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到底膽子要多大才是好的?~「這世界是留給膽子大的人」讀書筆記
2022/04/25 08:30:29瀏覽1685|回應0|推薦12

對我來說作者洪雪珍並不陌生,讀書會讀過她的《你的強大,就是你的自由》,也才知道學經歷豐富的她,職場歷練的心得很有一套!念過新聞和商管後,歷練過媒體與人資主管,而後跨進寫書的領域,完全就是為了傳授這些歷練的心法。

在網路上追蹤過她的斜槓課程資訊,許多實際案例都讓我感到很有意義,完全可以拿來應用在生涯規畫教學上,見證了所謂「職涯導師」稱號絕非浪得虛名!只是,我也一直懷疑:這樣的職場實用知識,還適用於中老年人身上嗎?銀髮族,還需要「膽子大一點」嗎?我的答案是:當然!就讓我們慢慢看下去。

一.「你恐懼的山洞裡藏著你要的寶藏」~談態度

首先第一章標題,就給了一部分答案,面對的職涯,也如同面對人生的態度,所謂的膽子要大一點,其實是為了「換個方式面對風險」;因為當危機發生時,多數(八成)的人自然而然flight(逃)和freeze(嚇到動不了),只有兩成的人選擇fight(起身反擊)。

尤其我們都知道,年紀越大,思慮越縝密,膽子越小,評估勝算的把握越是缺乏安全感,但作者就是要強調一個態度:問成功機率有幾趴才要努力的人,其實是不懂人生!一句罹癌的人很經典的內心話:「無論罹癌率有幾趴,當你罹癌就是100%。」沒有嘗試,就什麼都沒有!

譬如作者有一個很好的說法:「上班時靈肉分離,下班後靈肉合一」,人生要積極抓住自己可以把握的,讓時間充分應用,想越多反而會阻卻好的機會!特別當機會送上門時;所以,「要不要為了加薪3000元升主管?」作者的看法點出重點:加薪幅度是一回事,主管的歷練才重要!所以,除非健康有問題,否則千萬不要輕易拒絕任何升遷的機會。

二.「有捨才有得,恐懼損失什麼都選擇不了!」~談抉擇

接下來談到膽子大一點的心態轉變,就是要先學會:付出代價,才能做出選擇,所以職場抉擇要有心法,作者的「四個定」很有參考意義:定向~確定自己的方向;定位~確定自己的角色;定見~確定自己的原則;定力:~確定自己不受風吹草動的影響繼續前行。

選擇有很多的迷惑,以作者引用的心理學概念「路徑依賴」和「倖存者偏差」即為代表,前者意味著我們過於依賴慣性而不過冒險,後者闡釋成功者是少數的星星,因為星芒光亮讓我們都以為很容易親近。但事實不是這樣,任何選擇的結果都是人生的過程,都會有感受,也都會是真實的、有益的。

尤其,在你第一份工作的決定,就具有很大生涯指標意義時,依作者所言,普遍說起來,這是多數上班族的普遍忽略的事實:要慎選第一份工作!然後,到了35歲,職涯有兩個重要的關鍵:1.35歲是低薪與高薪的分水嶺;2.35歲左右開始面臨減薪的噩運。所以,趁年輕要強化自己,不然就等著被稱為「魯蛇」吧!

所以,不要再說那些喪氣的話:江湖險惡、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人浮於事、有錢就任性......,「重要的不是有錢就任性,而是任性讓你沒錢;缺錢時展現任性,有錢時揮灑韌性,才是人生!」。

三.「與其發現自我,不如創造自我」~談性格

不想冒險、不想改變的人,面對挑戰就逃避逃避或僵住,但作者強烈提醒:沒有不能改變的性格!也唯有改變性格,才能創造命運。作者就從心理學的知識中,整理出三種全新的、實用的思維和做法:1.成長心態;2.天賦自由;3.姿勢決定論。由內而外,再由外而內,改變性格和命運。

這個說法,對於中老年人來說更是實用,作者引心理學家的驗證說法:對一個50歲的人來說,過去兩年發生的事,比起幾十年前小時候的事,對於性格更具影響。把不愉快和創傷去怪罪小孩階段的家庭或事件,顯然是沒有什麼道理的;性格決定命運,但,是習慣決定你的性格,當下心念就決定了你的習慣,不是嗎?

