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邱森萬」的戰爭片
2020/05/06 07:59:36瀏覽1762|回應3|推薦13
獅城熔斷隔離期間的空檔,自然不能只看書。

我是「好古,敏以求之」的人,看電影的時候也是。總是喜歡歷史片,特別是冷門的歷史戰爭片,最能激起我的共鳴。我喜愛軍事,並不是那種對「鐵與血」的憧憬─即使有,那也是少年時期,小男孩自然對所謂「英雄」或「愛國」情懷的投射。長成之後的愛好,多半是更從人性的角度出發。

真正深刻的戰爭電影,沒有不反戰的。而戰役進行當中,描繪人性的反應─膽怯或退縮,勇敢或犧牲,強壯與脆弱,從眾或孤獨。還有,特別動人的,是僅僅為了一個理想,一句口號,或一項堅持,就把自己的生命交付出去,這種純潔的勇氣,是我最愛看的部分。

拜線上影視平台之助,以前這些難以找到的東西,現在也能毫無困難的在家享受。就容我介紹幾部近日看的,印象比較深刻的電影或電視劇集。

因為近日新冠病毒確診數常常為0之故,想到了《永遠的0》這部電影。當po了劇照在臉書上時,引起了許多朋友,對於二戰末期日本所謂「神風特攻隊」的討論。其實1944-45年的日本,為了避免敗戰,已經到了無所不用其極的地步,不只是以「神風」飛機衝撞敵人軍艦:
有載人魚雷,由母艇發射後撞向敵艦,這叫「回天」;
有簡單的載滿炸藥的快艇,由近海駛出後撞向敵艦,這叫「震洋」;
有載人的滑翔翼炸彈,由轟炸機翼下發射,叫做「櫻花」。
陸地上的「特攻」一直都有,從1937年的上海戰線《爆彈三勇士》─以炸藥衝入敵陣自殺攻擊,或是太平洋戰爭期間,個別單兵以肉彈攻擊敵人戰車,都是戰史上歷歷在目的例子。在瓜達康納爾島上,還有士兵將死去戰友的內臟取出放在自己身上,以此偽裝而炸毀了敵人戰車。日軍的紀錄是:不鼓勵。

《沒有出口的海》就是一部介紹冷門的回天自殺魚雷的電影。

哈薩克電影《無畏一千勇士》,講的是十七世紀晚期,哈薩克人對抗準噶爾人的故事。這段以前只在歷史課本中的東西,被哈薩克的俊男美女們演了出來,還不錯。特別是要看單發前膛火槍時代的騎兵戰的話,這部電影的場面很經典。

帆船時代海戰電影,則推薦韓國的《鳴梁海戰》─「東方納爾遜」武聖李舜臣將軍,是我的偶像之一。

若是二戰坦克電影,推薦俄國的《T34》與《堅不可摧》。電影中戰車的戰術動作與戰車兵的技術操作相當精彩,比小布的《狂怒》還要好看。

南美洲的戰爭電影不多。《解放者》則是描述十九世紀初世紀拉丁美洲獨立運動領袖玻利瓦的故事─他領導了1810 到1830年間委內瑞拉、哥倫比亞、厄瓜多爾、秘魯等地的獨立。片頭便說:他征服的地域比亞歷山大大帝還大。電影在描述當時西班牙裔住民、非洲裔住民,與原住民間的互動時頗有匠心。

另一部值得大推的,是丹麥影集《1864》─劇情主軸在1864年的丹麥─普魯士戰爭。歷史課本上輕描淡寫的「普魯士在連續打敗丹麥、奧地利、法國後建立了德國」,卻是幾十萬人的血淚。

十九世紀是民族主義的世紀,就像奧地利德語作家史蒂芬‧茨威格說的─他在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成因時寫道:

「我們今天平心靜氣地問自己:歐洲為什麼要進行大戰,我找不出任何一個合情合理的理由。那次戰爭既不是為了思想上的紛爭,也說不上是為了邊境幾塊小小的地方。我今天以為那次戰爭只能用『力量過剩』來解釋。也就是說……每個國家突然之間有了要使自己強大的感情,卻忘記了別的國家也會有同樣的情緒。每個國家都想得到更多的財富,每個國家都想從別國奪取點甚麼。」

「而最糟糕的是,恰恰是我們最喜歡的情緒:我們普遍都有的樂觀主義欺騙了我們自己,因為每個國家都相信別的國家將在最後一分鐘被嚇退。」

當民族主義的戰車轟隆隆駛向懸崖,我們明知那個終點但卻無能制止。當激情的言語將僅有的剎車都拆除的時候,戰爭便是不可避免的事。

我們看到,政客是如何將丹麥人民錦上添花成「邱森萬」(Chosen One,上帝的選民),如何地忽視實際與敵人力量的對比。當政客蒙拉德僅僅憑著煽動民族主義就當選總理,「他顯然認為:丹麥人是上帝揀選出來的」;他威脅國王通過等於是宣戰詔書的憲法修正案:「人民,想知道他們的國王是丹麥人還是德國人。」當被問到有何實際應戰方案時,他只說:

「愛我們的上帝會賜與我們該有的……」

然後在幾十萬人的屍骨上,興起了更大的民族主義巨靈妖火,丹麥只是其中的一根柴薪;只能等待二十世紀二次世界大戰的血海將之暫時澆熄。

不說了,就看吧。
(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uyiutang&aid=133747099

 回應文章

Taiga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0/05/07 08:15
版主提到的電影有些我也看過。

《永遠的零》,我看到片名時,以為是講「零式戰機發展史」的電影,結果出乎我意料,是一部反戰電影。二次大戰後,美国給了日本一部反戰憲法,說真的,我不認為美国的洗腦術能成功,我不認為美国能徹底改変日本文化;但這一部電影卻能看出美国在日本文化中摻進了一些不同的元素。

韓国電影《鳴梁海戰》也看過,而且還看了兩部。印象中,第一部還算「寫實」一奌,第二部則有奌像神怪片。

《狂怒》也看過,我腦中留下的印象是一部一般般的美国電影,乏善可陳。

「邱森萬」的說法很有趣,不過我認為那是西歐基督教文化下的產物,中国是多神的信仰,多教並行的世界。民族則是五方雜處,將相本無種,誰能幹誰就「入主中原」。誰都是「邱森萬」,誰也都不是「邱森萬」。

scchang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0/05/06 17:53

牠們都相信---信天翁1:天佑台灣!  信天翁2:天佑中華!  信天翁3:天佑美國! 信天翁4:天佑......

牠們都相信,只有天知道。---邱森萬


blackjack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0/05/06 08:56

盎格魯-撒克遜的「邱森萬」與「偉大復興」已經對撞了。

我相信21世紀的人類智慧不會比第一次世界大戰的人類更聰明,而且花樣還會更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