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佛曆2475年政變
2014/05/26 23:04:16瀏覽1179|回應0|推薦11
西元1932年,整個世界正在大蕭條的最低潮。而地處東亞的泰國,此時業已變政革新將近六十年。

在從小接受「國王與我」的英國老師安娜啟蒙教育的拉瑪五世大力推動下,泰國的改革簡直就是東南亞版的日本。1874年廢除奴隸制度,1881年創辦朱拉隆功大學,1887年設立陸軍軍官學校,培養現代化人材。政府開展鐵路建設,推廣稻米種植,使泰國成為首屈一指的稻米出口國。而各行各業也在飛速進展之中,泰國王室與華僑資本悉力投入新事業:醫院、水泥廠、紡織廠、罐頭廠、博物館、圖書館……根據英籍王室財政顧問的報告:1909年,泰國財政收入已達480萬英鎊,相當於當時中國的39%,按人均計算是中國國民收入的17倍……

舉世都在衰退,泰國自也不例外。以出口為主的經濟,因為世界需求不振,無論大米、橡膠、錫、木材等等都陷入衰退。當時陸軍少壯軍官與在野黨中有一批人以為:國政不堪聞問,都是因為在位者年老昏庸卻繼續把持大權之故。

1932年4月6日,泰國紀念開國150周年,在盛大的慶祝與閱兵儀式中,一則耳語在悄悄流傳:卻克里王朝150年,氣數已盡……

政變的導火線還是經濟。5月11日,政府宣布退出金本位,同時因為財政赤字,又宣布大批裁撤公務人員與陸軍軍官。6月24日凌晨,以高射砲兵總監披汶頌堪上尉為首的少壯派軍官,兵分四路,佔領皇宮,並宣布成立國民議會。25日拉瑪七世宣布:赦免全部參與政變的民黨與軍官,27日頒布臨時憲法,揮別150年的專制君主制度,泰國成為君主立憲國家。

由於這次政變發生在泰國佛曆2475年─也就是釋迦牟尼去世後2475年,因此被稱為「佛曆2475年政變」。

成為君主立憲國家的光明前景之下,卻映照著法西斯的陰影。軍人勢力抬頭,大權在握的披汶頌堪還鼓吹「惟國主義信條」,仿照義大利與德國法西斯黨黨章,提出:
- 對友 (日本) 和
- 對敵 (英、法、中)狠
- 尊敬佛教勝於自己生命
- 努力進行農工生產
- 敬老愛幼,服從上級領導

就這樣,「進步」的少壯軍官一步步把國家帶入戰爭的深淵─包括日本主導的,壓著15萬泰國民工冤魂的泰緬鐵路。

報載泰國軍方發動政變後,陸續召集政黨領袖、政府官員、學者和新聞界人士,拘留了逾一百五十人。

軍方的做法讓我想起以前幼稚園時的美好時光─軍方要求他們混雜在一起相處:「陸軍總司令帕拉育試圖把政敵聚在一起,相親相愛與和平相處……」發言人還說:「我們要給他們一點時間思考,並修正他們的思維,讓他們思考整個國家和泰國人民,而不是只想到某一特定團體。」

這種「排排坐,吃果果」的做法,背後的動機是否真是如同軍人們所宣稱的憂國憂民,有待時間驗證。

而只有一件東西可以在短期內立竿見影地團結水與火。那就是民族主義,或是發動民族內部的淨化運動。但願我是杞人憂天。
( 時事評論國際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uyiutang&aid=13652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