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心之所向,欲之所望:蔣勳「捨得,捨不得:帶著金剛經旅行」讀書筆記
2016/05/01 15:32:19瀏覽6706|回應0|推薦10

桃園高中 阿得老師

蔣勳:無論甘心,或不甘心,無論多麼「捨不得」,我們最終都要學會「捨得」。(p.7)

你的心正往哪裡流動呢?

 

流動的心念,正牽引著你的欲念,境隨心轉,心隨境動,人生路途中,會是處處阻礙,還是處處逢源?會是悲苦哀鳴的停格,還是美麗的人生風景?原來,你所看到的景,你所選的書,通常也正相應了你的心、你的欲!

 

是吧!一切最後總是要捨得!而,心向,欲望,只求善待每個當下。

 

這是我翻完這本書,心裡翻騰的一些思緒,蔣勳的書,蔣勳的風格,蔣勳的金剛經,都是我所喜歡的蔣勳style。也正應了我此刻人生階段:想要「心定」的欲念,想參悟「捨得」的功課。

 

以前很喜歡蔣勳老師談美,每次在老師的故事中,我可以看到美的遠景和近景,看到美的輪廓和內涵,看到美的流動的各種細節,是融合了人文、藝術、歷史、文學、人生歷練的縱覽,飽滿而精采!

 

那金剛經也可以透過老師的講解一次飽覽嗎?一樣可以!只是,經典總是博大精深的,會觸及太多的人生視野和面向,於是,就有了很多不同的境界和畫面;所以,這是一本很多元的書,議題觸及:修行、行腳、藝術、文學、人生、人文反思等,也都是金剛經。

 

這是一本修行的書:從「捨得V.S.捨不得」的命題裡,我們看到了捨得的了悟和豁達,然後邁向「不驚、不佈、不畏」的淡定和看透,「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表象執著的卸下,「肉眼、天眼、慧眼、法眼、佛眼」見山是山的超越,「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媚惑的破除。書中還有更多的經典珠璣,是作者放在真實人生的參悟,值得讀者大眾放下手機和遙控器,一起來靜心修行。

 

這是一本行腳的書:從日本京都的永觀堂,我們看到獨一無二「回頭佛像」的勉勵;在日本第二大河利根川的水上小城,有遠離塵囂的幽靜和水聲相伴的峽谷;中國西湖的美總是充滿典故的,「風月無邊」和「33個月亮」橫生趣味;泰國清邁的無夢寺,每日乞食的僧眾隊伍和缺手缺腳的佛像雕塑總會讓人沈思;柬埔寨吳哥窟震撼的古文明,沈睡的輝煌卻是在殖民與殺戮中被一棍敲醒的;相較於台北城市記憶的消失無蹤,巴黎的新舊鋪陳是大家共有的城市記憶。行腳裡,還是用一部金剛經安心,安漂泊的心,觸景也更為深刻。

 

這是一本藝術的書:莫內在1974年參加國家沙龍比賽的「印象-日出」,畫的竟是被嘲諷羞辱的「印象」畫;鄒復雷畫梅名作「春消息」那悠長的一筆,搭上楊維禎放浪形骸的書法題詩,簡直是天作之合;八大山人的畫魚畫鳥,用哭笑人間展現「無眾生相」的美學失智;雷諾瓦年輕時忘情於社會進化的描繪,老年時卻只想以裸女圖抓住生命明亮的美好;聖經故事裡恐慌的「該隱」雕像,用無地自容的遮臉訴說著殺了親兄弟的羞愧。這些,都是書中的藝術篇章,也可以是用藝術角度的修行參悟。

 

這是一本文學的書:張九齡的「滅燭『憐』光滿」,憐的是月光的飽滿和心情的震動;張若虛的「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是浩瀚的宇宙下靜謐不喧囂的天人對話;朱慶餘的「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不遮掩的洋溢著幸福和學習拿捏分寸的不安;張籍的「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說白的自問自答卻又坦露出內心的糾葛;蘇東坡的「牆裡鞦韆牆外道,牆外行人,牆裡佳人笑」,蒙太奇的畫面拼貼令人驚艷;蘇東坡的「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情」,道盡歷經劫難後漸次平復的心情。蔣勳信手拈來的詩詞,都是佐證人生不同境界的修煉,文學的眼的悟道。

 

這是一本人生智慧的書:你看那元末書法狂狷不已的揚維禎,朱元璋找他當官時他一點也不狂,懂得告老急流湧退;你再看那張九齡的「不堪盈手贈」,面對壯麗的自然,詩人是如此地謙卑;你更要看當年莫內年輕人遇到的挫折,在哈弗港跟著恩師畫海面的光時,才知道自己的卑微;「流浪者之歌」的文學和舞蹈,殊途同歸地表達了人生道場的苦修,是擺渡人的悉達多,也是舞台上動與不動的凝視;池上農村的春耕和秋收,優人和雲門來了又走了,農人依然在傳統的耕耘中繼續著他們本該有的怡然自得。

 

何其有幸,看一本書可以擁有如此多重的享受,這正是閱讀的美妙之處,既可以享受感官與思考的多重刺激,更可以回應你生活的需求和驗證;讀這本書,讓我心情更沈靜,讓初步接觸金剛經可以是輕鬆而美好的,讓我用更沉靜的心,欣賞世界的景和自然的景,徜徉藝術和詩詞的美妙境界,然後問自己:捨得什麼?捨不得什麼?

 

註:圖片錄自網路,左上是[捨得捨不得]的篆刻,右上是該隱的雕像,左下是清邁無夢寺的佛像,右下是莫內的[印象日出].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iter1968&aid=55256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