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實用風潮,吞噬純粹的大學校園
2018/07/08 09:14:56瀏覽3334|回應4|推薦77

中研院士憂:政府不重視基礎研究 2018-07-05 00:17聯合報 記者何定照、林良齊/台北報導

中研院院士會議前天邀科技部長陳良基談「基礎學術研究的重要性」,但院士質疑聲不斷,之後綜合議案討論的七個提案,多達五個都建議政府應重視基礎研究,不能只考量應用產值。多位院士要求,科技部應清楚說明基礎研究與應用研究之分,避免掛羊頭賣狗肉。

每兩年舉行一次的中研院院士會議,除了選出新任院士的重頭戲外,這批博學鴻儒都會發表些國是建言,每每能引起社會議論,不過也就是水中的漣漪,轉瞬即銷聲匿跡。因為大多旅居國外院士們的建言已經是老生常談,要不因為是院士的發言,早就失去了新聞價值了。其二是因為院士性格,或受邀賓客不為己甚,這樣就您隨意說說,我主管也就隨意聽聽。

關於基礎學術研究的建言,君不見科技部陳良基部長表示:「投入在基礎研究經費約占30%,科技部秉持小國大戰略思維,希望以有限預算發揮以小搏大的槓桿效應…院士多表肯定。」云云。雖然是大拜拜,行禮如儀,不過對於學術界,或者對於個人的經驗,這是很值得學術界深思的議題。不重視基礎研究,勢將吞噬學術發展的根基。

我從事食品微生物的研究,食品微生物學包括食品發酵、食品保存與食品中毒等不同範疇,食品致病菌的研究關乎食品安全,絕大多數的食品中毒事件是由各類食品中致病菌所造成,影響國民經濟、健康、生活甚鉅,理應很受到學界所重視,早年積極參與食品中毒菌研究的學者們,不是凋零,也轉移重心,將大部分精力用在食品發酵、工業酵素、健康食品等研究上。

這難怪教授專家門轉向,國家政策如是,社會風氣如是,為個人的名利,為了研究經費,為了在學術界生存,學術理想是很難堅持的。學術界重視實用不始自今日,過去二十多年來,政客、立委等不學無術,卻常詆毀學術研究對國家發展的貢獻,制訂政策的科技官員們也就轉向實用、實利考量。科技部或以前的國科會,在主導國家學術發展上,建構許多國家型主題,極盡心思地安上各類實利名堂,在教授學術成就的評鑑上也增加許多實利的評鑑項目。如此這般作為,形塑了學術界的風氣,基礎研究的經費多少或許不是重點,學術界的「人心」轉向,才是關乎國家學術發展的命脈。

前述的報導說:「院士朱經武說…國際上基礎研究是純粹因curiosity(好奇)去做,應用研究是基於mission(任務)去做,認為基礎研究就該給足經費,讓研究自由成長,但現在政府在審核上有點偏差。」這股實用實利的風潮,使得學術機構不再純粹,不再純粹因為好奇而去做研究,連同學生們的研究也趨向實用實利考量。

我不是反對實用研究,然而這股風潮正吞噬純粹的大學校園。大學校園的教學與經營因此更趨向實利,變得只講究成本、利益、權利,不再是純粹追求理想與夢想的學術園地,也難怪最近大學校園的世俗化、政治化、工具化的事件層出不窮!

請參考

重力、重利,大學沈淪 

當大學沒了靈魂 

反拔管,莫忘初衷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onghc70&aid=113129626

 回應文章

曉澄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8/07/10 08:24

黃老師

我身在國外, 不適合也沒時間在 UDN 深入談類似話題

藉此機會, 提供幾個思考點

可不用回覆

若覺不妥, 絕對不要客氣, 請刪此回應

教育很難不受政治及經濟影響,如果政治介入的鑿痕太深,非國家之福。如果經濟一直不能改善,對教育資源亦有直接的影響。

我個人認為,”尊重或附和資深出名有實力的教授”的交際倫理,是臺灣教育改革的最大障礙。其次是常利用意識型態管得太多的教育部。

實況一:香港的大學教育,每一位本地生每年繳四萬兩千元港幣的學費,而政府補助給學校每一位本地生每年二十萬元港幣的經費。這是一個很可觀的數字,顯示政府對教育的支持力道很強。不知臺灣的數字為何?

