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振興券在我家
2020/08/07 02:58:02瀏覽74|回應0|推薦0




莫辜負振興券的美意/朱苡瑄

新冠病毒的疫情方興未艾,如今地球一家親的狀況下,只要有一個地區疫情失控,就沒有一個國家可以鬆懈。儘管大家都說「後疫情時代」的當下,大家的疑問都是:「我們是不是回不去了?」

台灣在「超前佈署」的政策下,數字上是值得驕傲的,但因為疫情影響經濟低迷,所以政府發行了「振興券」,希望大家在坐困愁城的氣氛下,能多多消費,讓商家得到最直接的幫助。只要我們憑著健保卡或身分證並帶一千元,上網預購就可到超商領取,也可直接到郵局排隊領取三千元的振興券。

振興券發行沒多久,就傳出很多家庭因此失和,國二男生跟母親討不到三倍券怒嗆媽媽侵佔之類的社會新聞時有所聞。

雖然我們家尚未領取振興券,全家協議一千元從我們的零用錢扣,振興券由我們來使用,所以我和二個妹妹協議好要將三倍券集資購買時下最熱賣的遊戲機以及遊戲卡,爸媽也樂見我們自己規劃這份屬於我們自己的小小意外之財。

政府要振興經濟的好意,我們莫要辜負,許多事情透過溝通可以得到雙贏,若是為此家庭失和,實在得不償失啊!


出門花掉振興券/謝亞叡

因為疫情,大家都把自己關在家裡都不出門,雖多的店家因為沒有客人來消費,所以都紛紛的把店收起來。政府為了解決這件事,發起了振興券。

振興券就是,你用一千元,就可以拿三千元,但要在年底前花完。很多人聽到立刻去換,但通常家長換完都會放在自己的口袋。如果可以自己花就好了。

如果我可以自己花的話,我會先去因為疫情影響快要倒閉的店家,貢獻我自己的一份小小力量,如果還有剩的話再去買我想要的東西,這樣不但可以促進經濟,還可以滿足自己想要的。



振興券購物趣/陳映縈

因應疫情嚴重,政府為了鼓勵民眾消費,刺激社會經濟,頒發了「振興券」給全臺民眾。振興券幾乎可以花在任何地方,舉凡吃喝、日常生活用品、甚至是手機、房地產,非常方便。

前陣子,媽媽也帶著全家的健保卡去領回了傳說中的振興券,雖然是領回來了,但爸媽絲毫沒有想要給我花的意思,正當我為了此事忿忿不平時,才發現原來爸媽計畫是全家一起去百貨公司採買自己想要或需要的東西,當然,是在金額範圍內。於是一行人就興高采烈的出門血拼了。

到了百貨公司,我和弟弟的喜悅之情意於言表,原因當然是因為能夠買自己想要的東西啦!弟弟買了一些玩具和糖果;而媽媽則是去買了許多美麗的衣服;爸爸去買了登山用品,雖然我們幾乎沒有去露營的習慣,但沒關係,主要是大家要開心嘛!

這趟「振興券購物趣」大家可說是滿載而歸,每個人都很滿足,振興券在我家是這樣一起花掉了,徹底完成消費刺激經濟的目的,可謂皆大歡喜。




全民小禮物/葉珮絜

「振興券」是因為政府為了刺激民間經濟,發給全民的小禮物,希望帶動買氣,讓全國的經濟活絡起來。

我們家的振興券會大家集資換新的沙發,因為舊沙發被貓抓的不成「椅」形,到處都是抓痕不說,坑坑疤疤的破洞,早就慘不忍睹了。剛好利用我們一家的四張三倍券,可以挑選預算比較高的新沙發了。

其實,我們家的幾隻貓陸續都上天堂了,看見那個破沙發,就會想起貓咪們還健在的日子,這次挑沙發,媽媽還是有考慮「防貓抓」的款式,我不禁暗中期待,會不會媽媽走出哀傷後,會考慮再養貓咪呢?

疫情還沒有得到完全的控制以前,大家苦中作樂,用政府給的小禮物買東西,小小的滿足一下,但千萬不要鬆懈,口罩一樣要戴好、戴滿哦!





振興券在我家/陳念洵

如果我能自己使用振興券,那該有多好,一開始我並不知道我們小朋友也有振興券,原來每個人都有三千元的消費額度呢!

