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11/16 07:21:02瀏覽9588|回應90|推薦630 | |
前言: 前文《傾聽就是愛》自刊出後,獲得了不小的迴響,令我欣喜於格友們對學習溝通技巧的熱忱,亦決定將此一系列文字繼續寫下去、按部就班舖上,希望能對有心學習的格友提供有效的溝通方式,因而使得人際關係獲得突破性進展。 您會傾聽嗎? 請參考以下三個案例,並在心中想好您會如何回應,若能用筆寫下更好。 案例一: 在晚餐桌上,您那讀高二的兒子突然說:「學校是給笨蛋唸的,學歷根本沒用,學一技之長還比較好找工作,所以我決定不考大學了。」 案例二: 您的丈夫下班回家氣忿忿地說:「今天開會時老總當著所有員工的面刮我鬍子,好像我不是人生父母養的,真不想再幹下去了!」 案例三: 您的妻子從朋友家參加聚會回來說:「你知道嗎?她家好大、佈置的好漂亮喔!如果我能擁有這樣的房子該有多好!」 十二種典型錯誤回應方式: 針對以上三種情況,想好或寫好您的回應方式了嗎?現在再請閱讀以下由湯馬斯‧高登博士所列舉的一般人習慣使用的十二種典型錯誤回應方式,看看是否與您的答覆有雷同之處? 1.命令-給對方一個指示,規定他要怎麼做。 「你明年還是乖乖給我去考大學!」 2.恐嚇-警告對方,如果敢做某事的話,將會招致什麼嚴重的後果。 「如果你敢不上學就給我去打工,別想賴在家裡吃閒飯。」 3.教誨-告訴對方怎麼做才是對的。 「學歷當然有用,現在失業率這麼高,找工作多難哪!」 4.建議-提供對方建議或忠告,告訴他解決問題的方法。 「你以後在老總面前做事多小心一點,別讓他有找碴的機會。」 5.曉以大義-試著用一些事實、見聞、或一些個人的意見,影響對方。 「難道妳沒聽過精神生活向上比、物質生活要向下比?簡單才會快樂。」
6.責備-批評、怪罪對方。 「你怎麼會有這麼幼稚的想法?」 7.贊同-贊成對方的意見。 「是啊!幹嘛受老總的氣?明天起你就不用去上班了吧!」 8.嘲笑-讓對方覺得自己愚蠢或膚淺。 「什麼樣的人住什麼樣的窩,妳呀,我看算了吧!」 9.分析-分析對方的動機。 「你是不是功課跟不上才不想去學校?」 10.安慰-同情、勸慰對方,希望他不要難過、沮喪。 「你可能最近太累了,多休息休息吧!」 11.提出問題-詢問對方問題,企圖幫助他找出解決的方法。 「妳希望換一間什麼樣的大房子?我們的存款夠嗎?」 12.說笑打岔-把問題引開,不想正面回應。 「吃飯時間別談這麼嚴肅的話題。」
為什麼是錯誤的回應方式? 您的回應是在這典型十二種之中嗎?依據統計結果,有九成的人的回應都脫不了以上列舉的範圍?您或許會問為什麼會是錯誤的方式呢? 當人們說話的時候,通常他們需要的只是被傾聽、被了解,他們最需要的回應是能夠幫助他們在最安全的情境下不受干擾的暢所欲言,而以上十二種方式沒有一種有此功效,到頭來不是製造爭吵、就是讓說話者自覺無趣而停止,平白浪費了以傾聽表達關懷與愛的機會。 正確的回應方式是能夠幫助說話者暢所欲言的 最好的傾聽是「同理心的傾聽」,也稱為積極傾聽,但那是需要學習的,不是人人都會用。可是您可以講一些話來表達您的善意、鼓勵對方繼續說下去,譬如:「真有意思」、「我很喜歡聽」、「願聞其詳」、「再多說一點」,或是簡單的嗯、啊、喔、我了解...都行,如果您什麼都不會說,那光是專心地看著對方、仔細聽他說、偶而點點頭以示了解、支持,都是很好的回應方式。 或許您真的很想給對方一些建議,那也要等到他盡情傾吐以後再說,因為人在情緒中是無法用理智來討論事情的,反而當他在盡情述說當中,不但情緒能夠逐漸趨穩,也能夠自己理出頭緒;此外,當我們聽得更多、更清楚時,會更了解對方的所思所想,在給建議或討論時也能更中肯。 但一般人並不喜歡別人給建議,因為那表示你不信任他有解決問題的能力,也表示你比他強,所以詢問對方「你需要我的建議嗎?」是一種尊重,當對方說不需要時,能將嘴閉緊更是一種尊重。而尊重是幫助一個人成長、以及建立彼此良好關係最不可或缺的因素。 我們常責怪我們的親人(尤其是配偶、孩子)不聽我們的話,事實上,是我們從沒有好好地聽過他們說話。改變別人不如改變自己,若從現在起就下定決心改變自己的傾聽模式,相信您不但會覺得輕鬆許多、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
|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