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9/07/07 03:47:30瀏覽3753|回應4|推薦20 | ||
筆者一直認為韓國瑜的個性、做派應該廣被青年人所喜歡。但不知是事實還是民進黨營造的氛圍,説青年人喜歡蔡英文的人更多一些。不管真假,先看看那些反對韓國瑜青年人的奇奇怪怪的理由。如果他們是經過大腦思考的,無論反對和喜歡都應尊重;如是看了韓國瑜的政治對手製作的懶人包,甚至別人給他貼的標籤,就跟風不喜歡甚至反對他,那顯然是在用別人的腦子在思考。別人那樣標籤韓國瑜有著各種各樣的目的和利益。自己有沒有用過自己的大腦,耐心看完本文,就能夠自我診斷了。
你要拿韓國瑜和誰比?和你、還是現在臺灣所有的政治人物比?韓國瑜的智商、學識比你更低嗎?反應不夠機敏、口才不夠便給嗎?你認識的政治人物誰能比他更輕鬆、幽默。(《王世堅大戰韓國瑜 竟讓柯文哲笑到翻過去》) 他競選市長時的愛情摩天輪,開採石油最不應該認為不可能的恰恰說青年人。不受傳統思維羈絆,敢想敢做,不正是青年人應該有的品質嗎? 據說八月份,有三家外國公司要和高雄市政府談愛情摩天輪的規劃建設案。以愛河為主線,以愛情摩天輪做愛情產業鏈的地標建築和核心,本就是很棒的設想,投資和技術上根本不是問題。只是你不能指望他一上任就完成。尤其是高雄市政府負債累累,財政如此困難,不能用自己的錢主導這項建設的前提下。 民進黨議員問問你答應幾個月能完成,韓國瑜如實回答沒有時限時,就汙衊說政策跳票,狂戳氣球。青年,你看到和記住的就是這些吸睛的表演嗎? 開採石油說。這也是不能想、不能做的嗎?海底有沒有石油,高雄市有沒有所屬海域?能不能招標國際公司勘探開採?如果能,怎能不算政見呢? 翻白眼成名的黃捷質詢韓國瑜被認為頻跳針。 看過議會完整質詢的人,會發現韓國瑜的表現,從應對的機智幽默、態度禮貌溫、回答認真等,都應該是極好的人之一。 不要說黃捷質詢時對韓國瑜答詢不滿意翻白眼被民進黨剪輯成短片諷刺其腹中無貨。且不說韓國瑜該問題回答的並無問題,即便他有一個問題回答不清楚,就是說明是「草包」嗎? 韓國瑜之外,沒有任何一個政治人物在議會的答詢議政直播,YT上僅僅臺視一臺直播能同時在線觀看人數不低於4000人的,經常在6、7000人,最多十達到15000人同時在線。這等於是用顯微鏡在檢視韓國瑜的言行。
截圖時,趨勢網路聲量,韓國瑜為48,郭台銘為15,蔡英文為11,柯文哲為7 (點擊鏈接可看谷歌30天之內,任意時間聲量趨勢)韓國瑜、郭台銘、柯文哲、蔡英文
民進黨議員在議會的質詢,脫離問政本身,用瑣屑故意刁難,讓韓國瑜出醜的操作,你認為誰能表現更好?換個角度檢視:蘇貞昌、柯文哲遇到韓國瑜同樣情況,會表現得更好嗎? 韓國瑜不是一個好的領導嗎?他對部屬不夠恩厚款待嗎?看看北農他離開時的影片。他治理高雄章法混亂嗎?整治路平修了135條路,淹水清了2000公里大大小小的水溝。難道沒有抓住重點、做得不夠好嗎?《20181108韓國瑜旗山夜襲戰》(視頻版)《三山造勢 古月照今塵》(高清動圖版)《韓國瑜 紅花雨 - 凱道造勢大會》 韓國瑜對自己的能力並不自負,但他知人善任。用副市長葉匡時的話說。韓市長不是啥都懂,他也不用太懂。但能尊重人才和專業,比自己不懂裝懂,亂指揮,讓下屬無所適從更好。 不然,請問你認為的不是「草包」多政治人物應該是個什麼樣子? 很多人認為韓國瑜如果擔任總統,會更像劉邦說是庶民有當過小官,有點草根和痞子習氣。劉邦在當時也被認為是「草包」 劉邦對自己何以擁有天下說過一段話: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裏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人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範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國民黨的候選人中,看看誰更像項羽?) 青年人狂妄、叛逆一點沒有什麼,但如果別人傳什麼,自己看什麼,他人怎麼樣自己照做,沒有自己獨立思考和判斷。那才是真草包。青年人,只要有幾個人帶風向,害怕被孤立,就跟風感覺最時髦、最安全。( 《韓國瑜辭職離開北農感人影片》) 另外,民進黨長期把持校園,除了修改課綱影響了幾代青年人,對大陸態度取捨政治人物外,也在很多大學系統培養和扶植「職業學生」在高校傳、幫、帶新一茬的「職業學生」在關鍵時刻發揮作用。太陽花運動和臺大被圍攻江宜華就是哪些職業學生的傑作。 如果青年是真正有頭腦的青年,不妨思考:為何那麼多電視媒體都反對和黑韓國瑜?他真的是十惡不赦嗎?他不夠善良和愛與包容嗎?如果真像一些人評價他那樣,一無是處,為何又有上百萬人對其死忠擁戴?這種現象不值得獨立思考和判斷嗎?如果你能完整看過韓國瑜的一些作為,也許像我這個中年人一樣,研究得越多越系統,越會不知不覺中被他的人格魅力所征服,成為一個自己都不願意承認的韓粉。 韓國瑜的確很多場合講話重複率高,這在青年中也是不討喜的原因。如果他不是台灣被媒體關注最高的人,本沒有什麼,同樣的話,換一群人講還是新的。但因為曝光度太高,一個地方講過,換個地方就要有些新的內容,才能讓人沒有重複的感覺。這點,對青年人和高知識階層特別重要! 畢殿龍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