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4/06/02 16:18:27瀏覽978|回應0|推薦7 | |
在我粗淺的認知裡,腦科學一直到二十世紀的後期,才明顯地跨越學科的界線,提供更多佐證去驗證心智活動的機制和運作;要知道,過去我們所熟悉的心理學家:佛洛伊德、阿德勒、榮格,都是醫生出身,不也都是想要從生理上,去解決心智活動的問題?譬如:精神疾病。 作者謝伯讓任教於台大心理系,是國內知名的腦科學家,學經歷完整:台大生命科學學士、中正哲學碩士、美國達特茅斯心理與腦科學系博士、麻省理工學院腦與認知科學博士後研究,現在還是台大腦與意識實驗室主任;其相關學術著作豐富,腦科學相關科普文章也寫得很勤,這本書即是以兒童心智科學的專題為論述。 很幸運國內這方面的研究、論述和成果,也很能跟上國際趨勢;我們都知道,腦科學的研究設備、經費其實所費不貲,成效也許緩慢,卻關乎21世紀「腦科學」的關鍵時刻。譬如,以憂鬱症、失智症和帕金斯症來說,如果能夠透過腦科學在治療上有所突破,必然將是劃時代的創舉,台灣當然不該錯失這樣的機會。 關於0-15歲心智活動的12個關鍵問題,作者以相關腦科學的實徵研究,旁徵博引地解釋和印證,我讀得興趣盎然;也許我們很難真正理解那些大腦認知機制運作的細節,卻有機會可以破除偏見、摒除人云亦云、更新兒童心智的觀點,於教養、教育、醫療,都會很有幫助。 1.天生就有數感?----基礎認知能力 我們過去所學的皮亞傑理論已超過50年了,他很了不起地破除過去把小孩子認知能力當大人看待的謬誤,創立孩童認知發展四階段論,認定2歲前孩童是一塊白板,7歲前不具備邏輯能力! 但,上世紀七零年代後,新的孩童大腦實驗不斷挑戰這些觀點,並逐步修正,已確認的有:5個月大的嬰兒就有物體恆存和簡單的數量感;8個月大已有機率概念;12個月大則可進行邏輯推論;20個月大更有推論他人偏好的能力。 2.為何嬰兒喜歡盯著人臉看?----心智理論能力 科學家在測試孩童的心智理論能力時,最有名的就是用「聰明豆測試」(the Smarties task),驗證「他人可以擁有錯誤信念」的能力;進一步,心理學家還找出負責心智理論能力的大腦特定區域:「rTPJ 腦區」,位於右腦顳葉和頂葉的交界處,一旦去刺激該區,就會改變人類心智理論能力判斷結果,也就是一種判斷他人行為是否道德的能力。 一般認為五歲孩童才有這樣的能力,然後隨年齡增長逐步成熟,但實驗證實:心智理論能力是天生就帶來的,然後後天慢慢精進,孩童天生就愛看臉,因為他們擁有和成人一樣專門處理臉孔辨識的「梭狀迴臉孔區」以及專門處理景象的「海馬旁迴景象區」。 3.當你需要幫忙時,為何幼兒總會伸出援手?----道德判斷與利他行為能力 我們的道德判斷完全受到外在情境影響嗎?二戰納粹劊子手艾西曼只是一個服從權威執行命令的「平庸之惡」嗎?Milgram 的電擊實驗60%執行最大電壓是最好的印證嗎?Sheriff的分群對抗實驗完全證實「群體認同」:孩童自然而然喜歡自己的隊友;1968年美國愛荷華小學老師更大膽用班上學生實驗證實,說棕色眼珠比藍色眼珠聰明,歧視自動生成。 雖然孩童的善惡會受到外在指示、歸屬、從眾的影響:3個月大嬰兒喜歡看和自己同種族的臉;12個月大嬰兒比較喜歡和自己說相同語言的人;但,腦科學也確切證實:人類絕對有先天的性善傾向:18個月大孩童有70%會主動幫忙撿實驗者不小心掉落的曬衣夾,不管這樣的行為會不會有獎勵。 4.為何嬰兒喜歡你逗他玩?----行為理解推論與社交互動能力 很小的寶寶就會主動想參與人際互動,3個月幼兒和媽媽做互動,當媽媽表現出面無表情時,幼兒就會積極想要回復之前有表情的社交互動關係;一歲半的幼兒面前有兩盤食物,一盤是小魚餅乾另,一盤是花椰菜,當你在他面前表現出喜歡吃哪一盤,然後跟他要食物時,幼兒會知道你喜歡什麼然後拿給你。 一歲的幼兒也會引導你的注意力,並分享自己的關注與興趣,在所謂「三元共享式注意力」實驗裡,當成人刻意忽略某些物品(木偶、嬰兒、或完全不理會兩者),由於嬰兒的關注需求無法被滿足,會不斷的做出指物動作,這種手指物動作,就是在試圖引導大人的注意力,社交需求上,想分享自身的關注和興趣。 