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好久沒過國慶了
2008/12/02 05:06:26瀏覽2056|回應2|推薦15

好久沒過國慶了

十月下旬有天休假背了個環保袋去買水餃,是個周末,報館對街、加油站後面熟識的「五福」水餃店,很對味,尤其牛肉水餃不摻牛骨粉很少見,有空就去補點貨。跑了兩趟終於買到了,和店家有段半complain的對話,覺得店家多少反映了這塊土地不少人的想法。

「老闆,你們發了啊,和公家單位一樣周休二日,星期六現在不開店啊?」

「哪有,我們周六都有營業啊!」

「喂,不對,兩個禮拜前的周六家裡臨時有客人來,我擺排場,說請你們吃好吃的水餃,你們等著。結果專程跑來,快三公里路ㄟ,竟然鐵門拉下;我老客人,知道你們就住對面,電話是接過去的同一條線,可是那天打過去就是沒人接,害我背個空袋子回去不知怎麼變出一餐…,不會冤枉你們啦。」

「ㄡ,對對,一定是國慶日那個禮拜,我們出去玩,去一個農場住兩天,星期六是沒開店,你對,是有個周六沒開店,沒錯。」以上是我與老闆娘的對話。此時,身旁一個長相酷似老闆的北方漢子開口:「老哥,你就體諒體諒我們,我們八年沒過國慶了,就讓我們休個假快活一下嘛!」

這個夯漢岔的話真是酸甜苦辣,我一時接不下話,只應說「對,有理,有理…,今天買到了就好。」

背著一百顆冷凍水餃走回家,一路上思緒翻騰,不覺得店家的話好笑,但真是反映了很多人的心聲;不管藍綠,真的搞到連國慶都沒得過,不方便過,不好去過,這真是斲喪自己作為國家主人之一的尊嚴,這是苦澀的事實。

記憶裡的國慶還真是層次分明。最早的一次應該是念小學時,約莫是四十年前,媽媽帶著四個姊弟上台北看閱兵,擠了半天,擠進寶慶路與重慶南路口,大約是現在經建會的大門口,那可真是看閱兵的上選位置,不過時隔四十年,閱兵什麼模樣已記不清,唯一的印象,好像是坦克車「暴衝」,就對著人群撞過來,嚇得大家左閃右躲。

接下來的國慶印象是念建中,好像任務是被派到參加早上的國慶大會充場面,不過也覺得挺光榮的,一早把黃卡其制服燙得筆挺,興致高昂的趕到會場,就算是布景,也得稱頭才行。

那年聽聞一個插曲,不知道真實與否:一個調皮的建中學長竟然在典禮進行時,在北一女前面的介壽公園放了好幾支大龍炮。隔了一陣子有了下文,這位只為了好玩放炮的建中生記大過,這意謂日後不准出國、不准考公職、不能當預官…,反正很慘就是了。

下個場景是工作初期,民國七十年代,那時雙十節的國慶現場報導可是件大事。那時我擔任組長這個採訪部隊的芝麻官,負責安排採訪人力,以及晚上的發稿分派,當然我的習慣是一定到現場。當年國慶採訪因為要趕個大早,所以中午採訪告一段落後,包括文字、攝影的兄弟姊妹們,都會在忠孝東路、敦化南路口的榮安〈聯安?〉川菜飽餐一頓,之後下午就開始發稿,可見當年還真是件大事。

一個場景現在還記得,在總統府前廣場碰到位與我同姓「卓」的僑胞代表,上前換個名片,聊一下,他老兄有點扭捏,我聽他十足客家口音,面容嫌青澀,立刻察覺他是假僑胞,是派在會場維安的小情治人員,也就不為難他,結束訪談。

時序很快往後跳,過了千禧年政黨輪替後,竟然搜尋不到國慶日的回憶,不要說過去的博海騰歡、國慶晚會,甚至連個街頭旗海的場景都沒有,當然,是被那廝給去掉了。

有國慶儀式時可能不覺得有什麼,沒有國慶可過時難免會偶有情緒,尤其人在國外出差或參訪時。過去到美國,總不解老美怎麼那麼喜歡掛國旗,連個小Mall、蔬果店也掛上大大的國旗;六月到美南路州紐奧良卡翠納災區採訪,滿目瘡痍,但是超大國旗依然飄揚。

日本的紅心鹹蛋黃旗掛得沒有老美多,但是你不希望看到時,總有那面紅心蛋黃旗在飄。不要怪她,這是對國家自信的表徵。韓國高麗棒子抄來咱們漢人的太極旗又何嘗不是。

台灣、中華民國呢?印象所及,當然有些可歌可泣的場景,例如香港調景嶺被推平前、泰北孤軍基地,都有缺損、褪色的國旗仍在飄揚;當然也有壯闊場面,例如台灣登山隊攀上珠穆朗碼峰,探險隊推進南極。但這些都是特定場景,在台灣的庶民生活裡,國旗不知道什麼時候消失了。

沒有結尾,你個人的感受就是結尾,可能看法殊異,但能觸動,就是好事。

 

 

 

 

 

 

 

 

 

 

 

 

 

 

 

 

 

( 時事評論社會萬象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xiou&aid=2434692

 回應文章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國慶
2008/12/05 11:47
被遺棄在台灣的皇民們,早在二十年前就不想過民國的國慶了!

時和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願國泰民安 風調雨順
2008/12/02 10:50
祝福國家能時和世泰年豐,同胞能花好月圓人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