在一次拍片過程中遇見一個單車環島的熱血青年,因而觸發的切點,隨著時日的積累,漸漸成形並在過程中漸漸修訂,為每個停靠點找一個故事;因應當地而生的故事,為了商業的考量找來各方專業演員詮釋,鑿工深刻,然而演員深刻或誇飾的演技,讓故事更加生動也更具趣點,明星光環也讓影片更具商業點,完美在商業和理想中找得妥協平衡。

透過導演的鏡頭、故事,我看見淡忘塵封已久的台灣人的好客熱情、無分彼此的坦誠情誼,感受到島國的優美風景,那些自己從未親自踏臨的土地,卻已伴隨著我活過前半生,每一個鏡頭都有一種純淨和詩意,單車少年的寡言沈默也讓影片更純粹,我們只是跟著他(或導演)旅行,到訪我們遺忘的國土、人情,感受一些溫暖、一些些單純,遠離功利、紛爭,純然回到生活面,簡單的過生活。

淚眼盈眶,在單車少年凝視外公在媽祖遶境時跪拜的當下,直到少年也潸然淚下,終難掩潰堤氾濫,淚流的原因是因為感受到少年的心情,知道外公正為孫兒生來聽障可能肇因自身或兒女甚或祖先行了錯事而有的懲處為此而跪拜求贖……

這是感覺少年與影片真正交流的一場戲,當然還有另一外單車環島中壯年,帶著已逝朋友的懷念,繼續單車旅行,他說,好久沒有跟人一起騎單車了……

好久沒有看過這樣一場真正貼近自己的國片,不需太多言語輔助說明就能感動人心、沒有太多的悲苦、歷史包袱,只是簡單、純淨,讓人得以瞥見台灣純樸風貌的影片,讓人覺得可以真正體現台灣福爾摩沙之美的影像。

《練習曲》練習的是什麼?心的純粹與是寬廣的視野,那些與生俱來卻逐日塵封的本能,透過練習,也許終能漸漸回復,看見純淨和愉悅的生命。

圖片出處|http://www.wretch.cc/blog/EtudeBike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uling.maggie&aid=975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