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人生難得,一定要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行走的樹」讀書筆記
2023/08/18 09:09:36瀏覽994|回應0|推薦6

每個人生都值得好好活,而且,只要認真活過的人,都會有很多精彩的人生故事可以分享,在故事裡,在時空交錯裡,許多人精彩地走完一生,留下了理念,和見證的年輪。

「行走的樹」就是一群有故事的人,在那個戒嚴肅殺的年代,氣氛沉悶,我們卻輕易就見證了懷抱著理想和浪漫的青年們,不願隨波逐流,用各種方式奮力衝撞那一層層的灰色迷霧。

1.欣賞認真活過的每個故事

看完這本書,我第一個強烈感想,先不談政治,跟思想保守背景也無關,而是:個人的好故事。走在那個時代的脈動裡,有理想的小人物要如何奮力活出自己的樣貌?故事裡有起伏跌宕,有喜喜怒哀樂,但更多是啟發;故事,就是我覺得這本書最有魅力的部分。

舉個例子:1964年認識的畫家李錫奇就是很悲慘的故事,見證那個時代的悲歌。住金門北山的李錫奇一家,1949年古寧頭之戰前夕躲避到金城的外婆家,卻倒楣地遇到一個逃兵的挾持,最後竟導致疼愛他的姐姐和外婆無端被射殺,而且,事後沒有任何賠償。

還有:李泰祥和許壽美的「搶婚」故事也很驚人,一對初始不被祝福的婚姻,小倆口仍奮力完婚在一起,卻在李去美國一趟後,大逆轉地,他移情別戀了;阿肥(丘延亮)了不起左派媽媽的故事;誤診截肢而跑去讀醫學的單槓;沉默寡言的畫家吳耀忠;被關在自己家「高砂鐵工廠」徵收成監獄的辜嚴碧霞、「大頭」陳映真......。

2.記取血跡斑斑的教訓

這本書,也就是起源於所謂「幼稚形式的組織」的一群左派「憤青」。也許,很多人不曾了解、也沒興趣了解在民國5、60年代,我們島嶼上曾經有過的反共、匪諜、白色恐怖、左派、讀書會、鄉土文學論戰......,許多思想起伏與震盪,制度的衝撞與壓制,肅殺已過,許多烈士早已不知魂歸何處。

一切可以歸因時代悲劇,但,我們不該忘記那些流過的鮮血和受到的教訓,而且,在那種動盪時代下的悲劇,其實受害者是不分族群與省籍的;「1947年的[228事件]是台灣人的痛,1949年的[太平輪事件]及[澎湖案]是外省人的痛,三者相加是國民黨的痛。三者相加是近代史的大悲痛」。(p.82)

3.悲劇人物要慎入婚姻是吧!

作者季季是這樣形容自己的婚姻:大陸正在文革,家裡也是文革現場。與一個時代悲劇人物的結合、生兩個小孩、糾葛、離婚、繼續糾葛......,狠狠教訓命運的力道,大概就是這本書讀來最「沉重」的部分吧!其代價就是賠上了作者一輩子的幸福和陰影。

她的前夫叫楊蔚,也是一位文筆很好的記者和作家,就丈夫角色來說,他的人生充滿了:賭博、欺騙、匪諜、革命、背叛、家暴、揮霍......很混亂的元素組合;說來,他也是戰亂下的悲劇人物,不敢面對真正的自己,一方面有明顯左派思想和共產黨背景;另一方面更涉及告密出賣好友。

這樣的成長和混亂,幾乎是遊走於雙面諜刀刃的危險邊緣,必定也是無法穩住自己的內心,如此要走入婚姻,可以預言,失敗的機率一定非常的高;然而,很無奈的,作者在闡述這個婚姻初始的形成時,也是模糊不清而衝動行事。

