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喪親的沉重打擊就是先剝你一層皮,然後才慢慢長出新的皮:「悲.慧.生死書」讀書筆記
2023/08/07 13:43:34瀏覽1459|回應1|推薦11

這是一本可以用「痛徹心扉」和「撕心裂肺」來形容作者寫作的心境,白髮人送黑髮人啊!最是人間的悲劇;但,如果你以為作者只是在泣訴悲情,那又太小看了作者王溢嘉;從大學起我一路看他的「心靈雜誌」和一系列著作,博學、視野與格局都非常開闊的。

沒錯,特別是喪子之痛,一定是痛苦萬分的,我認為恰恰可以用「錐心之痛」來形容--直接拿錐子刺心臟,一輩子的傷痛和傷疤;但,無論如何,逝者已矣,生者又何辜?路還是得走下去!要怎麼走?心態如何轉化?死亡是何樣貌?該如何面對?

作者就用這本書的叨叨絮絮,36章的自我對話,來引導這樣的療癒之路,療癒他自己,也療癒我們;畢竟,我們逃避「死亡」太久了,從原始部落時代的密切對待死亡,可以看出人類早期不是這樣的;死亡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恰如春夏秋冬的季節轉換,回歸自然,尊重造化。

一.沉重而勉力地走過死亡幽谷

「老天用惡運來折磨我,我就用『在餘生裡多一點善』來對抗它、回報它,以善制惡,這樣我才能戰勝苦難、擺脫苦難,進而超越苦難。」(p.8)

開頭是寫這本書緣起的說明,作者王溢嘉先生我是很熟悉的,但他的兒子王谷神我卻是完全的陌生,直到看這本書,我才知道他在大學和研究所念的是地質,卻因為動畫的興趣而留學美國專攻,其作品已是得過大獎肯定的,因為心肌梗塞,蓄勢待發的人生在44歲時嘎然而止。

二.「悲傷五階段」豈能道盡喪子的痛楚?

「不是人生沒有價值、生命沒有意義,而是我以前想得太天真,生活過得太平順。經此劫難後,我必須重新賦予他們更經得起考驗的價值與意義。不只是我的,更包括谷神生前、死後,生命的價值與意義。」(p.23)

就像喪禮過程的冗長和繁雜,都是對喪親家屬的安撫和麻痺,喪子的痛,要轉移要轉化沒有想像中容易,理性思考無法化解感性的崩潰,這是人之常情;即使我們也知道,災難可以是嚴厲的老師,棒喝的效果可以先破壞再建設,可以了悟,但誰願意先剝一層皮呢?

三.要「死而無憾」,先「不虛此生」吧!

「從他的師長、同業、同學、好友對他的緬懷裡,又讓我們看到了谷神很多的優點、努力與精彩人生,他雖然短命而死,但也是不虛此生,可以死而無憾了!這也讓我們在傷心之餘,得到很大的安慰。」(p.31)

一般父母對孩子的看法,很容易有自己的主觀和期待,更誇張的,是操控孩子來滿足自己的榮耀;這種父母的偏差和扭曲,在孩子突然過世的打擊裡,最能了悟,最會驚醒,原來,人生是孩子的,你看:蓋棺論定的是誰的一生?對教養的啟發,死亡,絕對是嚴厲的好老師。

四.死神面前,唯有謙卑,唯有虛心

「也許是上蒼認為我太自不量力、太自鳴得意了,所以伸手一個撥弄,就讓我那自以為是的幸福在瞬間瓦解」、「與其說是上蒼想懲罰我,不如說在提醒我:生命何其脆弱,我的幸福又何其空幻。」(p.33)

面對突如其來的喪子打擊,承認自大,承認虛妄,是作者最深切的自我檢討,「每個人的人生就是他的作品。我希望在有了苦難襯底後,我往後的人生能活得比以前更深刻一點;如果還有幸福,那也將會是比較深刻的幸福」,所以,作者發願把這份體會後的善念,推己及人,從寫這本書開啟。

五.悲憫眾生

「兒子的驟然離世讓我悲傷,女兒著作的受矚目讓我欣慰。悲傷與快樂都出自我內心,我怎能對它們有差別心?」(p.48)

用重新理解弘一大師的「悲欣交集」:悲憫眾生、喜獲重生,來看待谷神的死,「我應該為自己,還有所有活著的人依然『受五道中種種身苦心苦』感到悲憫,並對谷神已經脫離這些苦難、免除各種煩惱感到欣慰。」,那麼,作者自覺自己還有很多可以奉獻的事可以做,又怎能陷於悲傷中不振作呢?

