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支持禁菸就道德正確?
2009/01/16 11:26:09瀏覽3492|回應6|推薦16

支持禁菸就道德正確? 

新菸害防制法施,吸菸的人一下子變成過街老鼠,全力倡導戒菸的政府單位、人民團體成為英雄,媒體也一個勁兒的反菸,卯足勁的撻伐吸煙族。對這個現象,我套句黃睿靚的話,「太超過了」。

我好久不吸菸了,但我想問,有必要把癮君子逼到死角嗎?這不是同情與否的問題,如果吸菸族尊重別人的嫌菸權,很敏感的看他人眼色熄菸,不製造二手菸,看到孕婦、病人、任一個討厭菸味的人主動熄掉香菸,如果這樣做,有必要給予菸民極端蔑視、污辱的待遇嗎?全面禁菸當然對國民健康有益,但我懷疑,因此喪失的民眾間相互尊重、相互忍讓的好不容易培養出來的公民氣質,這些會不會是更大的損失,帳又該怎麼算?

更讓人難以釋懷的是,菸害防制新法是立法院通過的,講實話,那些強力反菸的委員們,多得是菸不離手,狗皮倒灶事情幹得最多的一群,一旦見風轉舵、呼應社會風氣地支持禁菸,不管是迎合或是體察反菸團體的社會資源,難道就取得道德正確?自己是大菸槍、吞雲吐霧的過往,就能漂白成「拒菸天使」了嗎?真諷刺。

回想第一次接觸香菸是約近四十年前的事,那年我剛進建中唸高一,數學老師是湖南人,有天他帶了好幾包綠雙喜菸〈年輕朋友自認遜色了吧!竟沒聽過〉進教室,告訴同學那天是他五十七歲生日,也是抽菸五十週年紀念,他拆開菸,「想抽、想聞的都來拿」,建中學生那個不好奇,全都去拿,人手一支,不過都只是夾在手上裝大人,沒幾個點燃;真的點菸的同學,都嗆得一直咳。

其實我那幼稚園級「玩」菸的日子,還真有次對外交有些貢獻。大概是一九九0年前後,有個冬天週末在家吃飯〈通常只有週末會做些菜〉,接到保育界前輩、農委會林業處副處長李三畏的電話,談了些不怎麼重要的事,之後我問他在幹什麼,他說正要與世界自然保育聯盟〈IUCN〉印度籍的亞洲區主席去「覓食」,我問有幾個人,李副座說兩人,我說:「那別麻煩,叫輛計程車來吃飯。」

酒酣耳熱,老印要抽菸,我們就上樓抽,我陪抽,不製造飯桌上的二手菸。我發現這位老印和我抽同一個牌子「SILK CUT」,台灣好像翻成「絲剪」,不太見得到,淡淡的,菸盒很雅致;老印說,「台灣怎麼沒看到這個菸,我快沒存糧了。」老印來對了,台灣很少有這牌子,我把剩下半條絲剪全送他,他好高興。之後,聽說IUCN和台灣有段不錯的合作時光。

以前我抽煙,比伸手牌多一些,還是有些小量;真正不抽了,是因為參觀世界最大的煙草拍賣市場,在東非馬拉威首府里龍威市,見識到大菸商集團是這樣的剝奪小菸農,我不能當菸商的幫凶,就戒了。

菸草拍賣市場有點像體育館,下層是拍賣場,上層是大菸商的包廂;下層給人的感覺是煉獄,上層則極盡奢華之能事;一進去,記者的正義性格就很難壓下對眼前景象的不滿。

菸農得要先有進場拍賣的菸牌,這個許可證是有價的。通常菸葉打包成一公尺見方,大約一捆是一百公斤重;工人以輪車推著菸葉捆飛奔至拍賣區,不小心被撞到,絕不只是皮肉傷。

一百公斤一捆的煙草賣多少錢,說來還真難以置信。上等做雪茄的,大概是一捆三塊錢美金;做高級香菸的,一捆不會超過兩美元。通常要像菲力普莫瑞斯這樣的大菸商,可以優先進場選菸葉,挑好的菸葉就直接以輸送帶送到拍賣場外的工廠做初級加工;包括台灣在內的菸商採購代表因為買的量少,得等大菸商買完了才能進場,從剩下來的挑,一捆頂多一美元出頭。

至於沒有菸牌,或是沒買到菸牌的菸農,只能場外交易,被剝削的情形更是難以想像,那時不是論「捆」,是論「車」,一車多少錢。常聽說一車賣不了幾文錢,連租車的錢都付不出,乾脆自殺的事。

