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0/04/07 08:52:36瀏覽3482|回應1|推薦30 | |
阿得老師 對我來說,比起「韓良露女士的先生」的頭銜,作者朱全斌的名字似乎是相對陌生的,也是由此而引起我的好奇而閱讀這本書,想理解在韓女士過世後,他承受的是什麼?他如何走過來?如果說喪偶是面對死亡事件中壓力指數最高的,那作者所走過創傷的心路歷程,必然會有很多值得咀嚼的人生大智慧。 一.痛徹心扉的領悟 「人不會遺忘,但會逐漸釋懷。當下的千鈞萬擔,咬牙撐過去,歲月會讓它減輕。你賴以為靠的,最後都會成為浮木。唯有臣服與自覺,是讓你飛向自由的雙翼」(p.44) 走過悲慟,作者所明白的人生體會,絕對是最第一手的喪偶療癒日記,很多人都會勸喪親者說:「時間會沖淡一切的!」但,萬一時間卻熬不過的怎麼辦?煎熬喪偶的苦,是痛徹心扉的!所以,就感受當下的苦,承認當下的痛,不逃避,要臣服於痛,這絕對是療傷止痛必要的第一步。 二.悲慟比悲傷更需要出口 「在書寫中,我觀察我的念頭,分析我的情緒,隨著指尖的敲打,漸漸地可以平靜下來,進而用理性來面對我的處境與心情。」(p.53) 臣服於哀傷的情緒後,在不得不面對之下,在不得不活著之際,喪偶者,總要有一個寄託,更需要一些出口(不能只有一個出口,一個不夠了!)書寫,是複雜思緒和情感的整理,是深刻的內在對話,也因而培養出另一個「安慰者」角色,試圖安撫自己,找出生命撐下去更平衡的姿態。 三.自責是常見的迷障 「總是打點一切的人倒下了。」(p.60) 我們常說,最會照顧人的常常是先倒下的,中老年的照顧者更時常印證了這樣的觀點,不過,我倒是覺得也並非絕對,另一種可能是,在照顧者倒下之後,喪親者往往容易誇大事實而更易自責,這是一種心理機制,一種對死亡悲傷的替代出口,也顯示出我們對於死亡的不合理信念和情緒,還真是何其多啊! 四.求助的布施 「接受也是一種美德,它讓別人有機會布施行善,積德消業,也讓我可以感受到人間的溫暖,不至於消極厭世。」(p.64) 如果說人類的群居是必然的,那麼人類的互助也是必然的,無所謂的尊卑,和自尊心也沒有關係,純粹是因為每個人都有需要和被需要的時候,需要時我們去求助,被需要時我們去付出,就像我小時候見證鄉下人的辦喪事一樣,誰家有事街坊鄰里立即聚一起張羅,尤其當喪偶時,生活的功能會短暫失能時,更需要社會支持性的互助才行。 五.生命脆弱的本質 「太過甜美舒適的生活,讓我們忘記了生命的本質其實是脆弱的,而如此緊密的共依存關係,其中也隱藏著危險的生命挑戰。」(p.70) 死亡是必然的,也是生命中最脆弱的本質,即使大家都知道「靈魂永生」的概念,也理解再如何相愛還是會有分開的一天,但,死亡就是眼睜睜的盯著大家,一有逼迫,就是驚心動魄;而我們也都被勸告要好好活在當下,要安這個心,從哲學,從宗教,從心理學,從文學,由內而外,居安思危,建立我們生存的信念,也撐起共依存的家族社交體系。 六.說故事是走出傷痛的契機 「我愈講述我的故事,我就愈能放下它。因為當我找到了改變故事的自由時,我的故事也就能改變了我。」(p.98) 每次跟學生講到如何安慰喪親者,我通常就是建議:讓他說點故事吧!能引導喪親者說往生者的故事,絕對是療傷止痛的好方向,一方面能釋放壓抑的情緒,另一方面也藉此重新整理逝者已矣而生者要如何繼續好好活著;講著講著,就是自己承接了往生者的愛和連結,而新的我和生活也由此而生。 七.攜手一生的註記:「共我」 「我從沒有認識我自己,也沒有發現經過了三十年“共我”的轉化,我早就脫離以前那個“原我”了。」