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見識了韓劇的「文化台積電」威力:然後在「25,21」裡感受那些個人與時代必定的連動......
2022/12/17 09:52:53瀏覽1997|回應0|推薦15

因為生活很緊湊、很規律,即使常聽到別人推薦一堆韓劇有多麼好看,我也是敬謝不敏,偏偏這次還是躲不掉!因為讀書會要討論「從[25,21]看韓國破產歷史」,只好發狠一個禮拜內16集看完。

好不好看?對看了不少台劇、陸劇的我來說,[25,21]雖只是隨意的抽樣,但以時裝劇來說,是毫無疑問完全地勝出!台灣喜歡拿台積電的稱霸驕傲,卻不知韓國這種影劇文化產業的威力,可以抵過好幾個台積電呢!

不過,我的讀書會的厲害,倒不在分析這個戲劇產業的現狀啦!而是,這齣韓劇的政治經濟背景的演變,關於97金融風暴的教訓,帶給韓國,甚至是我們台灣,很多的意義和學習,25年後,而今回顧,有何用處?可以更精進什麼?

因為是用讀書寫筆記做功課的精神在看劇,我把自己比較有感的部分紀錄下來,也許是某個金句或畫面,讓以後可以再次複習和讚嘆一下自己曾經的認真追劇;所以說韓劇啊!真的是一條不歸路!(以下有劇透請自行斟酌跳過喔!)

一.失敗是追逐夢想的必經之路

讀書會夥伴很用功課幫我們上了一堂韓國近代史,從政府獨裁政權,到經濟上置之死地而後生,襯托的是國際經濟現實的變化,譬如:OECD、IMF、亞洲四小龍和四小虎的演變等,看出韓國產業發展和形式,跟台灣是很不一樣的。

劇情安排很巧妙,也是從挫折、失敗揭開序幕,一方面女主羅希度的15歲女兒想放棄芭蕾舞,然後倒帶回顧媽媽當年一開始擊劍熱愛的挫折;另一方面男主白易辰的父親公司倒閉,公子哥兒只能落魄變身打工仔。

二.從懷舊裡看見復原力

劇裡出現的BBCALL、BBS 、大台遊戲機、小手機和摺疊手機的出現,甚至是校園裡的體罰,無分韓國台灣,都是六、七年級生成長過程的回憶,但對我這個五年級生來說,就不那麼復古了,因為那些背景都已是我出社會工作之後啦!

懷舊的目的,不是歌頌舊時的美好,而是正如同劇裡每一個角色一樣:每一個人都有夢,然後勇敢追夢,韓國97年的經濟陷落,從後面結果來看不啻為先蹲後跳的復原力;而個人上最能呼應的不屈不撓,就是女主的擊劍之夢,和男主的記者之夢。

三.但時代的巨輪誰也阻擋不了

第一集裡面最顯目的金句,就是:「奪走你夢想的並不是我,是時代」,男主家裡的破產和一連串的挫折,卻遇到很有衝勁、活潑有勁的女主,預言了兩人的互補和適配,卻又隱含著一種淡淡的憂愁。

男主父親的債主上門討債,大聲哭喊:「你晚上睡得著嗎?」,男主回應:「我會一直記住你們的痛苦,無論什麼時候我都不會感到幸福的!」,雖然有點灑狗血,但那種個人對抗時代巨輪的無助,一覽無遺!

2001男主當上記者後,遇到紐約911事件,被立刻派去美國報導,見證了所謂的「人間地獄」,男主因此帶著創傷,由此感情也蒙上了陰影,注定了某種的悲觀的結局,時代巨輪對渺小的個人而言,再次發揮了威力。

四.無論再苦,幸福還是可以創造的

悲苦的男主,遇到了天真的女主,後者拉著前者去校園玩水龍頭(小孩子不要學啊!),告訴他:「時代讓你放棄了一切,怎麼能再放棄幸福」,是吧!大時代的不幸,不等於個人的不幸。

所以當男主面試時回答主考官的提問:「什麼不會變?」,他悲觀的答案是:「重力」,因為:「我沒有堅信不會改變的東西,但重力與期待無關,永遠不會改變」,而劇中呈現人生悲觀時刻的逆轉關鍵,就是:遇到對的人,並且好好把握!

五.台韓校園問題一個樣

劇中的高中校園場景,不斷出現體罰與霸凌的場景,這些問題似乎台、日、韓都差不多,沒帶課本的學生要到走廊舉手罰跪;社團學長姊可以光明正大教訓學弟妹;老師直接在校園內賞學生巴掌、拿棍子直接揍......。

覺得韓國的權威感很重,尊師重道幾乎無限上綱,當昇琬目睹同班的智雄被老師揍而報警,結果警察也只是要學校自行處理;職場上,男主是菜鳥記者,被前輩欺負也不敢吭聲,而且還要委曲求全道歉。就不知這二十多年來,韓國這些方面改善會有比台灣好嗎?

六.擊劍,一如人生

相對的,女主和宥琳的擊劍教練梁燦美,則扮演很棒的良師益友,呈現很多擊劍的人生道理。當女主要反抗學姊霸凌時,教練告訴她這根本不是夜間訓練可不可以的問題,而是妳「毫無對策,就是硬來」;然後要求女主練跳舞,最後也讓女主終於明了:擊劍不能像蝙蝠跳舞,自己缺乏節奏感。

運動教練的訓練,本來就是帶人更要帶心。當宥琳家裡被倒債,教練集合所有隊員到她家的小吃店捧場,說:「越是難過的時候越要吵吵鬧鬧分散她的精力,哭了才會忘得越快,笑了才能繼續生活」,這個一定要列為金句,也很適合安慰所有當年金融風暴的受害者吧!