媽媽把她的振興券拿來戴我去吃大餐,阿公阿媽不知道是怎樣使用的?大阿姨乃去買大餐阿公沒花阿嬤也梅花大阿姨買沙發,小阿姨買了一張旅遊券準備去放鬆旅遊,哥哥買了寶可夢。

如果振興券在我手上,我會去買最近同學們最愛的「動物森友會」的遊戲機,用自己的錢一定是不夠的,希望媽媽能贊助我一些。

希望疫情早日過去,大家能回到正常的生活,也就不需要政府發振興券了。



被收走的振興券/李倬毅

今年因為疫情,很多店家都因此關門大吉,所以政府發行了振興三倍券。

振興三倍券,你必須投資一千元,然後去郵局領取,信封中有四張五百和五張兩百,這就是振興三倍券。

我目前還沒有去領振興券,也沒有想到要怎麼使用振興三倍券,不過媽媽通常都會將我和姐姐的振興三倍券收走。




少少的振興券/蘇芳儀

這次振興券的活動貌似讓很多人去買了平時不敢買、買不到的東西,不過也有些人直接被家人拿走,或是直接買食物跟生活用品捐出去的也不少。

像我家就是媽媽拿走,不過我如果真的拿到那三千的話真的會到處買東西,到處敗家,我媽可能就是因為不想我亂買所以才沒給我的,也不知道他拿著那些錢都買了什麼?

雖然台灣和其他國家相比,發放的錢確實有點少,但這也是因為我們的情況比別的國家好了很多,所以才會比較少,不過也希望各國的人都能好好的。





振興券購物樂/朱苡榕

在去年底,世界各地開始爆發了新冠病毒,各國面臨了嚴峻的挑戰,大家都盡可能得想度過個人生計上的難關,政府也挖盡心思拯救被疫情拖垮的經濟,當然台灣也不例外。

政府制定了兩種政策-「紓困」和「振興」,其中振興券的發放讓我大開眼界,簡單來說就是拿一千元現金兌換成三千振興券,這又不免讓人奇想,為何不直接發放二千元的現金呢?原來「振興券」的目的在於促進商業活動,因此若給了民眾二千元現金,許多人若是存起來,對刺激經濟發展,就無實質意義了。

在一、兩年前曾想過要買整套輕小說,但到了最後三思,還是克制了購物慾。吃到飽火鍋價格不便宜,也讓我不得不按奈住欲望,而在這時刻,政府所給我們的錢,怎能不好好利用呢?

我的花錢名言「花錢會心痛」,因此每次在買東西前,總事會三思,究竟這物品真的適合我,或者是真的有需求,而在這時,我總算能好好來體驗一般女孩的購物心情,也期待這次的政策有助於振興經濟,一掃疫情的陰霾,暫時輕鬆一下!





振興經濟的小小力量/趙季瑋

疫情的來襲造成經濟的委靡不振,也造成很多商家的生存危機,甚且支撐不下去,甚至因此而倒閉,所以政府發行了振興券,希望透過全民的力量,人人發揮小小消費的力量,幫助台灣振興經濟。

我們家這幾天領了許多振興券,雖然說全部都給媽媽拿走,除非用自己的零錢去換,然而最愛美的媽媽當然就要好好的大買特買,她收集了大家的振興券準備趁百貨公司週年慶時,用振興券買自己喜愛的化妝品,或者出去玩的時候用振興券買一些伴手禮。

如果我擁有振興券,我應該會拿去買一堆的衣服,吃遍許多美食,一部分拿去好好的買自己喜歡的東西,一部份就好好的拿去振興經濟,振興券對我來說其實沒有太大的用處,因為我不常消費所以有或沒丟不太有影響。

振興券雖然能幫助振興,但卻也代表著疫情更加的嚴重,希望不要再有振興券的出現。




天佑地球/趙季瑄

每個人的家庭都有自己獨特的風貌,所以使用振興券也有家中獨一無二的作風。

我們家振興券是給媽媽收,因為在某些地方買會打折,媽媽就利用振興券買化妝品,這樣就不會那麼貴,而且媽媽平常就會給我零用錢,所以我覺得給她收可以。

我覺得政府這樣做很好,能幫助家庭並不富裕的人,讓他們有一些錢可以生活,也可以看見社會上善良的人,把這些錢捐出去,或者是讓小朋友有自己的錢運用,讓每個人都開心。

希望疫情早日過去,大家恢復昔日的生活步調,民生樂利的盛況能再現,祈求上天垂憐,天佑地球!





