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1/04/06 04:56:21瀏覽3308|回應1|推薦20 | |
漫談三明治 & 波士頓龍蝦堡 @ 香港 朗廷酒店 Bostonian Seafood & Grill (同場加映 : 海港城 The Coffee Academics / 台北 歐華酒店 Oeillet 歐麗蛋糕坊) 上一篇文章裡,貓兒談及在美國留學時期「是可以在美式漢堡店吃一整個大份量的安格斯牛肉培根乳酪漢堡」,讓這幾年才認識貓兒的香港友人,感到不可思議。話說當年貓兒的課業(還包括實習)相當繁重,因此平日午餐,幾乎都以漢堡或三明治搭配沙拉來果腹;等貓兒取得碩士並投入職場後,聽從營養師友人建議,已大幅降低澱粉類食物的攝取量(主動吃漢堡和三明治的次數,自然較從前少得多),因此偶爾有朋友約貓兒去吃漢堡或三明治時,總會將貓兒的思緒帶回那些年,在南達努力追求知識與夢想的日子。 談到三明治,通常是指麵包中間放置肉類、芝士和蔬菜等食材(並加上調味醬汁)的簡便輕食;記得就讀南達科他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時,忙碌的貓兒(當時還擔任系上助教)平時在校內用餐,最常吃的食物首推Reuben Sandwich(魯賓三明治)。在美國中西部相當普及的魯賓三明治是由兩片Rye Bread(黑麥麵包)夾著鹹牛肉、瑞士乳酪、德國泡菜和俄式沙拉醬所組成,起源地一般認為是內布拉斯加州的Omaha市;位於母校圖書館旁的Cafeteria,便以加入了Pastrami(煙燻牛胸肉片)的升級版魯賓三明治聞名當地,甚至吸引不少校外人士來此品嚐。 話說南達大學跟Omaha相距不遠,因此同學認為「地緣關係」是魯賓三明治在母校流行的原因(另有一道使用相同麵包、乳酪與沙拉醬,但餡料為火雞肉加Coleslaw的Rachel Sandwich,同樣廣受本校同學歡迎)。北美地區幅員遼闊,各地常見的三明治也大相逕庭,當年貓兒在美東的紐約和華盛頓實習、前往美西和美南訪友(主要是舊金山、休士頓和邁阿密),都嚐過不同風格的美味三明治,其中又以Lobster Roll(龍蝦堡)、Smoked Salmon & Scrambled Egg Croissant(煙燻鮭魚滑蛋牛角包)、Philly Cheesesteak Sandwich(費城牛肉芝士三明治)讓貓兒的味蕾印象最為深刻。 (上圖)香港常見的三文治以英式風格為主,想嚐到好吃的美式三明治,選擇其實不多(僅有朗廷酒店的Main St. Deli等少數幾間美式食肆),這方面台北的美式餐廳反而略勝一籌,照片為勞瑞斯的燻鮭魚滑蛋牛角包、歐華酒店Oeillet(歐麗蛋糕坊)的費城牛肉芝士三明治,搭配香料炸雞腿和南瓜燻鮭魚義麵。 近來龍蝦堡紅遍亞洲,不僅有知名的美式連鎖品牌(像是Luke’s Lobster)陸續進駐東京、台北及新加坡,香港的龍蝦堡主題食店也不少。龍蝦堡被視為三明治的一種,其歷史可溯至1929年,位於康乃狄克州Milford市的一間餐廳將熟龍蝦肉放在麵包上並命名為Lobster Roll(另有源自紐約等幾種說法);然而現代龍蝦堡的雛形要等到1970年代才在美國東岸開始流行,香煎龍蝦肉、美乃滋、熱狗麵包(New England-style hot dog bun)、香料奶油和洋芹的精彩搭配,讓老少咸宜的龍蝦堡,逐漸風靡全球。 在貓兒的美食記憶中,高三暑假一趟波士頓自由行,讓貓兒與龍蝦堡首次邂逅,地點則是在昆西市場(Quincy Market,鄰近波士頓歷史地標Faneuil Hall);在這個熱鬧的市場裡有多間龍蝦主題食肆,就讀於Emerson College的好友,當時為貓兒點了一份現撈現做的龍蝦堡(配上飲品lemon squash),鮮美彈牙的溫熱龍蝦肉,經檸檬奶油醬和香軟的麵包烘托,滋味簡單卻非凡且令人難忘。較之近年來,某知名連鎖龍蝦堡專門店以解凍的龍蝦肉為主角(還強調保存在5至7度的龍蝦肉最好吃),昆西市場的版本對貓兒來說,口感自然更為合意。 (上圖)波士頓昆西市場最著名的的蒸煮緬因活龍蝦佐奶油醬汁,伴襯香料焗大蜆(Clams Casino)、培根干貝串(Bacon-Wrapped Scallops Skewers)、新英格蘭蛤蜊巧達濃湯(New England Clam Chowder),一整套吃下來可說相當暢快。 從波士頓到紐約、東京到香港,貓兒這麼些年在全球各地嚐過不少龍蝦堡和龍蝦三明治,其中最驚艷的一次,是與好姊妹Julia到法國布列塔尼旅遊時,一位星級主廚(在他家族經營的高檔民宿裡)為Julia特別製作:以Homarus Gammarus為食材的法式藍龍蝦堡。