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給你多一分幸福的「正向心理學」
2010/04/29 12:00:59瀏覽3865|回應1|推薦5

前言:心理學的光明面

因為念心理學的背景,加上擔任輔導工作多年,很容易就被問到:如何才能快樂?真正的快樂是什麼?(尤其是那種一看起來就很像有憂鬱症的同學最愛問)腸枯思竭搜尋腦海中的心理學教科書,驀然驚覺:心理學教科書的生硬和嚴肅,竟很難讓人「找到快樂」!記憶所及過去心理學主題多偏向生理、心理、發展等特質的描述;運用上,給人最鮮明的的印象,也是精神疾病的治療最為主流,的確讓我難以回答這種「看似簡單」的問題。

自從十多年前丹尼爾高曼Daniel Goleman)「EQ」一書讓「情緒智商」蔚為風行後,「誰搬走了我的乳酪」、「先別急著吃棉花糖」、「秘密」等書的大受好評,都是一本本主題明確的心靈勵志暢銷書,一一映射出這些年來現代人的心靈缺口,凸顯了當代多元壓力和混亂價值的氛圍中,人們最渴望的就是那單純的幸福、快樂,如果可以的話,簡化為最簡單的「step by  step 」操作手冊那就更棒了!

所以,忘掉佛洛依德的「性驅力」和「口腔期」吧!丟掉心理學的病態行為分析吧!讓「正向心理學」(Positive Psychology)輕易地影響你的生活,告訴你最光明而實用的心理學是什麼。

實際現象

案例之一:有一個針對228265歲墨裔美國人做的研究,想了解正向情緒和健康、壽命的相關性,利用精密的問卷調查以及連續兩年的追蹤調查後發現:在排除了受訪者的年齡、收入、教育程度、體重、抽煙與否、喝酒狀況、以及疾病等因素之後,正向情緒(樂觀)的人比負向情緒(不樂觀)的人死亡率減半,而且殘障率也減半。(1)

案例之二:60年代一個義大利裔移民的美國賓州小鎮叫羅塞多,一位醫師的造訪意外地發現:跟其他同樣義大利裔移民小鎮比起來,這裡的心臟病死亡率出奇的低,居民的平均壽命也較高,但,偏偏他們的飲食習慣偏好火腿、香腸和臘肉,一點也不健康;他們的運動風氣也不盛。在後續動用大批人力深入研究後才恍然大悟:緊密的社群關係、正向的人際互動,才是他們長壽的秘訣!(註2

實例之三:正向心理學的權威--美國賓州大學教授賽利格曼Martin Seligman),發表了一份實徵性研究,他從美國某保險公司的15000名員工中,篩選出1100名做為觀察對象,進行為期5年的長期追蹤,歸納發現:正面思考的經紀人業績,比負面思考的人遠遠高出88%,而負面思考者離職率是樂觀者的3倍以上。(註3

這三個例子揭露出:正向情緒和思考的培養、人際間正向互動的頻繁,不但是最有益身心健康的養身術,也會直接幫助到個人的成就動機和挫折容忍力。

現代人為什麼不快樂?

探討快樂之道之前,請先思考一個嚴重的問題:為什麼當代的年輕人有那麼多不快樂?

也許很多人會回答:因為現代年輕人要面對的壓力特別多,大環境的生存競爭越來越大。乍聽之下似乎有理,但深入細究卻不禁令人質疑:難道過去的壓力就比較少?難道過去的生存競爭就很容易?

相較而言,過去的升學壓力其實並不遜於現在(以前還要考初中呢!),過去農業社會的生存競爭也是看天吃飯、全年無休;所以,請摒除掉這些外在因素的理由,直視問題核心---即:現代的年輕人,面對壓力事件的解讀和因應模式,恐怕才是最重要的關鍵。

人類能在地球生存、進化至今,面對壓力、追求快樂絕對是先天的本能;壓力因應的能力或有先天的因素,或有後天的學習,但就像心理學經典的實驗--「習得的無助」(籠子裡被電擊到已放棄嘗試逃脫的小狗,就算換籠子而有機會停止被電擊,也選擇繼續放棄,甘願哀鳴地被電擊),明白地印證:許多年輕人的悲觀是從環境中習得的,尤其是成人們的言論和身教、大環境的傳媒和氛圍等因素,讓他們早就學會:缺乏自信、逃避壓力、對未來不抱希望,因而提早脆弱和悲觀。

樂觀可以是一種習慣

要找回快樂的本能,就得拆除許多外在的藩籬,克服許多內在的心理障礙,扭轉潛行已久的行為慣性,才能用新的「快樂公式」,去取代舊有的「不快樂公式」。在此簡單提供幾個「樂觀之道」:(更多的觀念和練習,請參閱遠流出版的「樂觀學習˙學習樂觀」一書)

.改變負向思考的迴路:當一個人長期習慣用負向態度來面對壓力和挫折時,悲觀的迴路於焉產生,負面的情緒會不斷鼓勵他繼續逃避問題,而長期一再強化的結果,就陷入一個不快樂迴圈的惡性循環中。建議遇到壓力和挫折時,學習坦然面對和分析,並勇於駁斥不合理的負面想法,進一步激勵既有的優勢和努力,善用正面的思考樂觀面對;倘能如此,負向思考的迴路才有可能慢慢被扭轉。