七.愛情一定要有結果嗎?

女主男主愛情戲貫穿全劇,雖然女主的活潑天真似乎神經大條,心思不細膩也沒有謀略,但一談起愛情卻是死心眼的,計較得要死,這也是人性必然,畢竟愛情是獨佔的,而且心情也必然會被牽動的;兩人不穩定的愛情,就會一下子很high,一下子很low 。

愛情的開始都是很浪漫,但注定是悲劇,因為身為金牌運動員的女主,多次被告誡要離記者遠一點;然後身為記者的男主,也被前輩一再警告要和新聞來源:「不可遠、不可近」,如此,兩人的愛情注定很難的。

有兩個段落值得細細品味:一是因為分手,原先兩人手機辦的「情侶資費」,必須已分手的雙方尷尬的當面同意才行,這提醒我們,談戀愛還是不要衝動承諾這種事才是;另一個段落是女主最後一集對男主說的:「我們只有在好的時候才是相愛的,辛苦的時候只是負擔」,說好的同甘共苦,總是經不起考驗。

八.友誼才是一輩子最珍貴的

女主和男主戀情沒有修成正果,倒是和偶像宥琳的友誼很有看頭,一開始女主只是個小粉絲,後來成為隊友卻被宥琳看不起,從一次次的競爭關係,到私下的真實認識,而且又因網路聊天互訴心事的巧合,最後她們成了相知相惜的超級好朋友。

友誼可貴的劇情當然可以很感人,尤其一群人的友誼也是很棒;那次「修學旅行」海邊五人天真無邪玩樂,也互相說了一些個人故事,所謂的人生知己也不過如此,「這個夏天屬於我們!」的青春吶喊,很令人羡慕的友誼和活力啊!

九.追夢總會有所成的

這部劇的重點除了愛情、友情,另一個我很喜歡的重點是關於夢想。什麼是夢想?當女主的媽媽--前輩主播--問男主關於夢想時,他的回答很有趣:「我覺得生活不像夢想般,也不代表是失敗的生活;即使過著夢想般的生活,也不代表是成功的人生吧!」。

一天天認真過,也就算是夢想進行吧!等到男主也成為資深的記者,遇到新的見習生大男孩在頂樓哭泣,過去直接猜測:「你沒找到有線電話卻用手機被發現?」,然後安慰說:「有些瞬間雖然你盡了全力,但其實都是在練習而已」,這個答案厲害啊!關於夢想。

十.學習要有突破撞牆期的勇氣

當年女主小時候爸爸就告誡她:「實力的增長並不是呈以斜坡式,而是階梯式」,這其實也是父與女的溫馨回憶畫面;多年後女主自己當了媽媽,也是一樣對著想放棄芭蕾舞的女兒如此分析,思念外加上了傳承。

當然媽媽引導得很好「你是因為喜歡芭蕾,還是喜歡得到讚美」,咱們亞洲學習才藝的風氣和困頓,幾乎都一個樣。就像宥琳因為覺得金牌被偷走了而難過,但爸爸的安慰卻是:「不要為家人擊劍,要為自己擊劍」,學習真的不要怕階梯,要怕的是不夠真心喜歡。

十一.關於人情味

不知道韓劇有沒有「大內宣」的問題?這齣劇裡好幾個橋段充滿人性的光輝,充滿愛與關懷,讓我覺得韓國人都好有情,列出幾個例子分享一下:

1.男主終於成為正式記者,領到了第一個月薪水,拿著錢去還錢給那位哭泣吶喊的苦主,債主很感人的回饋他,要他收回「不再幸福」的承諾。

2.宥琳委屈金牌被女主偷走,周遭的人和大眾輿論都指責女主,但,當女主到宥琳家小吃店時,宥琳媽媽見到她的第一個動作,卻是抱著她安慰說:「心裡受苦了!希度」。

3.女主掉在公車上的筆記本,因為裡面有貼著男主的身份證,於是被撿到的人直接寄到男主的家。

十二.母與女,很有戲

宥琳與媽媽的戲比例不少,她因為家裡欠債而不想接受媽媽送的手機,媽媽怪她太在意錢(債),不在意媽媽的心,宥琳則回說:「心意能還債嗎?」;等到她慢慢理解了媽媽的心思,就用了新的手機call媽媽:「有些債是可以用心還」。但她始終就是一心要終結家裡的欠債。

戲裡母與女對手戲另一個重點是女主和媽媽,他們總是吵架居多,積怨頗深,尤其女主特別怪當年媽媽竟然為了播新聞而沒參加自己老公的喪禮;媽媽後來的對話才慢慢讓女兒理解,所謂「等待,錯過,失望」的那種痛苦!正好呼應了女主自己感情的困境!

註:圖片錄自本劇的官網,很喜歡這種不單是感情戲,更多描繪個人成長和時代連動的戲,歡迎大家推薦類似的好戲喔!

( 心情隨筆心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iter1968&aid=1777924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