振興經濟的一份小力量/黃泓銓

幾個月前,是世界不安寧的日子,因為這隻病毒使得世界大亂,陷入恐慌,還造成經濟大蕭條,使得政府不得不採取應變措施,這時,一位經濟大救星來了,三倍券登場,雖然台灣已經解禁,但大部份的人仍舊沒有出門的跡象,大概吧。

自從我們家領到振興券後,消費額呢,也是一直的增高,不知為何,我們家的消費力愈來愈高,要買的東西也愈來愈多,雖然好像都是花在我身上,不過,我還是有看到振興券本人啦!

後來在某一天,姐姐要買安全帽,所以我就跑去隔壁買我的鴨舌帽,還順便買了蛇板呢。

雖然買了那麼多東西,不過心裡總是有點空空的,不知道為什麼。




振興券在我家/郭宥升

最近,新冠肺炎的疫情襲捲全球,各國的經濟都受到打擊,因此政府發行了振興三倍券來促進民眾的消費,用途也很多種,跟貨幣差不多,只是能把價值翻三倍,讓人覺得新奇,就會吸引人去使用它來買東西,這樣就可以振興台灣的經濟。

奶奶最近也去領了三倍券,花她不少時間去排隊,領回來時還在吵是誰要花掉,幸好我都不需要用到,所以我的都讓給姑姑用,姑姑拿這些三倍券去買一些零食、泡麵等等,也幫奶奶買了奶粉,都是買些平常會買的物品,對消費的態度絲毫沒有改變,振興券其實跟鈔票沒有太大的差別。

如果真的要我用三倍券來買東西的話,我可能會選擇買新的電腦滑鼠和鍵盤,主要是因為我的滑鼠快要壞掉了,所以用起來很不方便,常常因為滑鼠把自己氣死,所以我會先想到要買滑鼠。不然的話我可能還是會買一些吃的,例如零食或泡麵可以多買一些放在家,餓的時候很方便弄東西來吃。

振興券對我家來說還好,但是對某些人、家庭來說是很不錯的東西,這些錢能做的事情可多了,其實三倍券幫助到的人非常多。

這次的疫情,讓許多家庭狀況不好的人,多了一筆錢可以花,是一件多麼美好的事情,但是希望經濟能好好的維持下去。



振興券的小缺憾/蔡承祐

因為新冠肺炎疫情導致許多商家倒店,政府為了振興經濟,刺激消費以厚民生。於是就花費了好幾億製造傳說中的振興券。

如果我可以任意使用振興券,那我就不會去買小面額的東西,因為無法找錢。所以我如果要買小面額的東西,基本上會先買接近二百一些些的東西,再來買小面額的東西,比較划算。

要買的話,我會先從我缺的必需品開始買起來,接著才是買書、買路邊攤(尤其是鹹酥雞)。如果有剩,再來買任天堂SWITCH的遊戲卡匣等電子遊戲模式或桌遊類的產品。

或者是跟家人一起和買東西,可買的選擇就變多了,像最近,我的弟弟要買新手機,於是我就用振興券來幫忙出。

政府振興券看似完美,但是有一個缺陷,如果振興券都流到大型百貨公司裡(像新光三越),或到大賣場裡(如家樂福),有發就如同沒發,因為最早的本意是要幫助攤商。如果下次又有振興券,希望政府不要讓振興券流入大型百貨公司,以免擴大貧窮差距。


發揮振興券價值/蔡宗翰

在這疫情爆發之際,各國人民都陷於水深火熱之中,每天的病的人數隨著時間快速爬升,死亡人數也不甘示弱的向上爬。許多公司都因為疫情,讓員工在家,甚至停工,經濟的蕭條使人民每天在花費上有了限制,因此政府想了一套政策來振興經濟。

花一千換三千,是拿到振興券的條件之一。許多商家也同時振興券的出現,而推出相關的優惠方案。在我家有去便利商店買三千送四千、買冰有打折……,我們是把振興券做到最大價值。隨著政策的推行,台灣的經濟有逐漸好轉,而且在疫情爆發的顛峰之際,台灣在防疫方面做得淋漓盡致,所以經濟其實本身就比其它國穩定許多,這也是在無形之中,台灣成為世界的焦點。

