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談難談的核電
2006/05/08 09:39:37瀏覽2545|回應3|推薦17

油價持續攀高,讓地球日開始的一波核能發電討論成為解開台灣能源安全困局的契機;其間有重量級人士擁核電,甚至是挑戰民進黨反核神主牌的呂秀蓮;當然環保人士不惜全裸上陣反核電,也帶動了激情。做為記者,對台灣社會的能源死結想盡些力量,但因為個人「輝煌」的背景,如今卻備顯踟踔。

反核,我的輩份很高,正因為輩份高,如今反思要盡記者說真話的本職,加給自己的壓力越發沈重。

我反核輩份有多高?這麼說,當年與林俊義〈現駐英代表〉、張國龍〈現環保署長〉與清華原子科學院曾德霖院長等核能學者不知轉戰過多少辯論檯子;自認為很用功,警告一些核電教授不要拿十年前的報告說話,車諾比爾核電廠的示意圖更是我獨家在聯合報披露,還大聲對原能會說你的圖錯了,請更正。

十多年前有個意外的衝擊,自認為盡職、講真話的記者,竟然被報社長官稱呼成「環保人士」,意思是不管你念了多少書,吸收多少知識,呈現的面被認為是選擇性的,至少一半的人不看你的東西,因為被定位為有偏見,選擇性呈現,不管你花了多少心血,都是枉然。

頓悟到作個記者,關鍵是讓讀者去下結論,而不是硬把既存定見塞給讀者;換句話說,記者只該呈現事實,不帶價值判斷地呈現,絕不可偏頗、選擇性的提供資訊。之後,我停了七、八年不談核電,但有機會即走訪各個國家的核能電廠,至今至少四十個廠。

我知道掛上卓某人名號的談核能稿件衝擊會很大,往好處講,是因為我的知識面還不錯,呈現技巧也可以;但糟糕的是,過去反核的戰友認為我背叛了他們,怎麼可以有不支持反核的言論。但是,回到記者的天職,除了講事實,其他別無選擇。不管我拋開記者身份對核電有什麼看法,但是回到記者身份,除了事實,我不能有任何立場,這是記者的信條,絕不背叛,堅守不渝。

客觀環境的更迭是大家知道的,石化、碳能源比大家預想的枯竭期快很多倍的到來,再生能源至今仍只是個口號、裝飾品,派不上大用;那人類該往哪裡走?可能大量削減能源消耗嗎?美國絕不勸民眾到對街買東西別開車,老共也希望先享受汽車文明再戒車,這些根本是無解。

很期待能營造一個討論核電的平台,不管你贊成或是反對,大家都暫時卸下成見的外衣,看看目前的能源供應到底是怎麼個爭戰場面,也看看核電與二十年前有什麼不同,台灣這個幾乎是零自產能源國家又該怎麼辦。大家秉持客觀、理性、科學的態度,一起討論台灣的能源安全;這不是道德或理念與否,兩千三百萬人萬一碰上大停電或者核電事故,誰該去照顧他們?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xiou&aid=261333
 引用者清單(2)  
2006/06/20 19:41 【輕留軒之禕文系列】 核電
2006/05/08 15:49 【琉璃帳】 美麗的壓力

 回應文章

煎餅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理性的討論,才是具有科學素養,不理性,只憑信念,與宗教何異?
2006/05/09 23:17

是啊!沒錯!當初張俊雄說核廢料是萬年無解的問題,我就覺得怎麼可以這麼不科學的斬釘截鐵的講死?為了環保,先要讓民眾有環境的危機意識、共生共存意識、寡欲清心的心態,這要靠很多年的教育紮根,科學知識的普及,才能夠達成理性的討論與應用科技帶給人類的好處。

可惜…人類的短視,是一再地在歷史上演,所以我不必與你相同地到處觀察訪視,也明白這些科技的進步永遠趕不上人心的貪婪與墮落…能源就快要耗盡,等著下個危機的到來吧!我們還有多重危機呢!拜環境、氣候日益惡化之賜…淹水、颱風、乾旱、沙塵暴…趕緊鍛鍊身體來享受這些大自然的反撲吧!呵…(苦笑…)


時和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成也YTL,敗也YTL,醉了由他
2006/05/08 17:16
>>油價持續攀高,讓地球日開始的一波核能發電討論成為解開台灣能源安全困局的契機;其間有重量級人士擁核電,

卓亞雄不敢指名道姓的重量級擁核電人士,很可能是YTL。事實上只要從網路上利用「YTL反核」為關鍵字所搜尋得到的資料可得之:
1. YTL質疑核電安全核廢料令人不安。
2. YTL質疑核能發電不符經濟效益。
3. YTL建議推動省能省電就不用蓋核四。
4. YTL認為廢核四是好事。
5. YTL認為國人若省電10% 就無須蓋核四。
6. YTL呼籲要從過度開發的惡夢醒來。
有了YTL的加持,因此,2000年十月執政黨就斷然宣佈停建核四。

好笑的是,當今年2006年四月石油價格每桶突破75美元,在2006年四月二十一日所舉行的國家永續發展會議演講時,YTL指出:在再生能源技術成熟前,短期的能源政策仍應繼續興建核四。

問題是,為因應核四廠因為停建再復建所造成的數百億元的損失,加上經濟發展的內耗空轉所造成台灣經濟的損失,有人負責嗎?

從另一個角度去看,能源危機居然拯救了核四廠。

琉璃帳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自我糾正
2006/05/08 15:59

科學的本質是「自我糾正的能力」。在科學發展的路途中,其實錯誤遠多過正確,只是「自我糾正的能力」讓科學逐漸接近事實。

我自己很關心環保,但不是環保人士。任何想法,只要成了意識型態,就幾無可能維持客觀的思維和論述。原先的想法,也就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