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分享]《但盡凡心》心願
2012/11/28 10:44:20瀏覽3193|回應0|推薦0

 


由劉發泉先生所編《但盡凡心》系列小品,是師大附中研習佛學時的輔助資料,其中有相當多動人的小品故事。第二集中有篇〈心願〉相當有意思,值得為政者與我們深思~
(以下皆為原文)

心願

從前有個大善人,因他在陽世間時,樂善好施,死後到閻羅王那裡,閻羅王
對他很恭敬,請他上坐,問他說;
「因你是個樂善好施的大善人,來世你願意投胎到那裡?願意作什麼?我可以滿足你的心願。」
這個善人笑著說;
「我也沒有什麼大心願,淺淺幾項而已。」於是他用了八句詩,對閻羅王說道:
「父做尚書子狀元,繞家千頃好良田;
充庫稻梁並米穀,盈箱綾羅與金錢。
魚肉花果盤盤有,嬌妻美妾個個賢;
身居一品王公位,安享榮華壽百年。」
閻羅王一聽,馬上從座位下來,一拜到底,說;
「世界上還有這麼好的地方,那閻羅王讓你做,我先去投胎了!」

附註:無論世間或出世間法,發心立願都是一件重要的事。若說「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那就是發效法古聖賢人,造福人的大心願。即使行一善事,做一布施,都要迴向,也就是將您所做的功德,導向於何方,這也是心願。像上述故事裡的大善人,行善的目的,只是為了求人天福報,那就大可惜了!何況娑婆世界本來就是個「堪忍」的世界,那有十全十美的事,難怪閻羅王聽了都想去投胎。

若在佛法修行上,更需要發正確的心願,「發心不正,果遭迂曲。」清朝省庵大師在《勸發菩提心文》中,開宗明義就說;「嘗聞入道要門,發心為首;修行急務,立願居先。願立,則眾生可度;心發,則佛道堪成。苟不發廣大心,立堅固願,則縱經塵劫,依然還在輪迴,雖有修行,總是徒勞辛苦。」可見發心與立願,在佛法上,具有同等的重要性。但心願又有很多差別,如文中又說;「略而言之,相有其八;所謂邪、正、其、偽、大、小、偏、圓是也。」

若修行人能:不求名聞利養,不貪現世欲樂,不望未來人天果報,就是「正」心願。念念上求佛道,下化有情眾生,聽到成佛須過三大阿僧祇劫,不生退怯心;看到眾生難度,不起厭倦感,就是「真」心願。眾生界盡,我願方盡;菩提道成,我願方成,就是「大」心願。若知自性是眾生,故願度脫;自性是佛道,故願成就;也不見一法,離心別有;更以虛空的心,發虛空的願,行虛空的行,證虛空的果,也沒有虛空的相狀可得,發如此心願,叫做「圓」心願。若能如此發心立願,必定能得到真正的菩提涅槃果,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師大附中老師編出如此寶書,卓俊辰校長視而不薦,卻去推薦朱學恆的書,真是教育界的怪現象。

【延伸閱讀】分享]《但盡凡心》心願
【延伸閱讀】分享]《但盡凡心》寬大
【延伸閱讀】分享]《但盡凡心》抱銅柱
【延伸閱讀】分享]《但盡凡心》浣花溪
【延伸閱讀】分享]《但盡凡心》杯子與水
【延伸閱讀】分享]《但盡凡心》大船與小船
【延伸閱讀】
分享]《但盡凡心》天助互助者

【延伸閱讀】分享]《但盡凡心》認錯未必輸
【延伸閱讀】分享]《但盡凡心》最棒的玉米 
【延伸閱讀】分享]《但盡凡心》握拳與放手
【延伸閱讀】分享]《但盡凡心》提早五分鐘
【延伸閱讀】分享]《但盡凡心》與紅塵有約
【延伸閱讀】分享]《但盡凡心》心量的大小
【延伸閱讀】
分享]《但盡凡心》一百元的價值
【延伸閱讀】分享]《但盡凡心》求人不如求己
【延伸閱讀】分享]《但盡凡心》原來你也很富有
【延伸閱讀】分享]《但盡凡心》家裡的兩尊菩薩
【延伸閱讀】分享]《但盡凡心》生氣時不做決定
【延伸閱讀】分享]《但盡凡心》好人把好事做壞了
【延伸閱讀】分享]《但盡凡心》黃庭堅的前世今生
【延伸閱讀】分享]《但盡凡心》放下!放下!再放下!
【延伸閱讀】分享]《但盡凡心》「得不到」和「已失去」
【延伸閱讀】分享]《但盡凡心》佛祖,為什麼不幫我?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oyoman&aid=708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