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對東亞國家的偏見更坐實了我們國際觀的狹隘~「憂鬱的邊界:一段跨越身分與國族的人類學旅程」讀書筆記
2018/08/13 18:49:31瀏覽2069|回應0|推薦11

桃園高中 阿得老師
 
人類學之大用
 
先提一個在生涯課必講的「人類學」之為用的故事:30年前美籍韓裔的金墉,大學選擇主修時,聽了爸爸的話「棄政從醫」唸醫科(和台灣一樣的升學思維),沒想到從醫後的他,熱心於醫療資源的整合和救助,能力與聲名早已跨越國界,30年後獲得歐巴馬的提名成了世界銀行的總裁,而最關鍵的因素之一,正是他的人類學學位,熱血加上專業然後有人類學觀點的輔佐,讓他倒過來「棄醫從政」、「莫忘初衷」。
 
人類學宏觀的視野,來自於跨越族群、國籍的觀點和方法,這正也是我讀這本「憂鬱的邊界」發出最大的讚嘆,台灣處於東亞國家之樞紐位置,族群移動與觀光如此頻繁,而近在眼前的東亞,卻常常是我們最不了解的鄰居,何以致之?就是長期累積的傲慢和偏見,以及缺乏同理的冷漠;所以,我喜歡瓦礫在推薦序說的:「看見憂鬱,走向同理」。
 
因為親近,有了同理
 
冷漠不能理解,傲慢製造偏見,所以作者跨越國界,走入族群,親臨現場,深刻感受,譬如製造越南新娘的越南,他們是多痛恨自己國家的女性不爭氣地嫁來台灣啊!但,就有許多的台灣人,傲慢地歧視著外籍新娘,輕蔑地視之為廉價的婚姻買賣,此偏差的立場和歧視,正是因為無知所致的缺乏理解和包容。
 
又譬如我們北方的沖繩,一個恰似墾丁的觀光聖地,卻承受著歷史上戰爭所扭轉的宿命,來自中國、日本、和美國列強,但,當當地鳳梨工廠仍可見許多台灣女工的身影時,更證實她和中國與台灣曾經有非常密切的來往,而我們所以為的國界,狠狠地割斷很多的情感連結和認知,於是,連大江健三郎都力挺沖繩人一起控訴「日軍強制」,想做「最不像日本人的日本人」。(p.166)
 
在現代國家林立裡看見國界、族群、身份的矛盾
 
跨越了國界,歷經時間的沖刷,族群意識仍是不可抹滅的印記,經營餐館的越南第五代華僑,即使拿的是越南身份證,上面確認清楚標記著「中國人」的身份,「中國人認為我們是越南人,越南人則認為我們是中國人」(p.209)。
 
緬甸北方「果敢」特區的華人也陷入一樣的矛盾,當年因為反共立場,1960年代被周恩來「果斷」地劃給了緬甸,一整個族群說著華語,寫著華文,過著雲南文化,卻成了道地的緬甸人。(p.291)
 
現代國家林立,但永遠安頓不了國族的矛盾,「殖民者在亞洲、非洲留下最具現代主義線條,就是地圖。」(p.93)這一兩個世紀以來國界的不斷切割,殖民利益的擴大和萎縮,帝國野心的膨脹和變形,種族主義的紛擾和屠殺,邊界成了掠奪與瓜分的折衝,也許暫時,也許永恆,但,誰真正在乎處於其中的小民們的感受?
 
為了利益,邊界不憂鬱也難
 
婆羅洲的「馬印連線」,切割四個區域三個國家,從殖民地時代開始,到日本的強勢侵入,列強為利益的衝突和撕裂從未停歇,管你馬來人還是華人,我說北緯4度,你又能如何?
 
大家熟知的韓國北緯38度分界,也是大戰後列強強加的國界,但在韓國人的心目中,整個朝鮮半島一直是個完整的國家,連韓國的地圖,是沒有這條界線的,只是北邊剛好被共產黨佔據而已。這又是誰的國界呢?
 