「經由“共我”的孕育,我的“原我”也早已改頭換面了!」(p.122) 作者闡述從結婚到喪偶的歷程,自己從「原我」到「共我」到「新我」,驗證了婚姻是兩人的共融和產出,共融了兩個原我的個體,兩個不同原生家庭的激盪,有形的無形的,產出共同的我,共同家庭、價值、信仰、習慣、儀式......,卻又因配偶的先走一步,不得不發展出了新的我,沒有她之後的新我,繼續勇敢走入新生活。 八.多久才能走出悲慟? 「十五天可以沉澱多少哀傷呢?」(p.179) 一般公教或公司行號的規定,配偶的喪假是比照父母的,通常是給十五天的准假,但,十五天就能走出喪偶之痛嗎?以前都說哀傷五階段論(後來有更新),單是要度過前面所謂的「否定」、「憤怒」和「討價還價」,已不知要哭乾多少眼淚了,十五天要完全走出傷痛當然就更不可能了!傷痛只能慢慢消化和釋放,重點是:釋放的出口在哪兒?支持的系統在嗎? 九.死亡的人生必修學分 「關係跟所有的物質一樣,都有成、住、壞、空,也都要面對無常的考驗,我們從外在關係追求快樂,終究還是會回到孤獨。」(p.194) 家庭與人群的慣性,總讓我們習慣有人陪伴,而忽略了人是自然界物質的一部份,總會有消失的一天;也因為避諱談死亡,相信有無數的明天,自欺欺人的認為死亡離我們很遙遠。但,無常就是有常,真相是:死亡一直都很靠近,雖然殘酷卻又很公平,與其慌亂地相信怪力亂神,不如好好學習死亡的精神,正視它,著重個人的內修,看淡生活的瑣碎,生活、生命會變得更堅韌而有意義。 十.告別就是放手 「跟逝去的人做了更完整的告別,我可以更寬恕自己,也感覺到更愛身邊那些陪伴我共修的有緣人。」(p.231) 因著對逝者的思念之切,作者透過觀落陰、前世今生催眠、靈媒、占星術等,渴求再次的相遇和傾訴,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期盼今生的緣份能再續,這多少也是一種理智思考的迷失,隱含對死亡事實的否定,但,畢竟感情的密切連結,想要轉換、切斷也不是那麼地容易!告別,是一個斷斷續續歷程,要重新感受愛,也重新更愛自己。 十一.讓愛延續 「我們此生相聚所要學習的課程已經修完,離開的那個人要繼續去深造,而留下的那一個可以學習新的課程。」(p.234) 所以,一生情緣的告別,最好的方式,就是把他的份也一起活下去,這是留著的人後半輩子的功課,延續舊愛、創造新愛;作者先是整理了太太的遺稿出版了幾本她的書,然後再以自己的療癒書寫出書,並突破原來恐懼的框架,嘗試了新的生活型態,交新的朋友,重啟旅遊和美食,某種形式就是傳承了她的精神和奉獻。 看完這本書,佩服作者的坦白和勇氣,書寫和文學,的確可以是很棒的療傷捷徑,關於喪偶,關於撕心裂肺,我們旁觀者也都要默默放下自以為是的理性,用最謙卑的心去體會、去學習、去敬畏,畢竟生死大事,情感的衝擊力道是劇烈的,遠非想像,旁人只能默默的陪伴,聽聽故事;更要時時刻刻,修煉自己面對死亡的態度,更有勇氣去思考、去準備、去珍愛。 喪偶者,其實你絕非孤獨,也許攜手一生,能白頭偕老,有一天,總會有一個人先走,但走過的路,愛過的人生,都是美好,所有的美好也都形成地球上良善的循環。 另外,關於喪偶,我也推薦兩本好書:「我們仨」和「奇想之年」,一中國一美國,剛好都是很傳神的喪偶心情之作,彰顯出中外文化差異下表達出的哀痛是很不同的,同樣極度的哀痛;喪親,喪偶,多少糾葛多少痛楚,文學總是可以寄託的,就讓文學好好撫慰那些殘破的心吧! |
|
( 不分類|不分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