4.性格決定命運

什麼是性格?書裡對於楊蔚的性格、玩世不恭、有城府、情緒起伏、家暴等性格特質描寫很多;我印象很深刻的是,一段諷刺的「等待果陀」書寫很特別,藉存在主義嘲諷:「我放屁,是因為我不快樂」、「我活著,雖然我發現活著並不快樂」。

楊蔚內心相當烈士,但知行不合一,享樂主義,為己永遠多於為公,作者說他喜歡一本描述二次大戰的書叫:「大戰隨軍記」,裡面有一小段話是楊蔚愛不釋手的:「在攻擊時只有我們記者可以到甲板上去,我們是無用的人而又有特權,所以如果想死的話,我們可以有被射死的特權。」(p.195)

很矛盾,想法上是烈士,行動上不是,道道地地的賭徒,他岳父散盡家財以為是幫了一個有理想的青年,最後才知道那些錢,都被女婿拿去賭光了!甚至他還以要老婆生女兒來維繫婚姻,結果婚姻的結局卻是惡夢連連,作者下結論:「喜歡以謊言和夢想佐餐的男人」。

5.貴人相助,相信人性

其實楊蔚23-32歲被關了十年,出獄曾喪志到去自殺;沒死之後,是被恩人~「再生母親」:林海音,拉去當記者才重新振作;書裡這樣的貴人段落很令我感動,要知道的,在那個白色恐怖的年代,多數人都只想離這些思想犯遠一點是吧!

除了林海音,書裡也提到有名的作家朱西甯,他們一家人對作者,和對許多文人朋友們,都是非常熱情地幫忙或接濟,這讓我見識了那個年代的文人風範,不但不相輕,還有那麼多可歌可泣的溫情故事。

「行走的樹環抱年輪,行走的人直視人生」,也許,透過像季季這樣的好文筆,才能如此詳實記錄下來那一代文人「不足為外人道」的感人互動和互助,可以想像,這樣的人生,必然心裡會充滿許多的正能量吧!

6.推動命運的兩種輪子:大時代V.S.個人選擇

大時代當然是「大輪子」,決定個人的命運之力道,遠勝過個人選擇這個「小輪子」,尤其在那個思想禁閉、保密防諜的大環境,談左派,談共產主義,組讀書會,甚至談行動,都是很危險的;偏偏,我們在這本書裡看到的文人騷動,都與此些反動思想有關,於是關的關,殺的殺。

思想決定信念,信念產生行動,我們看到當年阿肥家客廳裡文青們的躁動;書裡也重現了1965年的那場一兩百人參加的文人盛會:康白家的「烤小牛之夜」。左派與反動,暗潮洶湧,很多大咖的文人、名人與會,連當時還有外交關係的日本其派駐台灣的實習外交官(外交豁免可以帶禁書進來),也涉入很深!

舉個楊蔚年輕時流亡逃難的小故事為例:一日他雙腳腫脹,在湖北山林裡的小村子借住農家,農婦大方邀請楊蔚留下來做女婿,過過小日子,但,他正滿腔熱血要去延安搞革命,也就逃跑了,「那時候年輕啊!一腔熱血想革命。革了半個中國,一下跑到共產黨那邊,一下跑到國民黨那邊,革他媽的命啊!」。(p.207)

這種大環境壓迫下,個人任何選擇都會影響一生,面對理想的堅持,誓死捍衛者不在少數,但,難關處處,不做烈士的我們如何自處?作者引用張愛玲當年從第1名變13名的「西風事件」可作為很好的參考,她說的那句名言:「要緊的是你被毀滅的時候怎麼保持你的風度」。

每個精彩的故事都可以帶來一個很好的體會,我在閱讀這本書過程,一下子想到龍應台的「大江大海」,一下子想到齊邦媛的「巨流河」,人生走過的年輪可以檢驗,可以學習,可以記取教訓,再難過的坎還是會過去,前人並不憔悴,我們也要繼續保有這樣的理想和熱血才是!

#阿得的讀書會

#行走的樹

( 創作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iter1968&aid=179768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