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10/23 20:04:20瀏覽1357|回應7|推薦88 | |
西元六十年代中,在電影院看過一部彩色的電影「甲午風雲」,大陸製作,和當時港台的清裝電影甚是不同,雖然特技粗糙,男演員都剃頭、結長辮,美術設計相當考究。這部電影描述發生在1894甲午年的中日戰爭,以北洋艦隊管帶(艦長)鄧世昌為主角,突顯出愛國英雄和工農兵形象,批判顢頇的慈禧和清廷李鴻章等高官,當然連帶批判帝國主義,為了襯托前述主旋律,不惜編造歷史橋段,特別是醜化同樣是愛國烈士的劉步蟾管帶。 戰後出生,筆者小時候常聽長輩訴說日本侵略等戰亂故事,自然痛心於中國百年積弱,基於對歷史幼稚的瞭解,當然不恥腐敗的政府,痛恨那些簽署不平等條約的高官。看「甲午風雲」,自是熱血澎湃。 「甲午風雲」拍攝於文革之前,召喚愛國主義,凸顯工農兵,醜化上層官僚,和文革時期的樣板戲頗為相像。套句台灣的話語,那是一黨專政大陸在「拼政治」。同時期的台灣,同樣處在一黨「威權」統治之下,那年代推出的電影如「蚵女」、「養鴨人家」等「健康寫實」電影,雖然不能說沒有「政治」的成分,主題還是在呈現人性良善面和推動國民經濟的發展。簡單說,大陸在「拼政治」的同時,台灣在「拼經濟」。 去年2014年,恰逢甲午戰爭過後兩甲子,120年過去了。大陸為了紀念這段歷史,製作了好些影視作品,當然仍是召喚愛國主義,如電影「甲午大海戰」、電視劇「北洋水師」、「鐵甲艦上的男人們」等,所呈現的面貌和觀點,和樣板化的「甲午風雲」很不相同。更特別的製作了好幾部紀錄片,如央視所製作的五集紀錄片,分別名為:開國、龍騰、競逐、備戰、沈沒,完整記錄了北洋艦隊的興亡,實地派員到英國、美國、日本、德國等地翻查歷史文獻,當初北洋艦隊主要戰艦的建造、接收、巡航和艦上的外籍軍官等內容,都做了詳細的調查、記錄與分析,企圖回復一百多年前真實的歷史。雖然大陸仍是一黨專政,嚴格地控管人民的資訊,比對前後的甲午風雲,改革開放與經濟的發展增加了自信,增加了對該段歷史深度和廣度的瞭解。相同者,筆者幫國際期刊審查論文,近年見大陸投稿的論文質量快速提升,常見視野高、投資大的研究論文。可以說,大陸有點向台灣西元六十年代看齊,從「拼政治」改為「拼經濟」。 甲午年在台灣本應受到重視,當年清廷戰敗,割讓台灣成為日本的殖民地,當時丘逢甲還寫下「宰相有權能割地,孤臣無力可回天」詩句,當年台民還曾浴血抵抗過,現在台灣許多地方還遺留當年抵抗的遺跡。兩個甲子過去了,去年(2014)不見台灣有甚麼紀念活動。當大陸「拼政治」改為「拼經濟」的同時,台灣民主化了,不再威權統治,理應更把精力集中在「拼經濟」。對啦,「拼經濟」的口號多如牛毛,那只是掛在嘴上,實質上還在「拼政治」。 例如瘦肉精的議題,本來可以好好從科學面和經濟面來衡量對瘦肉精管制的需要,卻搞到全國七成以上民眾反對瘦肉精,搞到藍綠政黨同飆車以「零檢出」來管制,結果當聯合國食安相關委員會通過瘦肉精限量後,立法院在沒有任何檢討底下,迅即通過限量標準。這段過程正好揭穿表面重視瘦肉精安全,實質都在謀個別的「政治利益」。核電又是另外一個類似的議題,中研院2008年發布的因應地球暖化能源政策建言書,指優先抗暖化,暫時不反核,但是最近中研院的代表在立法院發言,已經委婉地響應某政黨的訴求,顯然從2008年科學性的考量,轉向以「政治性」考量為先。台灣其他大大小小的議題,不都趨向政治論斷,最後全壓在兩片嘴皮子上。 人家轉向「拼經濟」使得國力蒸蒸日上,反觀我們努力「拼政治」,連台灣最高的學術殿堂也不得不靠攏政治,使得國家日趨閉鎖保守,國力日趨下沈。 請參考 |
|
( 時事評論|兩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