社交需求上,幼年時的安全感與良好社交經歷,有益心理健康發展,擁有良好親子關係的寶寶,在進行面無表情實驗時,他的皮質醇濃度比較低,這代表他們的壓力感受程度比較低。反之亦然。 5.孩子感到害怕,是先天帶來或後天習得?----行為反應與學習能力 先天、後天對行為和情緒的學習和影響,從19世紀末達爾文的演化論所主張的「先天論」,到20世紀初心理學行為主義的崛起,包括Pavlov的古典制約和Skinner的操作制約,強調的都是:行為是後天經驗的塑造。 兩者個說法都有影響,但,過度強調後天塑造是要謹慎的,教養上作者就建議要用「正向強化」與「負向懲罰」來管教,然後在處罰上要立即且確定,並注意體罰的幾個缺點:(1)成效短暫;(2)暴力合理化造成惡性循環;(3)產生情境規避與逃避類似情境;(4)孩子易出現效法的問題。 6.把孩子送進明星學校,為何不能保證升學順利?----基因對人類生理、心理與認知的影響 隨著研究方法的精進,目前傾向確認先天基因會影響學習:遺傳學家布洛明以全基因體關聯性研究,檢測學校成績和基因的關係,針對英國15歲中學生為研究對象,發現成績受基因影響的比例是60%,這在教養上有很大的意義:請尊重孩子的個體差異,順著孩子的天生個性去教養,融合了先天論和後天論,人類的氣質、學習能力,會隨時間與親子互動等環境因素而變化。 遺傳有超乎我們想像的影響,不只學習能力,人類表觀遺傳會將某些「記憶」傳給下一代或二代,譬如: 祖父在青春期以前歷經饑荒,他的孫子死於心血管疾病機率比較低; 祖父在青春期以前衣食無虞或飲食過量,他的孫子的罹患糖尿病機率比常人高4倍; 早抽菸的父親,他們的兒子在9歲時就明顯有肥胖的情況; 母親曾在懷孕時抽菸,會影響到胎兒的發展和成癮行為; 歷經911事件的孕婦他們的嬰兒在9個月大時比一般嬰兒更容易焦慮和帕森; 患有PTSD戰爭倖存者,他們的子孫壓力荷爾蒙皮質醇濃度比較高,也比較容易有精神疾病。 7.語言是先天帶來的能力?----語法與認知能力 反對行為主義完全後天觀點,認知學派認為語言完全更多是先天的能力,當然,這牽涉到語言學習的歷程和機制,慢慢地啟動這些能力,作者列出語言學習的三個階段來印證: 第一階段:找出語音中的重要音素和單字意義 這個階段,「只有透過與真人互動的方式,才會有效的增強幼兒對外語的音素區辨。由此可知,社會互動其實是幼兒音素學習和語言發展的關鍵要素。」(p.158) 第二階段:學會斷句與語音分割 「嬰兒花的比較長的時間在聆聽轉換機率較低的單字。這個實驗結果顯示,嬰兒可以區辨轉換機率高和轉換機率低的單字,而且比較喜歡轉換機率低的單字。這個現象可能就是因為他們已經抓到其中的統計規律:嬰兒可能發現這些轉換機率低的單字比較沒有熟悉感,導致他們願意花比較長的時間去聽這些比較新奇的單字。」(p.162) 第三階段:孩童可以推論語詞中的對象和意義 「人類的某些認知能力提供了一些[協助],才讓嬰兒可以合理的猜測或推論出語詞所指涉的對象和意義。」(p.164) 8.為何學習語言愈早愈好?----關鍵期神經可塑性對學習力的影響 學習語言必須把握最佳時機:1797法國南部庇里牛斯山發現一位年約10歲的野生男童,用四肢腳走路,撿拾樹果為食,也就是我們所稱的「狼人」或「高貴野蠻人」(noble savage),即使走入人群可以學習,語言和同理心有持續學習和進步,但,明顯已錯過關鍵期,成效有限。 支持學習關鍵期存在有很多證據:研究美國的亞洲移民發現,移民年齡越小,英文的語言能力越好;貓頭鷹寶寶在出生未滿60天內,耳朵用耳塞塞住、眼睛戴上稜鏡,移除後仍自動修正,可學會聽音辨位;小貓出生前三個月,對牠的其中一隻眼睛進行視覺剝奪,那麼視神經細胞就會對該眼所見的事物失去反應 另外,神經細胞的用進廢退亦可證明:1960年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研究老鼠,分別放在兩種鼠籠:「單調鼠籠」和「豪宅鼠籠」,結果顯示因為環境刺激的不同,住在豪宅屬龍的老鼠,腦中神經傳導物質的活性出現明顯變化,大腦皮質特定區域的厚度增加7%到10%,神經細胞的突觸也增加了20%。