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3/10/06 21:15:02瀏覽1817|回應4|推薦8 | |
作者:洪子如April,網路書店介紹這本書的一句話:「一位多重情緒障礙患者的孤獨」,孤獨的障礙......觸動了我,也吸引我躍進入了這本書的文字與情感,更喚起我過去在輔導室無數關於陪伴憂鬱症、躁鬱症和PTSD個案的種種回憶。 剛好昨晚才跟我的讀書會夥伴分享,我從不在諮商時,跟個案說「我了解你的感受」這句話;我何德何能能完全了解、感受、掌握個案的種種經歷、淒慘和情緒呢?前一陣子,我翻了一本書:「穿別人的鞋」,也在講同理和同情----穿別人鞋子?多好的比喻! 「或許我們都要走過那些悲傷,才會理解那些悲傷」,書的封面的一行側標字,正說明同理的難處。輔導者幾乎都不可能感受、複製個案的完整經驗,更何況一般人?就像:被下藥強暴帶來的創傷,怎麼理解?尤其他人的各種奇怪回應,即使是出於好心的,往往帶給個案更多的二次、三次......傷害。 這也是我喜歡「生命書寫」的緣故,讓案主咀嚼過的文字,一字一字地,完整呈現患者、受害者的所有,我們看見事件、情緒、複雜的種種,沒有評價,沒有同情,只是認真的知道,然後靜靜地,讓情緒跟著流動就好!視野不一樣了,理解也會跟著不一樣,這就是最好的陪伴和去污名化了! 給勇敢做自己、宣揚正確觀念的April一個真心的喝采,去他的污名,那些無知鬼,滾! #精神疾病去污名化 「社會對於正常的定義非常狹隘,將『正常』打造成狹小的牢籠,硬是把每個人都先關了進去,教導他掩蓋真實的自我,強迫他成為『正常』的模樣。如果不順從,社會還有另一個噁心的監獄,叫做『精神病院』。」(p.70) 「每當我把發病的所見所聞記下來,將我的絕望、思想、期待寫下來,都會被社群網站撤文下架,於是我更加確定『精神疾病去污名化』的必要,因為就是有人不願相信,世界上有一個族群只能以這種觀點看待事情;就是有人認為日常生活中的精神疾病不好談論,才讓這個族群感到如此孤單。」(p.191) 網路的訊息流很可怕,也製造了許多刻意的或非刻意的酸民,只會站在自己有限的已知,去評斷無限可能的事件、情緒和影響,不要說沒有同理心和同情心,連基本的人權意識、性別意識、身體自主權、公私領域界線......等,都不懂得尊重,這何嘗不是我們整體教育的失敗?! 「面對嘲諷我的酸民,我好幾天沒睡,不斷回覆他們的攻擊,卻沒有辦法講清楚自己PTSD的原因。除了因為那是我的隱私,我也沒有把握說出來之後能否承受任何一點回應,那對我來說太沉重了。」(p.75) #同理心 很喜歡作者用柏拉圖的「洞穴囚徒」比喻同理心: 「設想在黑暗的洞穴中,有一群手腳被束縛的囚徒,以及一把火,他們自小待在那裡不能轉頭,只能看見面前的岩壁。洞穴中還有一些木偶,藉由火把的光,囚徒可以看見木偶映在石壁上的陰影,但看不見木偶本身。他們從小就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木偶反應在岩壁上的陰影,讓囚徒自然地認為木偶影子是唯一真實的事物。如果他們當中有人碰巧獲釋,轉過頭來看到了火光與木偶,他最初會感到困惑,他的眼睛會感到痛苦,他甚至會認為木偶的影子比木偶更真實」(p.235) 「影子」對比於「真實」,恰似「他人的理解」對比於「自己的真實」,我們的真實,不過是他人眼裡虛幻的影子,沒有親身去觸摸、去感受,都是影子,都是虛幻,所以: 「唯一能夠解套每個人的『真實』就是『同理心』,『更完整的真實』需要仰賴他人的求證,沒有同理心就感覺不到真實,更精準來說,如果沒有足夠的同理心,就沒有足夠的真實。」(p.237) 所以,謝謝作者那麼勇敢、用心、願意分享內在所有的真實,唯有所有的真實呈現,真正的同理,才有可能。 #正視精神疾病 我知道我們多數人都接觸過憂鬱症,但每個人僅僅依據自己的有限認知,去建構自己對精神疾病的理解,然後就貼標籤;其實是很危險也很可悲的,就像綜藝節目上吳宗憲說的:「憂鬱症是不知足」,完全的偏頗和自以為是。書裡作者對憂鬱症有很多質性描述,很傳神,譬如這個: 「憂鬱症像是被困在一個沒有門的房間,外面的人著急喊著要妳趕快出來,但沒有任何工具可以幫助妳逃脫。努力沒有用。發病的當下,病裡面的人與病外面的人處在完全不同的認知狀態,除非願意想像,不然再多的溝通只會更傷人。」(p.162) 至於躁鬱症的樣貌: 「我像是一隻激動的狗在人們面前狂吠,他們聽不懂我的語言,因此想藉由我的行為而理解我,卻不知道我是完全沒辦法控制我的行為和言語的。」、「躁鬱症讓愛自己變成很難的事」、「躁鬱症時我所顯露的行為都是我性格的反向。」 (p.222) 然後,這個是影響作者巨大的PTSD--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時間軸時拉長PTSD的傷口,像是一條沒有盡頭的鞭炮,在某處被不明的原因點燃,永遠來不及反應就被炸得全身傷。