在這此振興券的政策出來時,我便有聽到周遭的親朋好友打算用振興券買一些零食、飲料或民生用品……,給一些可能需要幫助的人,或給那些在一線區域努力的醫護人員,因為有他們的奮不顧身,才有現在安穩的台灣。我們沒有相關的專業知識來幫助別人,但透過行動我們仍然可以當個補給站。

比爾蓋茲說:「在這次疫情中,我看到的不是病毒的無情肆虐,而是人那最珍貴的心。」振興券的出現或許不是為了經濟,而是為了醫護人員而生的加油券,更是為了感謝他們,因為她們才有安全的家。




報復性消費/洪承楷

為了紓困,也為了刺激經濟消費,政府發放了振興券的福利,讓大家有這個三倍券,可以用於各項消費,但條件就是在今年年底前必須花掉。

三倍券上路後的幾天,各地郵局、超商大排長龍,當機的狀況不斷,看來大家都很願意使用這個政府的美意,讓自己可以位振興經濟貢獻自己的小小力量。

我們家選擇用消費券去澎湖旅遊,一來是因為今年無法出國度假,二來嚮往澎湖的美景,哪知道整個澎湖塞滿了「報復性消費」的民眾,整個澎湖塞爆的人潮,幾乎沒有什麼旅遊品質可言。

但爸爸叫我們轉換心情,放輕鬆吃吃喝喝、試著悠閒的欣賞離島風光,畢竟今年疫情爆發以來,大家都悶壞了,何妨就把這樣的人擠人,當是人生的另一種難得的經驗和體會,也算是疫情之外的美麗了。



增值的振興券/蔡承廷

為了振興經濟,政府想出「振興券」的方案,希望大家一起消費,讓民間的店家能紓困。雖然有人批評,光是印刷紙本就花了很多的錢,也要砍掉很多的樹木,也有人抱怨說不知道這麼用竟然拿一千塊的三倍券買三千塊的東西。有人還搞不懂到底要怎麼使用。

如果我能自己處置屬於我自己的振興券,我當然希望它不只三倍,最好一百倍,讓我永遠都花不完,那該有多好。我會從小額消費下手,我會一些比較便宜一定有特價的東西,然後我會去夜市享受小吃,買臭豆腐和玩打彈珠。

我還會去買任天堂的卡匣,像塞爾達傳說和動物森友會,最後我如果還有剩下的錢可以花,我會全部拿來買手機。

其實我們的錢全部被爸爸拿去買金幣,他說是要讓三千塊增值變成六千塊,或許變成十倍都不只。





振興券的運用/郭宗恩

為什麼會有振興券?因為有疫情的關係,政府希望能帶動買氣,讓商家有生意,就不會有那麼多的店家倒閉了。

爸媽帶著振興券帶我們逛百貨公司,買一些我們很早就想要的玩具,接著去吃不便宜的瓦城,覺得好划算哦!

媽媽說剩下的錢,全家一起去宜蘭住四天三夜,要爬太平山,讓我充滿了期待。

希望疫情趕快過去,趕快研發出疫苗,讓大家都能恢復正常的生活。





振興券在我家/郭宗翰

為什麼政府要發放振興券?因為這次的新冠狀病毒,導致許多的商店沒生意,就連百貨公司也快要撐不下去了。為了救經濟,政府發放振興券,讓大家促進消費,讓店家生意興隆。

我們家再郵局領振興券後,大家討論了要怎麼把這筆錢在十二月底以前花完。媽媽答應讓我買一把我肖想很久的玩具槍,上網比價了一番,終於找到價格合理的商店,高高興興的買了回來。我個人剩下的二千元,就贊助全家的宜蘭台北的旅行,真的是皆大歡喜。

如果全家人的振興券都在我的手中,我會先把五千塊捐到弱勢團體基金會,幫助那些弱勢兒童,剩下的錢我想要買股票,讓錢增值,變成更多的錢,當然我要請教專家,不能亂買。

我希望這次的疫情趕快過去,這樣全台的店家就不會門可羅雀了,這樣也不需要再依靠振興券來幫店家賺錢,真希望全球能平安度過這波嚴峻的疫情。




振興券救經濟/蘇裕淂

因為疫情的關係,有許多商家生意不好而倒店,政府為了振興經濟,拯救那些商家,推行了振興三倍券,讓人們可以去買東西。要退換的方法是是拿一千元去商店換三千元的三倍,多賺了二千元。