教養上的意義:學習需要多元刺激! 9.視覺發育也有學習關鍵期?----視覺與跨感官認知能力 人類出生五個月大嬰兒,就可以連結視覺與觸覺經驗,將觸覺感受轉化為視覺,選出正確物體,而且,透過麻省理工大學「光明計劃」團隊的研究,可以清楚指出:天生盲人即使恢復視力,之後後並無法轉換視覺與觸覺,至少是短時間內皆如此。 一項名為「旋轉小貓」(kitten carousel)視知覺研究,兩隻小貓在實驗室的移動旋轉平台上,一隻可以自由移動主動感知視覺,另一隻完全不能,經過數十個小時的視覺刺激,主動視覺的貓可以正確伸出貓長去碰觸眼前的物體、分辨懸崖、也能在物體快速靠近眼睛時趕緊閉眼;被動視覺的小貓完全做不到。 旋轉小貓在教養上的啟發:主動透過身體去探索環境,乃是正常視知覺發展的必要條件,所以,絕對不能讓幼兒長期被動的觀看電視和3C,沉浸於與真實世界隔離的籠牢裡。 10.為何三歲開始說謊?----關於說謊的心智理論與執行控制能力 對三歲的孩子而言,說謊已是常態,很多典型的測謊實驗「誘惑抵抗典範」,都證實孩童的說謊比例很普遍,甚至達八成以上,這中間牽涉到兩項重要的認知能力有關:「心智理論」與「執行控制」能力。 所謂的心智理論能力,就是擁有能夠知道他人的信念可能和自己的信念不同,孩子一旦明白他人的信念和自己不同,就可能會嘗試透過隱瞞真實訊息等方式,讓他讓人產生錯誤的信念,藉此來操弄他人,或達到自己的目的。這也是說謊能力的根據。 從腦科學來看,強化孩子的道德理解能力有三個方法: 第一.透過道德知識教育:在教育過程中強化孩子的道德理解判斷。 第二.透過結果演示:透過簡單的道德模範故事,強調說實話的正面結果;強調說實話的積極後果,可以促進兒童誠實面對自己的錯誤行為。 第三.透過觀察式學習: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可以為證,兒童會學習模仿攻擊玩偶的行為。 11.青少年的衝動叛逆,其實是為了降低社交風險?----「追求風險」與「感覺追尋」 青少年喜歡追求刺激和冒險,「不畏風險」的背後是其實是「感覺追尋」,也就是感覺體驗,這和多巴胺有很大關連。多巴胺開啟人類尋找愉悅的便利途徑:提供酬賞機制,鼓勵生物面對風險的演化,所有,風險在哪裡,多巴胺就在哪裡,譬如:雲霄飛車、高空彈跳、偷情、偷竊、賭博、恐怖電影。 青春期的容易衝動和叛逆,主因在於:這都是為了降低社交風險的行為!青少年容易受同儕影響,其生理證據:當青少年被告知有同儕正在觀看他,他的膚電反應會比較明顯,然後他們的背內側前額葉和獎勵中樞,也會在有同儕的時候特別活躍。故,建議利用同儕力量去引領青少年正面認同,用智慧化解人際衝突與憾事。 12.女孩的數理能力一定比男孩差嗎?----男女大腦結構差異與行為表現大不同 刻板印象讓我們容易以為哲學家都是男性,男女先天是有差別的,但不多!反而是不同社會經驗形塑大腦神經結構更大,「目前沒有任何證據可以支持[男女的行為差異是因為大腦差異所導致]。」,人類的腦與心智可能不是「非男即女」,社會文化偏見與刻板印象,更明顯影響男女行為表現差異。 諾貝爾物理獎和化學獎女性的得獎者很少,是結果,不是原因。心理學家曾找來127位生物、化學,以及物理領域的學校教師或研究員,請他們針對前來申請實驗室助理的候選學生進行評分。這些老師們被分成兩組,他們收到的候選學生資料檔案一模一樣,但是其中一組老師所看到的學生名字是男生的名字(例如John),另外 一組老師所看到的學生名字則是女生的名字(例如 Jennifer)。 收到學生資料後,老師就必須針對候選學生的能力進行評分,然後決定是否錄用、錄用後的薪水,以及願意花多少時間栽培學生。結果發現,儘管學生的客觀條件一模一樣,但是當學生資料上的名字是男性時,老師會認為他們的能力比較強,而且也比較願意錄用,錄用後也比較願意投入時間栽培。除此之外,老師也比較願意給擁有男性名字的學生較高的薪水。 #阿得的讀書會 |
|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