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11/28 10:44:20瀏覽3198|回應0|推薦0 | |
心願 從前有個大善人,因他在陽世間時,樂善好施,死後到閻羅王那裡,閻羅王 附註:無論世間或出世間法,發心立願都是一件重要的事。若說「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那就是發效法古聖賢人,造福人的大心願。即使行一善事,做一布施,都要迴向,也就是將您所做的功德,導向於何方,這也是心願。像上述故事裡的大善人,行善的目的,只是為了求人天福報,那就大可惜了!何況娑婆世界本來就是個「堪忍」的世界,那有十全十美的事,難怪閻羅王聽了都想去投胎。 若在佛法修行上,更需要發正確的心願,「發心不正,果遭迂曲。」清朝省庵大師在《勸發菩提心文》中,開宗明義就說;「嘗聞入道要門,發心為首;修行急務,立願居先。願立,則眾生可度;心發,則佛道堪成。苟不發廣大心,立堅固願,則縱經塵劫,依然還在輪迴,雖有修行,總是徒勞辛苦。」可見發心與立願,在佛法上,具有同等的重要性。但心願又有很多差別,如文中又說;「略而言之,相有其八;所謂邪、正、其、偽、大、小、偏、圓是也。」 若修行人能:不求名聞利養,不貪現世欲樂,不望未來人天果報,就是「正」心願。念念上求佛道,下化有情眾生,聽到成佛須過三大阿僧祇劫,不生退怯心;看到眾生難度,不起厭倦感,就是「真」心願。眾生界盡,我願方盡;菩提道成,我願方成,就是「大」心願。若知自性是眾生,故願度脫;自性是佛道,故願成就;也不見一法,離心別有;更以虛空的心,發虛空的願,行虛空的行,證虛空的果,也沒有虛空的相狀可得,發如此心願,叫做「圓」心願。若能如此發心立願,必定能得到真正的菩提涅槃果,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師大附中老師編出如此寶書,卓俊辰校長視而不薦,卻去推薦朱學恆的書,真是教育界的怪現象。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