實況二:香港一所大學,訂出翻新及優化教室的計畫,結果政府批准了近十億臺幣的經費。臺灣的教育經費能如此慷慨嗎?

實況三:臺灣一所大學招聘院長,審核委員擺明了不要實力太強的國際級教授,因為會擾亂他她們教學環境的舒適圈 Comfort Zone。

實況四:一位美國籍知名教授,不問薪水多少,為了理想,出任某大學的院長,是位學養兼優的院務管理人材,但是只待了一學期,便掛冠求去,此人絕非庸懶之輩,箇中原因,您我可思索一下!

實況五:香港系主任和院長的權力很大,但有很好的監督機制防止濫權。有一所大學的副校長,因為一件顧問案件未能向學校報備,而被趕離學校。

香港與臺灣兩地,有許多相同處,也有許多不同處,理想世界,我們能融合所有的好,而做得更好,但是政治,經濟,風土,民情的差異,常使我們無法隨心所欲,但是,教育乃千年大計,不容短視!

wonghc(wonghc70) 於 2018-07-10 09:46 回覆:

謝謝您豐富內容的回應。我在香港成長,曾在中文大學生物系唸了碩士,還有些印象,在美國唸完博士後在台灣工作幾十年,瞭解比較多些。我嘗試做如下的回應討論:

實況一:台灣大學160餘所,學位遠超過需求,其中三成是公立(國立、地方政府等)預算幾乎完全由政府提供,部分募款所得。私立大學九成預算由學雜費來,一成由政府獎補助與捐助,私立大學學雜費雖然兩倍於國立學雜費,所獲得的平均資源少太多了。預算被通貨膨脹的大學數字稀釋了,所以後來才有幾百億台幣補助幾所「頂大」預算。這幾所大學的預算稍可與國外大學比擬。

實況二:多年前起,台灣的教育部提出教學卓越計畫,目前名目更換,內容差不多,就是用來補助前述頂大以外大學改進教學,私大如東吳每年獲得幾千萬補助。新名堂不少,能否長期穩定地改善大學教學的基本素質,我參與頗多,不敢樂觀。

實況三:自從某諾貝爾獎得主提倡「教授治校」後,恰逢台灣的民主風潮,台灣的大學治理很民主化,學系主任、院長,甚至校長,多由選票決定(除了少數家族化大學例外),至此,這些行政兼職從學術的領頭人,變為學術的「服務生」,有責無權,民主只能平庸,不瞭解沒有心理準備者,很難加入這樣的遊戲。

實況四:人事、預算事事民主,卡死,有心做學術領導者怎能忍受只當會議主席,等待票數決定。

實況五:同前兩點相同,校園民主化後,另外的代名詞便是政治化,台大新校長的遴選便是其中的極致表現,院系以上的學校領導們都是自己的團隊,另外台灣講究人情關係,除非敗德之事見於媒體被追打,通常都會被消化掉。校園利益為先,風骨不存,或潛存,致使整體環境日下。

經歷多了,未免酸腐,沒有多說明光明面,很抱歉啊!


安歐門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8/07/09 09:54

真正原因只有一個,國家沒錢了。

李老頭開始,為了台獨經費,政府賣光了國家產業,

台糖台鹽以及多家銀行快速賤賣,現在都玩完了。

民間非常有錢,又有誰會支持基礎研究?

小國小民小眼睛小胸懷,沒有未來。

wonghc(wonghc70) 於 2018-07-09 17:28 回覆:
的確是短視近利的影響!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