也因為性格的建議和探討,而有幾個很不錯的建議,譬如:在職場的溝通上,口頭會比文字來得積極有效,尤其是性格內向、怯弱、不善表達的人,更是必須對此有所警覺;幸運是留給樂觀外向、勇於冒險的人;抄筆記不會讓你的人生更美好或成功,只有下面這兩件事才會幫你做到:1.改變你的觀念;2.展開你的行動。

四.「好運,是留給敢冒險的人!這世界,是為膽子大的人所創造!」~談冒險

我們知道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但機會在哪裡?機會當然可以創造,作者引用日本作家村山昇所謂的「偶然力」,提到為一生帶來好運的三個建議:1.召喚幸運的能力;2.對機會的敏感度;3.大膽冒險的躍進。在在顯示,我們要能冒一點險,更能為充分準備的你帶來好的機會和命運。

幸運不會無緣無故掉到你頭上,除非你有做點什麼,作者一再揭示著這樣簡單卻不容易做的道理;以求職條件的準備來說,就是:只有「早點做」,沒有「早知道」;當你還在猶豫要不要做冒險決定的時候,不妨問自己兩個問題:1.如果我現在就去做,三年後會怎樣?2.如果我現在不去做,三年後會怎樣?不敢抓住叫機率,敢抓住才叫機會。

「敢給我機會的人都不怕了,我還怕什麼?」,關於勇於嘗試冒險,許多作者所提的實例頗能振奮人心,譬如,以寫作來說,作者的親身經驗是:「不是最會寫的人成為作家,而是會寫也勤寫的人」、「成為作家,都是被退稿大王」、「你試1次,我試500次,誰會成功?」。

可見,心態上的猶豫或畏懼一定有,但觀念上一定要先突破,因為安於現狀根本不會有任何改變,譬如:「追求完美只是拖延症患者的完美藉口。」、「滿分是想像出來的,根本不存在」、「完成比完美更重要」。又以「冒牌者症候群」為例,作者的兩個務實建議很棒:1.誰會裝,就會贏;2.誰裝得更久,誰就更像。你還在怕什麼?

五.「上班族都該找到既焦慮又舒服的頻率」~談強化

這個章節是談如何讓職涯能力持續成長,從良師益友、情緒和溝通能力談起很適合,這些都是職涯能力應該強化的重點,「減少情緒成本,生活就會多出盈餘」,牽涉到升職時更要強化自己的配備,譬如針對女性上班族的提醒:「升小主管靠實力,升大主管靠政治。可是女性最弱的地方就是政治,這才是升遷的困難所在」。

職涯裡的進修學習,作者建議要聚焦學習,「胡亂學習,不過是給自己打安慰劑。」,尤其是針對自己的弱點絕不迴避,「美國作家Hermania Ibarra所說的『能力陷阱』:只想做真實的自己,拒絕改變無法認同自己成為另一個非真實的自己,這種堅持做原本自我的概念稱之為『真實性陷阱』。」。

人生職場生涯佔據數十年,一定要有很好的的準備和應變,才能成就更好的自己和生活型態,「生涯上半場受僱,下半場自僱」,也由此可以解釋,為什麼優秀的員工卻當不了老闆?其中的三個罩門:1.失去犯錯的勇氣;2.失去相信自己的信心;3.失去吸引好事情的魅力。」,我的解讀:這三點也是人生下半場失去主控權的主因。

用心找到自己的弱點,進一步去因地、因時、因人而制宜,譬如:很會救火,會惹人眼紅,不會失火,卻惹人討厭;「出醜效應」:把學生分成四類~功課差、功課好、功課差且會出錯、功課好但會出錯,最後最受歡迎的竟是第四類:功課好單會出錯;「富蘭克林效應」:曾經幫過你的人,比你曾經幫過的人,更願意幫助你。

#阿得的讀書會

( 心情隨筆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iter1968&aid=173578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