所以對我來說,最接近光的希望,一直都是死亡。」(p.62) #精神疾病治療 精神醫學源於西方,有時人云亦云,有時模糊不清,但至少西醫極力在病徵上作「因-果」傾向的解釋和治療模式,很具體,如: 「醫生一次極為為耐心的解釋後,覺得自己果然就只是個普通人類,活在各式各樣的理論裡,[典型的雙相情緒障礙]、[過度補償作用]等,對於自己的每個行為都能夠被解釋,我感到平凡又安慰」(p.87) 然後是在心理問題的層面上,你可以找心理治療專業人員,積極而勇敢的作為: 「如果你決定開始談自己的傷痛,請一定要找你信任的人或是愛你的人在身邊,重組和表達說出口的過程,很像是要更換貼在結痂傷口上的ok繃,在撕下的過程中你一定會流血,......你會痛到懷疑自己為什麼要重新撕開、是否做錯了決定,好像連你原本建立的堅強都全面崩解,但其實這是一條辛苦且必經的復原過程......」(p.166) 用藥,是作者很堅定支持的部分,從病患當事人的視角來陳述,很值得一讀: 「我不覺得依賴藥物有什麼問題,覺得有問題的是那些認為[吃精神科藥物不好]的人,這大概就是精神疾病被污名化很大的成份。」(p.99) 「如果無法靠自己調節生活狀態,我個人支持藥物控制,在醫生的建議下,找到適合你的藥物,再用時間去慢慢適應所有的副作用......先解決當下的情緒問題,等到穩定了,有時間嘗試調藥,再慢慢改變。」(p.99) #躁動的愛情 我自己在輔導室的經驗裡,對於躁鬱症孩子的愛情,普遍有擔心;實務上,他們很容易尋求愛情的倚靠,然後黏膩,然後炸裂,然後反覆,牽扯不清的愛情糾葛,往往讓疾病更加難以處理。不過,這邊所講的「躁鬱+愛情」的愛情觀,個別差異還是很大的。來看看作者的呈現: 「萬一自己不夠好呢」這篇有一段反省的話很好:「我還是決定在我認定的珍貴感情裡,不做自己,也不用全然地誠實透明,努力用美好的那一面與伴侶相處......」。(p.138) 然後作者用自己改寫版本的「愛的真諦」來闡述愛的寫實面:「愛是不用忍耐,不用包容,不用盼望,盡量放縱嫉妒之心直到無趣,盡量計算人的惡直到無聊,如果你過度期待與憧憬,愛絕對有終點,只相信自己,只相信自己。」(p.139) #精神疾病的陪伴 陪伴與問候很容易尷尬,更容易過猶不及,當事人自尊心敏感,陪伴著容易評價,所以,看作者舉例:「對憂鬱症患者最溫柔的一句問候:『你最近睡得好嗎?』,回答的時候差點哭了出來,像是忍了好久,終於有人知道,你連睡覺都難」。(p.65) 或是,一句當事人最可以接受的關心話語「我希望妳能過得開心」。(p.166) 還有,不要對病患說「加油」,真的是地雷對話第一名。其實,關心的方式很多,即使當事人言語的解讀很可怕,但替他們想,正如作者說的:「或許我真正想要的是被正常對待」(p.182),所以,把病患當正常人開個玩笑、約出去走走、吃飯看電影,都是很正常化的陪伴方式。 #憂鬱症的自殺意念 這一題應該是所有心輔老師的心頭重擔,尤其重度憂鬱症患者的自殺意念通常很強烈,所以,如何啟動家庭人際的支持系統是第一步,然後才有從病理的、心理的、社會的相關處遇方式,但記得,必須一步一步來,不要一開始就講人世間偉大的意義和愛,那反而是一種危險的壓迫: 「憂鬱症的症狀之一是會失去所有對事物原有的熱情,只對死亡有興趣。」(p.163) 「無論是哪種精神疾病的患者,我們只要選擇繼續活著,就一定會被這些求好心切的建議傷害,畢竟我們的人生目的只是想要舒服一點,在求生的時刻,那些遠大抱負皆與自己無關。」(p.182) 你可以看看下面這一段,病患的內心對於死亡的想法並不是畏懼,是解脫,所以,陪伴或話語的引導上要特別明瞭和注意: 「人就是這樣,面對死亡總會寬容起來,可能是信仰或是社會習俗,大家要你尊敬死者,但偏偏,人們對活人是這麼嚴苛。」(p.200) #精神疾病患者的自我疼惜 我要引用「不完美的我,也是最好的自己」這本書的話作為結語,對於修補脆弱的、黑暗的心理可以很有幫助,重點在儘量忽略人際上的壓迫和比較,「我們本能上會根據比較結果及自己無能為力的特質,來界定自己的等級。」,自尊心的壓迫就是由此而來,身心疾病者的退縮就是如此。 所以: 「自尊必須建立在完全接受自己的異常,並清楚自己有能力為異常的自己做出正確的決定,至於別人愛怎麼想,那些想法又有多限制你,都無需理會」。 「無需浪費時間與那些不懂還愛挑你毛病的人爭辯。真正在乎你的人不會理會你的缺陷,至於沒辦法體諒的人,就叫他們去吃屎吧!」。 最後,附上作者的YT影片供參考: 新聞挖挖哇: https://youtu.be/DKj85tMgqcA?si=Y4_AW4EnaiLgeR8G https://youtu.be/L1VZDBa3Oog?si=pmBCO_ejXN8qSg2a 談metoo: https://youtu.be/vJOcIPbKdqA?si=naImVWXncRmrIjSQ #阿得的讀書會 #大人的心理素質課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