在中國境內的朝鮮人也是個例子,被列為56個少數民族之一,曾遭受嚴重的「民族整風」壓迫,難以脫離對朝鮮祖國的認同,承受著國籍與祖籍的矛盾和衝擊,多民族國家的紛亂,單一民族的極端,國與族,政治與利益,衍生的紛擾,邊境注定是憂鬱的。
 
中國的巨大陰影
 
本書所呈現的東亞諸國,處處都有中國的陰影:「中國太貪心了!」(p.176)韓國友人一直擔心中國,控訴北韓問題就算解決了,恐怕也成了中國的一省;「你可能想不到的,中國其實是越南的陰影。」(p.51)越南歷史上抗中的將軍都是傳奇、都成了路名地名;作者也說:「中國人和他們的經濟勢力就像是龐大的影子一般,整個東南亞都無法擺脫。」(p.85)
 
正當中美貿易大戰的前夕,我們怎麼看待我們的鄰居:中國,她的崛起和霸道呢?也許這些東亞諸國的擔心,也都是很好的一面鏡子,照映出台灣一樣要面對的巨大陰影,經濟,政治、軍事、文化、思想、教育.....,浪濤一波波,層層疊疊,迎面而來。
 
香港是一個很好的參考點,「六四,改變了香港,卻沒有影響台灣!」(p.247)香港人對於六四天安門二十週年的紀念和反應,正是在回歸中國後價值觀的反撲,面對中國政治、經濟、和人口的大舉入侵,香港驚恐地反思:什麼是民主自由,什麼是香港的主體和價值?所以,台灣呢?
 
台灣人的角度呢?
 
「經商和愛心,幾乎是台灣人和第三世界連結的方法,走遍全球看到台灣,多不出這兩樣。」(p.78)不喜參與政治,老一代留學生或移民者或經商者,慣性地追求自己的眼前目標,與政治保持距離的結果,卻往往又被政治咬一口;台灣年輕一代較多的覺醒和務實,找到自己在世界上的定位,多少可以彌補這樣的政治疏離。
 
舉個例,書中提到1965年,原屬馬來西亞邦聯的新加坡,因為被踢出邦聯而被迫獨立,在缺乏天然資源和腹地的條件下,李光耀堅忍卓越、大破大立的領導,開展一個了不起小國家、大格局的氣度,台灣豈可不用心去不找到自己的定位呢?
 
另一個例子,澳門文化評論家李展鵬擁有三本護照:葡萄牙、中華民國、澳門特區,在回歸後重新思考了澳門的根,一趟葡萄牙尋根之旅,頓悟了原來葡萄牙的藝術建築等,也是建立在阿拉伯人和非洲黑人,什麼是根?「在文化混雜的地方,尋根沒有意義。不如回頭確認自己。」(p.260)台灣,我們有重新確認過自己嗎?
 
重新定義旅行的意義
 
也許我們不需頻頻跨越國界,也不需為邊界而憂鬱,但人類學觀點對旅行,有縱切與橫切的深度和廣度,看見地域與時間的交錯,也看見人與歷史背景的走秀。但,唯有親身經歷和感受,才能貼近,那,就是旅行的真諦。
 
「歷史的偉大與我們無關,只有旅行上的體驗才真實」(p.107)作者站在1955年印尼在萬隆辦理亞非會議,憑弔當年29個國家的盛會,第三世界的確立,中國的進入聯合國.......,星移物換,一切,只是文字,遠比不上你雙腳體驗的真實。
 
******
 
本書的作者阿潑,是一位六年級生的女孩兒,本名黃奕瀠,因為受過新聞與人類學的雙重訓練,也擔任過記者和偏遠地區與發展中國家志工和NGO工作者,其觀點的多元、文字的敏銳、說故事的本事,都令我讚嘆不已。
 
三個篇章:【第一部】曖昧的邊界、【第二部】歷史的迷途、【第三部】身分的岔路,有輕鬆也有嚴肅,每篇都可以分開獨立來閱讀,既有旅遊報導文學的深度,也有國族衝突的探討,更有融合國際觀與人類學的精闢觀點,真得是一本值得詳讀的好書。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yiter1968&aid=114138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