.培養長處和美德:長期處於負面的思維和情緒漩渦中,對自己一定很難滿意,對別人也是只有苛責,其主要關鍵在於:缺乏充分的自我瞭解和肯定;投射於未來人生目標,當然也是茫然地不知何去何從。建議重新檢視自己各種特質的長處和美德(例如:耐心、惜福),寫下來並重新珍愛自己的長處,在生活中好好地發揮。試著從正面的優點面豎立自信,讓當下的自信和美好,慢慢延伸到未來的意義和幸福。

.感恩與寬恕:自私或是怨懟的人,往往活在負面的情緒漩渦中,不願也不敢坦然面對過去,於是也就更難去敞開心胸、關懷他人,內心的不快樂是想必當然爾。建議首先要重新回顧自己的人生,再一次找出你過去生命中的貴人,用行動表達你的感激;再來,找出你始終無法釋懷或原諒的人,重新用對方的觀點、終極生命的角度看待當時的事,將懸在心上的怨恨,慢慢轉化為光明面的想法去寬恕他。從感激和寬恕中,讓禁錮的心靈可以重新得到救贖。

.品嚐樂趣:人類的感官接受器非常靈敏,所以要透過接收器獲得歡愉是很容易的,只是這樣的歡愉往往是短暫的,無法形成長時間的滿足,更無助於對過去、現在、或是未來的滿意度;要超越這樣的一時歡愉,建議要培養「品嚐樂趣」的生活習慣。樂趣也要成為習慣?是的!因為我們人類的歡愉滿足感很容易「報酬遞減」,唯有將自己喜歡的生活樂趣,化為生活的分段,錯落在生活的節奏之中,則快樂時時可得,生活主調也不受干擾。

.人際的熱絡:人是群居的動物,就算離群索居的人,生活中偶而可以「獨樂樂」一番,但長期而言,必然很難找到心靈的安定和歸屬,而過去很多的心理學研究也都證實了這一點,即:熱絡的人際互動有助於生活的滿意和快樂。外向、開朗的人容易交朋友,內向、悲觀的人則否,但這個慣性是可以打破的,因為反過來說,願意主動交朋友、和別人分享心情的人、也才比較容易傾向外向和開朗,形成一個良好的心情穩定循環系統。

.愛與奉獻:電影「心的方向」男主角在退休後頓時失去生活重心,再加上倚賴的妻子又心臟病發撒手人寰,更慘的是,正要結婚的獨生女也跟他翻臉,看來人生中的最大悲慘也莫過於此!他的心情反折點,就是從認養非洲小孩開始,「奉獻」的療癒力量可見一斑。奉獻的實際作法,除了當志工或固定捐款的方式外,建議也可以從生活中簡單的小事做起,主動打招呼、笑臉迎人、讚美他人,只要願意真心奉獻,則積少成多、聚沙成塔,心胸與視野因而開闊。

.破除迷思:迷思造成心理的障礙,迷思給了逃避的理由,許多心理學研究也證實:不快樂的迷思不破除是有礙快樂的!譬如:「空洞的讚美---因為沒有事實根據而空泛的稱讚對方,不但不能帶來快樂,反而流於虛情假意;「三歲定終生---佛洛依德的人格早期定調說法,容易全面性地否決個人的後天努力,也否決了人的一生都有可塑性;「貧賤夫妻百世哀---貧賤不是問題,問題是如何看待和處理貧賤(金錢),會哀的夫妻應該是沒共識的、常衝突的,有貧的也會有富的;「有健康才有快樂---沒有健康不見得就不快樂,重病的人反而會重新審視人生真諦,心情可能更昇華和豁達。

做一個正向的教育工作者

既然快樂是需要學習的,就更需要有人去示範,如果說大環境已經不利於青少年快樂的追求,那身為教育工作者的我們,更是責無旁貸。

教學上的知識傳遞是老師的基本職責,但多少都以升學為主要期待,不免過於偏重認知、技能的訓練,較忽略情意目標的心靈成長;畢竟,學生要有情感的投入,才能將知識內化並化為行動、和真實生活和未來結合,而透過正向鼓勵和互動的教學過程,師生的一同成長絕對是很可觀的。

企盼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和學生互動最多的導師和教官,可以親身試驗上述樂觀習慣的七點建議,從自身做起,並不吝與學生分享這樣的正向經驗,給學生一個最直接的身教示範;另外,我們也應該努力去塑造一個充滿正向關懷和互動的校園氛圍(這和賞罰分明的校規是不衝突的),鼓勵分享和奉獻,以抵抗那些只想八卦、搞笑、腥羶的次文化。

 

1Martin Seligman著,洪蘭譯(2003)。真實的快樂。遠流。p.81

2Malcolm Gladwell著,廖月娟譯(2009)。異數:超凡與平凡的界線在哪裡?時報。前言。

3商業周刊,第9742006724日出刊。
( 創作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iter1968&aid=3987337

 回應文章

海豚灣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感同身受
2010/06/16 15:45

這篇寫得真好,尤其您提到面對壓力事件的解讀和因應模式才是關鍵,這點我非常認同。

我也曾是輔導老師,在多年的輔導經驗裡,我深深地覺得,當我們陷入困境或是情緒低潮時,有時候只要一個〝轉念〞,就會讓我們有豁然開朗的感受。所以當我們無法改變環境時,就要改變我們的心境、改變我們詮釋世界的方式…。

所以凡事往正向角度思考,也許我們就可以從挫折中學習到:其實一切的磨練與打擊都是有意義的,它能幫助我們快速成長、脫胎換骨。


Ruru~憂傷與你同感,快樂比你開心!與你同吟苦樂,互為心情知己!
阿得老師(yiter1968) 於 2010-06-27 15:43 回覆:
謝謝你的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