近年幾度與貓友造訪哈佛大學和耶魯大學時,貓兒也總會抽空來波士頓昆西市場或Milford海濱食肆(耶魯大學至Milford車程約10英里),點個龍蝦堡或蒸煮緬因活龍蝦當主食(佐以當地特色料理);此外,昆西市場附近的人氣海鮮餐廳Legal Sea Foods Restaurant & Oyster Bar,同樣有供應好吃的波士頓龍蝦堡。 自從定居香港以來,貓兒發現供應龍蝦堡的食肆普及於各商圈,比方說中環Lobster Central 、銅鑼灣Hungry Lobster、旺角茶聊(以蟹肉龍蝦堡聞名)等等,位於紅磡的Nomad Burger甚至推出原隻波士頓龍蝦安格斯牛肉漢堡;然而較出色者,貓兒首先想到設在海港城的The Coffee Academics(咖啡學研)。主營各式各樣Barista級精品咖啡的The Coffee Academics,自從遷至港威商場新舖後,便增加了由新鮮波士頓龍蝦包領銜的多款人氣美饌,新舖亦設有咖啡相關器材(像是濾杯和虹吸壺)與咖啡豆陳列區,在人潮熙攘的海港城一角,頗有鬧中取靜的閒逸氛圍。 即便The Coffee Academics定位為連鎖咖啡店,但餐點方面卻絲毫不馬虎,招牌波士頓龍蝦包選用整隻波士頓龍蝦當主角,用牛油煎至恰到好處的龍蝦肉(淋上檸檬蛋黃醬)份量十足,與布里歐麵包的組合,令嚐過的食客讚不絕口,配菜則有彎彎脆薯圈和芝麻葉沙拉;友人另點了松露和牛三文治、南洋風味的Pasta Laksa(叻沙椰香海鮮義麵)和甜點Espresso Butter on Fluffy Pancakes(特濃咖啡牛油班㦸,Pancake在台灣常譯為煎餅)。此外,咖啡學研尚提供數款全天侯早餐、Gelato和自製蛋糕,貓兒將會另文介紹。 在好友Stephanie的推介下,當日貓兒以三款特調咖啡(Geisha Espressoda、沖繩黑糖Cappuccino、爪哇椰糖斑蘭Latte)來搭配龍蝦包、和牛三文治和甜點Pancake,整體味道新穎獨特。The Coffee Academïcs海港城門市將精品咖啡工作坊、咖啡商品概念店和fast casual dining餐廳融合於一體(戶外區的靈感則來自城市園藝和郊野露營咖啡座),而多款經典latte、紅茶和冷熱巧克力(比方說巧婦們向來喜愛的漸層朱古力咖啡),還有以espresso調配而成的咖啡飲品,皆受到不少附近的上班族歡迎。 由十九世紀中葉開始,主要分佈於美加東北部大西洋海域的美洲螯龍蝦(俗稱波士頓龍蝦),一直都被視為高級西餐裡的矜貴食材,但隨著龍蝦堡專賣店興起,美味的龍蝦也變得庶民化。當代餐飲潮流多元發展,快速慢食風格(fast casual food)的龍蝦堡也另闢蹊徑,出現在好幾間中高價位餐廳的菜單上,其中香港朗廷酒店Bostonian Seafood & Grill(美岸海鮮廳)在午間時段推出了囊括生蠔、熱前菜、湯品、波士頓龍蝦堡(主食)、二選一甜點的商務海鮮套餐,對於喜愛龍蝦堡的貓兒而言,自然是充滿著吸引力。 Fine de Claire Oysters(Mignonette Dressing,芬達奇生蠔佐木犀草醬) Boston Lobster Roll 開業於1989年、位於朗廷酒店B1的Bostonian Seafood & Grill,向來是尖沙咀的西洋美食地標(酒店那時還稱作Ramada Renaissance Hotel),以各式生蠔、燒烤海鮮和牛排著稱,與聞名食林的唐閣(自2015年底開始,已連續6年獲得米其林指南三星榮耀)皆為朗廷酒店的旗艦餐廳;而這一份包含Fine de Claire Oysters(芬達奇蠔)、香煎馬里蘭蟹肉餅、蛤蜊巧達濃湯、波士頓龍蝦堡、紐約芝士蛋糕(或招牌檸檬塔)的套餐,整體內容不俗,用餐環境亦佳,然而主食龍蝦堡承襲Bostonian餐廳的精緻風格,對於期望豪邁大啖龍蝦堡的朋友,難免會有些許落差,甜點則尚有進步空間。 Bostonian Lemon Tart 就飲食文化史的立基來說,三明治命名來自孟塔谷伯爵(John Montagu 4th Earl of Sandwich,英國18世紀政治人物),並在美國發揚光大,而香港常見的三明治連鎖店(像是Brick Lane deli和Oliver’s Super Sandwiches)則以英式風格為主。貓兒期待新的美式deli陸續在本地開設,讓喜歡魯賓三明治、Rachel三明治、費城牛肉芝士三明治的朋友,用餐有較多選擇;至於從街坊食肆走入五星級飯店(消費族群多為商務人士)的波士頓龍蝦堡,若能兼顧口味與份量,相信在開胃前菜、海味湯品(龍蝦湯或蛤蜊巧達湯)、美式甜點等諸多配角襯托下,有望引領一波高檔餐廳的龍蝦堡風潮。 |
|
( 休閒生活|美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