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6/14 11:21:38瀏覽977|回應0|推薦1 | |
由劉發泉先生所編《但盡凡心》系列小品,是師大附中研習佛學時的輔助資料,其中有相當多動人的小品故事。第九集中有篇〈隨遇而安〉相當有意思,值得我們深思~(以下皆為原文) 隨遇而安 從前有兩兄弟各自辦了一些貨物,一起出門去做買賣。兩人走著走著,來到一個國家。因為這個國家的人都不穿衣服,所以人們都稱之為「裸人國」。弟弟說: 「無論到什麼地方,禮義不可不講,德行不可不求;難道我們也要光著身子與他們往來嗎?這太傷風敗俗了!」哥哥說。 「古代不少賢人,雖然形體上有所變化,但行為卻十分正直,所謂『殞身不殞行』,這也是戒律所允許的啊!」弟弟回答說。 「這樣吧!不如你先去看看情形如何,再派人來告訴我。」哥哥說。 「是!」弟弟回答說。 於是弟弟先進入裸人國。過了十多天,弟弟派人來告訴哥哥: 裸人國的風俗,每月初一、十五的晚上,大家都要用麻油抹頭髮,用白土在身上畫上各種圖案,並戴上各種裝飾品,敲繫著石頭。這時,男男女女手拉著手,一起唱歌跳舞。弟弟也學著他們的樣子,與他們一起歡歌曼舞;因此裸人國的人們,無論是國王,還是普通老百姓,都很喜歡弟弟,雙方關係非常融洽。國王並且買下弟弟所帶去的全部貨物,還付給他十倍的價錢。 哥哥聽說這件事後,也來向國王兜售貨物。但他滿口仁義道德,指責裸人國的人這也不對,那也不好,引起國王及人民的憤怒:大家把他抓住,狠狠地揍了一頓,並搶走他的全部財物。幸虧他的弟弟幫他說情,才得以脫身。 附註: 人生若不能「隨遇而安」,生活一定不快樂!有人會問:「隨遇而安」就是「認命」嗎?其實正好相反。「認命」是無奈的承受臨到身上的事;因為意識到自已無力改受也無法改善的現況,所以不得不接受。「隨遇而安」傳達的意思是接納;為什麼接納?因為你知道它們的臨到不是毫無意義的。或許很多人認為:「認命」與「隨遇而安」的意義好像相同,但它們的意思卻正反兩極化。「認命」在想法上比較悲觀,覺得是「不得不」去接受現況,感覺起來就會比較無奈、不快樂。「隨遇而安」則完全相反,凡事都抱著「隨遇而安」的心態,看待一件事就會以樂觀的想法來詮釋,透視困難背後的正面意義,使人在逆境中不斷成長,在困境中學到正面的人生觀。 師大附中老師編出如此寶書,卓俊辰校長視而不薦,卻去推薦朱學恆的書,真是教育界的怪現象。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