樓上是一間間包廂,當然不只是豪華,是奢華;菸商代表很少有腰圍少於五十吋的,都是肥佬;嘴上呼的是一吋粗的大雪茄,手上捧著碗公大的杯子XO不停的喝,一場拍賣下來,菸商更肥滋,菸農更瘦乾。

菸商當然能夠奢華揮霍,因為進貨是以百公斤的「捆」為單位,一番不頂需要技術的加工後,出貨上市是以包、公克計價;一捆進價兩美元,市面上一包菸也差不多是兩美元,吸菸族無意間助長了大菸商的囂張,成為菸商的幫凶,這是我不願意見到的。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xiou&aid=2569117

 回應文章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可笑
2010/01/08 21:19
看到文章標題我就知道該罵什麼了,我倒要反問你吸煙的人就到道德正確?那道德不正確的人又有和資格教訓別人?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給米色‧黃
2009/07/27 19:30
那這樣好了,以後違規停車罰100萬如何?只要大家都守規矩不亂停車,就算罰1000萬也不用怕不是嗎?少來這套了。

B.B.Q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很難接受的戒烟理由
2009/06/16 09:16

太肉麻了, 重奌你告訴大家你去過烟草拍賣場, 不想幫菸商剝削可憐的

煙農, 所以你決定戒煙, 这像話嗎? 老大你要戒的東西多了, 例如

召妓, 我本人是戒了, 但我絕不会說後面剝削太兇了, 不當幫兇, 你可

能也戒了, 你我很凊椘, 年紀大了, 現場花錢被笑很難堪, 曼谷你定不

陌生, 陪洗女郎的後面故事, 我根本不想談, 大陸 那說不完了,

戒烟祇有一個理由, 我是說五十歲以上的老男人, 怕死, 怕死, 就是怕死,

年輕的可能還有些理想, 戒烟扯上高道德,, 真是够了.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法令有沒有被錯誤解讀?
2009/01/28 18:02

菸害防制法的新規定,最重要的目的是回應 "室內公共空間普遍無菸害"的原則,

至於室外,應該是只有對少數常留人數較多(例如學校) 或者是有特殊用途(例如室外運動場所)或特殊危險(例如易燃品工廠)的場所,才有限制。

一般狀況下,室外吸菸大致是OK的 (因此,只要是在"能見天日"的地方,菸友就可以頂天立地的吸菸)

我個人覺得,既然不可能立即就沒有人吸菸,而且法律本身就是只有何時何地抽、沒有禁絕抽菸的話,那麼在室外設一些吸菸亭,應該是對吸菸者和不吸菸者都好的事。

但是政府的準備和配套,實在太不足了,上路後完全失了章法,亂執法一通(例如在可吸菸的室外吸菸,卻被罰、被舉發或指指點點),引起大家反感,而民間反菸團體不明不白成了代罪羔羊,這有點莫名奇妙.....

官員實在應該多用功,把法令內涵弄清楚,並且好好宣導,讓不吸菸的人和吸菸的人各有自己的尊嚴,互不干擾。

我個人是一直努力提倡戒菸,因為看過太多 '"罄竹難書'的不幸和不公了!(越弱勢者,吸菸率越高,而且受害最大的,是自己和家人);但我非常期望這是從關懷出發,是一件救人而不是傷害人的事。

http://blog.udn.com/libraTee/2598119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來看看吸菸者的另一面
2009/01/22 04:29
這一陣子看到很多已經戒煙的人為文替吸煙者及其權利抱不平
好像吸菸者都是無辜的被迫害者
我只想說幾件發生過多次的親身經歷

在早已禁煙的醫院禮貌的勸人熄滅香煙卻被吸菸者拳腳相向(在台灣)

用顫抖的聲音和雙手問我有沒有煙可以給他們(在巴黎)

這就是我對吸菸者的印象
不管你們做怎樣的搧情宣傳改善你們的形象都沒用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如果...
2009/01/22 01:09

如果吸菸族尊重別人的嫌菸權,很敏感的看他人眼色熄菸,不製造二手菸,看到孕婦、病人、任一個討厭菸味的人主動熄掉香菸,如果這樣做,有必要給予菸民極端蔑視、污辱的待遇嗎?

這段蠻有意思,開頭用了如果

個人認為如果你說的如果變成事實,煙害防治法應該對吸菸族不會有任何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