六.生命與愛的延續

「谷神雖然離開了,但他貯存在那兩個隨身碟裡的內心世界,正默默地等待『被看見』,我可能是最有資格的人選。」(p.61)

從兒子留下的東西,他的所思、所言、所為、所夢,作者一點一滴慢慢地拼湊出其真實樣貌,有些作品,或是愛,或是精神,可以延伸,可以留在人間有所助益;這種「愛的延續」,可以說是喪親者最好的精神寄託,也是很可以盡力的方向。

七.讓尼采幫你走出傷痛

「關於死亡,走的人未必痛苦。生命的逆境,考驗的往往是活著的人。」(p.63)(飽受病痛折磨的陳文茜安慰作者的話)

作者引用尼采的三句名言,作為療癒傷痛、產生力量、自我勉勵的三階段:

1.「受苦的人沒有悲觀的權利」~不再糾纏、掙脫苦難;

2.「那些殺不死我的,都將使我變得更堅強」~產生力量、付諸行動;

3.「知道自己為何而活,那就可以忍受任何生活」~堅定信念、戰勝苦難;

八.死亡,重新珍視一個人的生命歷程

「他雖然活的比多數人短暫,但卻比多數人有著更多采多姿的生活、更豐富多樣的人格樣貌,即使有再多的不捨我還是應該為此感到欣慰。」(p.83)

當作者不斷勉勵自己不再費心去追問「為什麼」、「早知如果」,也就更能坦然接受兒子的死,進一步反而重新認識自己的孩子;從許多的師長、同事、同學、朋友回饋,或是遺物的資料夾裡,越是認識,越覺得:至少,他也是過了還不錯的一生啊!

九.從同病相憐到「同憂相救」

「一個人突然失去所愛,不僅會讓他悲痛不捨,更有整個人生在剎那間崩解的失魂落魄感,他需要的不只是慰藉,還需要有能夠重建人生的說法和做法。這是最能打動他的就是『同是天涯斷腸人』的經驗。」(p.99)

在作者如此悲痛的心情裡,眾多親朋好友捎來慰問是必然的,但最能安慰的,絕對是那些有同病相憐背景的故事,譬如包括黃春明那很有名、很感人的「國峻不回來吃飯」,同樣的脈絡,同理的情感,相濡以沫,而能產生所謂「同憂相救」的力道。

十.至少他們認真追求過夢想

「很多讓夢想成真的過來人都說,他們人生中最刺激、最美好、也最值得懷念的時刻,並非夢想終於獲得實踐的時候;而是在追逐夢想,前途未卜,卻能為想要實現夢想而奮力拼搏的那段時間、那個過程。」(p.108)

天下的父母,面對孩子追求夢想的不確定性,或追求生活的刺激,都會充滿擔憂,作者引用齊克果的話:「真愛的背後,必然隱含著憂慮」來紓解心情、安慰人們:這就是人生常態,憂慮是必然的;但,「一個渴望飛翔的人,是無法滿足於爬行的」,你又能如何?畢竟那是他們自己的人生,該放手就是要放手。

十一.另一種方式的存在

「一個人在生前有傑出的表現,死後能受人懷念、談論,就是『以另一種方式繼續存在』的最明確方式。」(p.130)

作者所相信的靈魂並非死後存在的「靈體」,而是「另一種方式」的活著,呼應古人的期勉,即所謂的「立德、立功、立言」,這是個人的生命能量、感覺和渴望在生命歷程中的傑出表現,就是他的靈魂在生前所做的一切,讓他在死後能以另一種方式繼續存在。肉體歲已死,嘉德懿行遺愛人間,也產生正面能量。

十二.每張照片都是活在當下的見證

「我對『活在當下』的一個新的理解:全神貫注、渾然忘時地去體會當下的人事與感受,不要有過去和未來的任何牽絆」(p.151)

作者回想幾次到羅東林場的畫面,有父母尚在的三代同遊,有父母不在的小家庭出遊,而今兒子不在的悵然,應該更會睹物生悲吧!不過,每張照片卻也都是印證曾經有過美好的當下,那些美好的剎那,雖已化為消失的回憶,但的的確確是獨一無二的、空前絕後的美好啊!