我原本換到了很開心,因為可買東西,那三千元都是我的,一開始想儲值二百到悠遊卡裡,沒想到不能,而且還不能找零,因為我通常都是買一些小東西,飲料、零食之類的,所以對我來說很不方便,因此我在換來的那天下午就和媽媽換現金了。

三倍券適合用在三百元以上的消費上,像是去全聯採買,兩三千塊的那種,不是整數就付現金就好,所以媽媽在出去玩時買了一大堆的土產回來,這全都是政府出錢請我們的。

三倍券是否方便,因人而異,它就不適合我,但這都是為了拯救那些快倒的店家的,所以大家不要不出去花錢,要撐過這次疫情。


流汗真好/蕭涵

從小,我就很喜歡運動,不但喜歡球類,也愛跑步。

我很愛看「灌籃高手」,所以裡面的籃球高手都是我心目中的偶像。在學校我常和同學一起練習打籃球。一開始我們想跟老師挑戰,也都想當隊長,於是老師想出一個辦法,就是只要誰能搶到藍板球,就能當隊長。因為平時我有練習基本動作,所以搶到了重要的一球,讓我很幸運的當了隊長。

常練籃球,不僅會讓自己跑步速度進步,反應也變得很靈敏。最重要的就是,籃球是全身的運動,讓我流很多的汗,渾身都被汗水洗禮,那種感覺真的爽到最高點了。

運動對身體有益處,大量的流汗,讓我更加健康,也越來越愛籃球了。




運動最快樂/陳衍瑞

運動有助健康,大量的流汗不但可以減肥,也能讓人心情愉悅,爸爸常說:「要活,就要動,最好的活動就是運動了!」

所有的運動項目裡,我最不愛的就是「體操」。因為我覺得固定的那幾個動作,實在是好無聊哦!這時爸爸又說話了:「運動不能太激烈,體操是基本入門,讓我們身體放鬆,從事運動前先做個體操,才不會容易受傷。」

因為我很愛看棒球賽,所以最愛的球類運動,就是棒球了。爸爸是我的運動搭檔,一起去公園打棒球,是我假日最愛的休閒活動。

運動需要養成習慣,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晒網」,需要持久的毅力,一定能讓身心都健康,運動最快樂,我會繼續保持運動的習慣,不會輕易中斷的。



正確的消費觀念/林逸臻

從小,只要我想要的東西就會吵著要大人買給我,因為爸媽很寵愛我,所以都會努力滿足我的需求,凡事都順從我,所以我對「花錢」沒有概念。

漸漸的,媽媽發現我的需求越來越大,一點也沒有考慮到大人的感受,曾經在逛玩具店時,我貪心的想要爸媽幫我買一台很貴的電動玩具,被拒絕了以後,我直接在店裡耍賴大哭,非常無理取鬧。

回家後,媽媽很嚴肅的告訴我,當我們買東西的時候,一定要考慮清楚。要分「想要」和「需要」兩類,不能因為一時想要而買,必須是真正需要的時候才考慮花錢買。更要理解家庭的預算,不能需索無度,亂花大人辛苦賺的錢。

聽了媽媽的話,我開始學習克制自己的需求,對很多想要的東西,都會試著先問自己:「你真的需要嗎?」雖然很難,但我會努力培養自己正確的消費觀念,才不會變成一個敗家女啊!




我的家/陳曉姸

我們家一共有七個人,分別是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弟弟、妹妹和我。

爺爺很會吃辣,不管多辣,他都面不改色,吃的好開心,別人家有辣媽,我們家有辣爺。我家的「大廚師」是奶奶,家人的三餐幾乎都是她一個人完成的,每樣都用心、每樣都很美味,其中我最愛的就是奶奶煮的咖哩。

說起爸爸,就是我們家的「大力士」,他可以一個人搬起很重的櫃子,力大無窮。媽媽是老師,所以不管什麼問題,她都能回答解決,是我心目中的「萬事通」。

弟弟是個「愛哭鬼」,淚線很發達,只要遇到事情就會哭。妹妹非常可愛,是個很愛笑的「調皮鬼」。

我非常喜歡角落生物,也喜歡畫圖,更喜歡交朋友,有機會再讓大家認識一下我的特長哦!

