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0/11/23 12:54:11瀏覽1497|回應0|推薦11 | |
桃園高中 阿得老師 謝謝讀書會的推薦,上週看了一部應該說絕不會是我想看片單第一選擇的電影:1917,戰爭片,據說是導演的阿公的真實故事,劇情中壕溝的鏡頭一直串連,俯視視角一鏡到底的氣氛很壓迫、很緊繃!把觀眾帶入了戰爭的現場和殘酷,頗有身歷其境的效果。 為了救援1600條人命的任務,於是兩個小兵奉派穿越敵軍險境,阻止我軍陷入敵軍布下的撤退陷阱,除了典型的戰爭現場,交火、斷手斷腳、死亡、吶喊......,還有更多是關於人性的探討,譬如:主角之一仁慈地想要給受傷敵軍駕駛員水喝,結果卻不慎害死了自己! 人性本是普世的價值,但戰場上的人性、仁慈,還是必須分敵軍我軍的! 看起來這部電影的宗旨,就是要宣揚反戰,但不同於一般的反戰大片,立論的呈現,刻意融合正反兩端並呈,所以,關於戰爭的啟動,片尾,急於進攻的指揮官說得好,「希望是危險的事」,所以發動戰爭是人類的野性和偏差?但, 「終結戰爭唯一的辦法,就是奮戰到底」,以戰才能止戰? 有時反思大戰歷史,並不是像寫劇本可以慢慢推敲,可以用語言和肢體和畫面來潤飾,更多是現場殘酷的鮮血和人命,理智的思考凌駕於情緒之上,當下並無意義。 讀書會夥伴很有興趣討論著關於發動戰爭的洗腦,過程中我一直在想:戰爭是狂人的洗腦,服從命令是軍人的天職,但沒有人是願意被殺的,狂人也不可能為戰爭的代價負什麼責,死傷無辜,服從,甚至說盲從,卻是人性的陰暗面,人類的理智線沒有想中堅強。 服從,並無法卸除戰爭殺戮的責任,每一條人命都是冤有頭債有主的,後人卻只能在歷史上記上一小筆而已,何其不公平! 映後,腦海裡一直盤旋著電影裡末段那個很反差的畫面和歌聲,上戰場前安撫軍心、來自故鄉的民謠、直通靈魂,歌詞唱著:「我只是要回家」、「上帝的孩子將永遠安息」、「沒有疾病、痛苦或危險」、「我去到那裡就不必漂泊」。戰場的路上,樹林很漂亮,但暗藏伏兵;櫻花很漂亮,但染了鮮血;河流很漂亮,但飄著浮屍......。 戰爭帶來的視窗,就是如此反差的人生,美與醜,善良與殺戮,愛與血腥。 本片能獲得奧斯卡的最佳攝影獎實至名歸,我甚至覺得可以冠上「戰場美學」的美譽,長鏡頭俯看下的壕溝,串聯出來一幕幕魔幻光影秀,相信要拍出這樣的連貫和魔幻一定很費工,可是這樣的美感,是建立在戰爭的無情和荒謬,無限循環人性的悲歌,軍服、旗幟、敵我、大自然、美景,極致反差的美學。 我很喜歡讀書會幫我開啟很多扇不同的視窗,有時是關於人生智慧的,有時是關於繽紛世界的,但這次卻是很反差的戰場美學,雖殘酷卻很有美感,1917,我將會記下這個百年前的數字,劃時代的一部很有啟示、很有深度的好電影,我想有空的話我還會再看一遍! 註:圖片錄自網路然後拼圖,如有侵權請告知。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