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心理學家給「媽寶」的警示:過多不當的母愛和照顧就是「媽寶」的元兇!
2015/11/12 15:52:55瀏覽2675|回應0|推薦11


桃園高中 阿得老師

 

前陣子看鄭華娟的書,提到德國父母對於孩子教養的一些原則和堅持,積極培養孩子從小生活的自主和負責的態度,讓人非常佩服和讚嘆!對照於現在國內的「媽寶」一堆,大家皆感無力之際,剛好又翻到另一本翻譯自德文的好書:「韌性:挺過挫折壓力,走出低潮逆境的神秘力量」,很有見解和感觸,也解答一些德國民族性的答案。


看了許多心理學關於教養和溺愛的看法,想在此特別呼籲:請儘早培養孩子的韌性,不要再輸出「媽寶」了!這只會讓孩子更依賴、更懦弱,學校教得辛苦,社會也承擔很多相當嚴重的後遺症。


母愛當然是偉大的,但過多的、不當的母愛,反映的只是父母的過度焦慮,後果常常帶來的是更多的傷害!我來舉一些心理學研究做為具體警示,證明「媽寶」的產生,純粹是來自父母觀念上的錯誤迷思!


.全心照顧孩子有什麼不對?


2010年,多位美國心理學家檢視過去五十多年的兒童托育研究,總結了一個結論:母親在孩子年滿三歲之前就重返職場,較之媽媽全職照顧的孩子來說,在功課和行為方面,並不會比較容易出問題;甚至統計上還訝異地發現,職業婦女的孩子,比起家庭主婦的孩子,還更少有自我懷疑、恐慌症、和憂鬱症。(「韌性」一書p.232)


同樣的研究,在德國也獲得一樣的結果,辭掉工作想要全心照顧嬰兒的媽媽,一定會覺得這樣的照顧對孩子一定更好,但事實是:不一定!你全心全意的付出,有時候反而是過度的保護,長時間孩子只依附媽媽,反而學習不到社交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不然,請繼續看下面的舉例。


.媽媽們,請放鬆吧!


德國發展心理學家阿聶特(Lieselotte Ahnert),是研究德國公共托育的權威,在他一系列研究托嬰對兒童心理的影響,獲致的結論就是:媽媽們,請放鬆吧!媽媽時時刻刻的陪伴,並無法證明對孩子一定是好的,另一方面,托兒所的經驗,反而讓孩子學習提早與世界接軌。(「韌性」一書p.235)

 

合宜環境與妥適照顧的托兒所,正是孩子第一個接觸的外在世界,提早學習融入社群的適應過程,正可以幫助孩子減少日後的違規和犯罪行為。當然,用心的全職媽媽一樣可以塑造類似的接觸環境,讓孩子學習社會適應,只是犧牲了工作,還要更用心找來社會適應環境給孩子,倒不如把托育的責任就交給有心的托育單位!

 

.母愛是可以被取代的

 

許多心理學的個案研究都這證明了這個觀點:中非的艾維族部落,平均每個新生嬰兒要經過十四個褓母;六十多年前集中營倖存的孩子,無父無母在孤兒院共同生活和學習,經過六十年後的心理學家的追蹤訪視,個個都適應良好;在西藏或許多國家或種族因宗教或文化因素,將小孩送進類似修道院的機構過團體修道的生活,多數長大後也是過得很好的。(有些例子可參閱商周出版的「教養大不同」一書第八章)

 

再次強調,並非說母愛是可以隨時被取代,母子關係的緊密永遠都是最可貴的,但是當母親過世,或因特別因素父母的愛都被剝奪時,只要有適當的團體生活,是可以完全彌補孩子愛的需求,以及孩子的社會化學習,諷刺的是,有時反而做得比有母愛來得更好!甚至孩子更有韌性。

 

母親照顧得太好,孩子成為溫室花朵的機會就更大!

 

.規矩與紀律,單純的母愛教得來嗎?

 

在「虎媽的戰歌」一書裡,舉了猶太人及摩門教徒,因為宗教戒律或團體文化,而讓團體紀律的學習更為強勢,也促成猶太人和摩門教徒的團結和優秀!社會化歷程中,規矩與紀律都是透過團體生活習得的,父母要統包孩子的社會化歷程,會有一定的困難;當欠缺與他人的互動,或是不知要承擔違反紀律或規矩的後果,孩子會因此無法將規則內化,只會聽命於父母,對父母察言觀色,卻不知自己要承擔甚麼社會責任,當然就更依賴父母幫他為不良後果善後(擦屁股)了。


父母的諄諄教誨沒有用嗎?當然有用,尤其是幼兒階段一定有用;但當孩子慢慢長大到求學階段,他的學習會越來越多來自同儕,情緒的躁動也常常超越理性的自我約束,而複雜的社會規範學習,當然就是需要透過複雜的社會群體生活的過程。

 

引導孩子學習規矩與紀律,承擔後果,通常會是最有效的方法,但父母就是很難放心和放手!


.孩子要自己學習生活,父母請撤掉「保護傘」

 

「教養大不同」一書裡面舉了一個很好的例子:1898年出生的Williams James Sidis,從小就顯露了小天才的天分,六歲上學時一年內連跳六個年級,父母只好把他帶回家自己教,高中只念三個月,十一歲念哈佛,發表很有創意的數學論文。但從此以後,他就走下坡了!從小活在父母的羽翼下,大學後來勉強念完,家庭衝突劇烈,人生從來沒有任何突出的工作或表現。

 

Gladwell在他的「以小勝大」一書裡,說了一個很有意義的名詞「有益的困境」(desirable difficulty),當你把測驗題目故意弄得字又小又模糊,學生反而答題更高分,這足以說明:許多有障礙的、喪親的,人生表現反而更有成就!例如:45%大英百科中的名人,20歲以前喪父或喪母;歷史上67%的英國首相16歲前喪父或喪母。(不過,「不幸」並非我們想得那麼有益,很多時候更有害,但韌性的淬煉很多時候是來自於苦難,這是很容易理解的。關於創傷與韌性的關係可參閱「韌性」一書2-3 「在不幸中成長,是韌性嗎?」)

 

原來,我們為人父母,有時反而是孩子成功的絆腳石啊!讓孩子太順利,照顧太周到,孩子越平庸,甚至越無能! 

 

總而言之,父母的愛,就重要性來說,往往「質」勝過於「量」,給予過多的量就是溺愛,應該要注意適當的方法,理解責任賦予的重要性,更要重視因著不同年齡階段,所需要的社會群體適應和問題解決方法。

 

千萬不要讓父母的焦慮,無限延伸用愛來硬塞,孩子是生命經驗獨立的個體,不會只是父母生命的延伸,更不會是父母炫耀的工具!

 

說到底,「媽寶」的後果要大家一起扛,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註:圖片來自「城邦讀書花園」網站。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iter1968&aid=35457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