這就是我的家,我們是個幸福美滿的家庭,充滿了愛,充滿了歡笑,一個「愛的家庭」。



耕耘與取捨/林祐銜

土地雖然鮮少會有變動,但政權卻是不斷在轉變的,一個國家的興盛衰敗,往往取決於君王手中,有人曾說:「美女一笑可傾城,君主一言可傾國。」因此,君主身邊的諫臣也常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但如果諫臣只進讒言,那麼國家便會快速沒落了。

在東漢末年天下大亂之物,率先召集各路諸侯的袁紹,家族四世三公,從少就受到優良的教育,成年後即到大將軍何進手下擔任要職,同時與眾多文人墨客來往,後又借公孫鑽之手,不費一兵一卒便奪下冀州,因此眾人對他報有重望,期望身為漢室名門之後的他能快速平定戰亂,使獻帝復位。

不料,年少有成的他愛國心卻瞬間大減,雖然仍不斷增加自己的實力,去始終不願救皇帝於水火,反而以自身利益為本,懷天高皇帝遠的自私心態,常為兒女私情而荒廢政治,遇到大事時又舉棋不定,擁兵越多便愈顯無知,這時的袁紹已成標準的英雄氣短型,加上「諫臣」郭圖不斷的出餿主意,袁譚、袁熙、袁尚三公子又爭世子之位,導致最後七十萬大軍備曹操的七萬精兵快速擊敗,最終袁紹憂鬱而終。

袁紹雖然一開始捷足先登,立下不錯的基業,但也耳根子軟和天生傲慢的個性,卻隨著勢力和年紀的轉變而逐一顯露出來,加上好運不再,遇上了奸臣和逆子,才始幾十年打下的根基在一夕間被燃燒歹盡,最終滅亡,這證明在亂世之中享樂是不可取的,身為君主,有了一片鴻圖,如何在上面耕耘,如何在人世間取捨,又是另一門更高深的學問。




為善最樂/林衍瑞

今天上社會課的時候,老師宣布:「小朋友,今天我們要學討論的是『做善事』,希望大家動動腦筋,先問自己做善事的心情如何?」大家思索了一下,有人陸續舉手發言。善事就是心存善念,說好話做好事,我們在日常生活裡,到底有沒有真的用心做善事呢?

有同學說,在樓上看見有一台壞心的車主,把騎腳踏車的老阿公給撞倒了,結果經過的路人,視而不見的走過,沒有人伸出援手。他氣不過,就衝下樓,去把阿公攙起來,把腳踏車扶正,還牽他過馬路,阿公感謝他的幫忙,讓同學覺得做了一件好事,心情也愉悅了起來。





轉變/楊昀容

不知不覺中,時光悄悄流逝,一下子,國中生活已經過去了大半,從小學時的無憂無慮,變成背負沉重的課業壓力;從愛挑食,到開始嘗試各式各樣新奇的產品,沉迷在小時後不敢靠近的美味裡。在這幾年裡,對我來說,最大的改變,就是「喝茶」了。

澄澈的液面飄著幾片茶葉,毫不吝嗇的散發出自身的香氣。愜意的假日清晨,時間一到,茶香便準時的充斥著整個房子,一個角落也不放過,因此,在假日,我美好的起床時光是充滿著香味的,但,雖然如此,「茶」對於只喝甜到發膩的汽水和含糖飲料的我來說,簡直是場夢魘。那清但甚至帶有苦澀的味道,配上獨樹一幟的口感,就像咖啡一樣,是大人的味道,不是我們小孩所能輕易  裡碰觸的。

升上國中,同學之間不知如何,每個人隨手不是一杯紅茶、綠茶,便是水果茶,好似一場旅行,所有飲品都和茶搭上了關係。「來、喝喝看,怎魔能錯過呢?」一眨眼,手上多了一杯無糖綠茶,一口喝下,甘醇濃厚的滋味在嘴裡擴散開來,不像其他飲料,清爽的味道,滑順的口感深深烙印在我的腦海中,那是我第一次迎像那充滿神秘的味道,也是帶走我走向茶不離手的路口。

自從被同學強力推薦下而喝下了茶,那從未體驗的滋位佔據了我的心頭,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我開始嘗試各式各樣的茶飲,除了美好的味道,不僅健康養生,那能提振精神的特有香氣,使我慢慢得掉進名為「茶」的陷阱裡。不知不覺中,我也喜歡上隨手來一杯茶了呢!