十三.生命沒有完美與否,都是值得欣賞的

「在面對谷神殘缺的生命、還有殘缺的作品時,我看到了其中的留白之美、侘寂之美與物哀之美。」(p 152)

任何看到作者兒子的草圖、手稿或作品,大概都會覺得「如果再給他多活幾年不得了啊......」,世俗觀點就是:人生要先填滿再講圓滿,而未能體會留白之美!作者特別推崇「侘寂美學」,比留白美學更進一步:接納殘缺、破碎、粗糙、枯萎、傷疤、貧瘠......,從中欣賞那種美。其實沒有殘缺,每個生命歷程都是獨立而完好的美。

十四.苦難的恩典

「我在遭此苦難、披露苦難後,得到很多認識與不認識者的關懷,讓我銘感在心,也使我超越了自我,而覺得應該將自己的感受與思考所得捐獻出來,與大家共享。也許,這就是我對兒子的死亡與自己遭受的苦難所能賦予的特殊意義,也是苦難給我的恩典。」(p.166)

作者從耶穌的「背起十字架」承擔世人的苦難談起,到佛教的「苦集滅道」四聖諦,到「意義治療法」的弗蘭克,一再明確描述苦難的意義是恩典,給世人更多的貢獻和奉獻,這也就是失敗、挫折、苦難的意義:更新意義!帶來意義!就像作者舉的例子:晚年被關節炎所苦,手關節已變形到必須把畫筆綁在手上繼續作畫的雷諾瓦,他說得很傳神:「痛苦會過去,美會留下來」。

十五.請對身體每個器官慈悲

「將身體視為神聖,好好善待它,讓它不僅健康、硬朗,而且莊嚴、乾淨、清爽得像你生命的神殿。」(p.174)

年輕時候日夜顛倒的脫軌,也許我們覺得撐一下就過去了,但為何這次谷神沒「撐」過去呢?難怪作者沉痛的說:「不要把身體視為只是為我們服務、供我們使喚的驢馬牲口」、「身體的每一部分、每一個器官都跟你的自我無異,與其他眾生一樣,也都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喜怒哀樂」、「我們應該像對待家人般,學習去傾聽各個器官的心聲,了解它們的看法,」至少,還活著的我們,要牢牢記住這樣的呼籲啊!

十六.悲傷讓小天使的蠟燭總是點不亮

「你無法阻止悲傷之鳥從你頭上飛過,但你可以不讓牠在你的髮間築巢。」(p 182)(瑞典諺語)

過世的女兒在天上當小天使,卻因為爸爸每天的流淚,害得她小蠟燭總是點不亮!小故事告訴我們:不管多麼悲傷,都應適可而止,生活還是要過下去。作者用自身經驗驗證了心理學的研究:要減少悲傷最有效的方法是:從事各種活動,一方面可以分心;另一方面重拾生活重心。

十七.親子間最需要的交心是:傾聽與傾訴

「深刻的自我揭露會讓人感到不自在,所以最好能安排一個不受打擾的時間和場所,可以讓兩人心無旁騖的交談(切記邊看電視邊談話)。」(p.210)

作者回顧過去和兒子的溝通和交心,總有很多的遺憾,自嘆:再怎麼努力,再怎麼聽、怎麼說,也無法完全了解谷神的內心世界,也無法改變他最後的命運。於是懺悔:「我們父子以前很少獨處,彼此交談也很少超過五分鐘。」我看到此心有戚戚焉!我們都受到傳統父親角色的困擾,父與子之間總是有隔閡,如何才能化解?就是回到基本溝通原則:先傾聽、再傾訴。

十八.從去除自我觀點體會慈悲

「認為每個生命在不同範疇裡的長度、寬度、深度與高度,沒有本質上的差別,那才是真正的「慈悲」。」(p.211)