學生中最不公平的待遇
12年國教(國小,國中,高中)
中上階層永遠只有被罵的份,
「品學兼優」
「學」優,品就優?
市長獎為什麼是指作業方面
優學?同儕部分也優學嗎?
就算有科技獎,藝術獎,那還是得看學校老師給的藝文分數
真的準嗎?
未來社會__工作態度,察言觀色,待人處事,做事能力
老師偏心
老師:喜歡攀藝人網紅,成績優異(啥事都對,幾乎沒有錯誤)

學校老師過度偏袒,像是成績優異喜歡的人,會幫他們湊在一起
也喜歡那個男生的女生(老師已知),感覺老師都會針對他,有事才會好好請幫忙

網紅組,我一定要認識他,跟他很熟,比它爛的都不教,甚至放棄,分組教學把他叫到前面來加強,他以後的學歷都有我的份喔,他們那群就算受不了也不可以生氣喔,那群有一個住網紅家隔壁,因要跨年表演,書包請那位同學帶走,老師得知,就問那位同學家位置,同學:我住他家隔壁,(被笑鬼打牆),事實不想說,但最後還是說了一個地標(其實很不情願)


每個禮拜四一如往常的聽到學務處廣播:「中午12點30分請全校的編輯股長至學務處旁中廊集合」,完全沒意識到這是國中最後一次的編輯股長集合,也是畢業典禮前一次的集合,三年級每班都拿到一張紅色A3的紙,上面滿是密密麻麻的名字,依序排著各種市長獎、議長獎、區長獎等等班上前5名的獎項,心頭突然湧上好多個為什麼,為什麼是功課好的人才有的獎項?他們被掛上「品學兼優」四個字,他們的「品」真的好嗎?而又是用甚麼來衡量的?難道功課不好的就不好嗎?

今天是2019年12月31日,小蓁所屬的舞蹈工作室受到台南市觀光局的邀請至跨年現場表演,那天正好是平日,理所當然就要提早到表演現場排演準備,必須請假半天,但學校功課還有還沒派的,就請住在她家隔壁的小暄幫她整理書包帶回家,才剛下午第一節,特別關心小蓁的數學老師才剛坐上講台上的椅子,立馬瞄到坐在最角落小蓁的位置,便問:「阿那個16號人呢?」大家以熟悉的口吻回答:「請假」,這也不是小蓁第一次因為表演的事請假了,大家也早已習慣進門沒看見小蓁就問的數學老師
老師接著問:「她的書包怎麼還在?」

小暄:「她要請我幫她整理然後帶回家」

老師用疑惑的眼神看著小暄,問:「你要怎麼幫她帶回家?」

小暄答:「她住在我家隔壁」

接下來老師問的問題更是讓小暄傻了眼
:「那你家住在哪?」

她愣了一下,想也不想的直接無厘頭地回答:「啊不就住在她家隔壁啊!」

全班馬上哄堂大笑,當然也包括了老師

其實小暄知道老師想知道的是甚麼,但她就是不情願說出來,
畢竟這也是別人的隱私

老師投以嘲笑小暄鬼打牆的眼神說:「我知道啊」

小暄覺得煩「死」了,只好說了家裡附近的一個地標

下課後,小孟和小暄一同往操場走去

小孟說:「幹嘛跟她說啊?」

小暄說:「反正他要查他也查的到吧!不然她一直問,我也不知道怎麼回答」

在台灣的教育制度,經常伴隨著許多不公平的待遇,像是老師偏袒資優生、以後有可能踏進演藝圈的人,對於成績中上的會感到非常不公平,有時候不小心錯了一題不該錯的就會被罵慘,而同樣的,那些成績在非常前端的人錯了相同的題目,老師不但沒責備,反而認定只是失誤,世上沒有一個十全十美的人,資優生會犯錯,理所當然,其他人也會犯錯,怎能責罵那些中上階層的人,認定他們「不該錯」,而不是失誤呢?對於那些網紅,他們成績可能沒有資優生好,但就會有老師想沾點光,他們不擅長念書、不喜歡讀書,但總在分組教學時,老師把她叫去前面親自教學,但這非常不合理,怎麼不去教那些成績跟她差不多、甚至比她爛的人呢?這是這個教育的黑暗面也是為什麼會讓許多人痛恨學校等機關的原因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ord1688&aid=147689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