作者藉由對於兒子「短命早死」的羞愧和憤恨之覺察,從而體認和勸告:生命是不需要比較,不只眾人平等,也眾事平等、眾念平等,衍生出所謂的「慈悲心」:自覺與他人同體共生,對他人的苦難感同身受,想要為他人減少苦痛。這也就是多數宗教的終極目標之一:不需迷失於狹隘的生命長短、功成名就和他人眼光中。

十九.每天都是生命的最後一天

「想到自己可能隨時會死亡,就更懂得珍惜有限的生命,不再浪費時間去追逐稍縱即逝的浮華與虛榮。」(p.227)

思考谷神的最後一天、最後一景,都會陷入一種迷思:誰知道哪一天是最後一天?作者從史懷哲到賈伯斯來反思,由此,眼光聚焦馬上會跟著改變,本來在意的、追求的,突然也沒那麼重要是吧!?「做一個真正自由的人,不受外界迷惑與左右,珍惜當下,堅定心志去做自己想要做、值得做的事,才是我對生命的真愛,也是谷神留給我的珍貴禮物。」

二十.再老,也要天天有事做

「重要的並非生命的長短,而是要為自己的生命能量找到可以投注的對象,賦予生命某些特別的意義。」(p.237)

既然生命意義不在於長短,那不管多老也要好好活出意義。作者舉知名的摩西奶奶為例,近80歲才開始畫畫,一夕爆紅,100歲也還是單純作畫;她之所以能那麼長壽,除了遺傳和保養之外,天天有事做、有事忙是重要關鍵。作者列出三個老年有事做的指標供參考:1.有人可以愛;2.有事可以做;3.有理想可以追尋。

廿一.人生紮實,但保留彈性

「認真思考自己對死亡的憧憬,並熱情擁抱,死神可能會皺起眉頭,退避三舍,結果就讓你活得更久。」(p.)

很喜歡作者說的「五個一年計畫」,其意義就50+下半場人生觀之,意義遠勝過「三個五年計畫」;因為,誰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會先到呢?要不避諱和畏懼死亡威脅,以積極而有彈性的態度,邁向後半段的人生,如此,反而可能活得更久,至少,也會活得更好吧!

廿二.死亡嚴師,打通人生觀的任督二脈

「要像你明天就會死一般生活,也要像你能永遠活著般學習。」(p.274)

作者以「一朝風雨」與「萬古長空」來形容生與死,並非是零與一的對立,而是並存的事實;正如死亡同時是威脅,也同時是鼓勵。作者提到在耶路撒冷城外的猶太人墓園和阿拉伯人墓園,兩邊相對望著,生前你爭我奪,但靜靜躺下時相對已無言;殘酷的是,活著的人仍然學不會,繼續仇恨和報復。所以,能活著,要好好學習,要好好拓展觀點,這是死亡帶來的謙卑和學習。

廿三.死神的早到與遲到

「更妙的是,每個人其實都是不想死的,當你對自己會怎麼死想得很深入時,你同時會對如何避免自己那樣死提高警覺,而避開各種危險因子,結果反而不會那樣死。」(p.247)

很喜歡作者用許多的小故事,來反思和印證死亡議題的觀點,譬如齊白石,以為算命斷言75陽壽,結果因此充分準備,願意慷慨赴死,卻反而活到九十幾歲;又譬如曹又方,56歲卵巢癌以為快死了,辦了生前告別式準備好好等死,結果活到67歲,而且是死於心肌梗塞。故作者歸納看法:當你和死亡保持親密關係,積極參與自己的死亡時,死神有時反而退避三舍,讓你的人生變得更長呢!

#阿得的讀書會

#悲慧生死書

#王溢嘉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iter1968&aid=179729040

 回應文章

甜水窩蜂鳥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3/08/08 04:09

感覺台灣近年來敢於談死亡的部落客、直播主或是作者,越來越多,這是可喜的現象. 拒談,並不表示死亡會遠離,學著認識死亡,當它近逼時,才有不被擊垮的準備。

謝謝分享!


阿得老師(yiter1968) 於 2023-09-22 09:16 回覆:
真的是如此,謝謝您的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