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8/01/23 21:35:44瀏覽1443|回應4|推薦46 | |
近日,台灣的大學教育討論有兩則,其一是:「實用論害慘人文科系,中文系、台文系碩士班註冊率低」,其二是:「國立大學法人化」。前者根由在大學數目通貨膨脹加上少子化後,大學的學位已經供過於求,一路自行貶值,使得畢業後就業困難,薪資低落,就以最簡單的實用論謀求解決。其二的法人化也是無法解決大學的困境,看現在台灣佔七成的私立大學早早已經法人化了,敝校早幾年寫在發票上的正式名稱:「財團法人私立東吳大學」,其他私立大學也一樣。 台灣七成的大學都已經法人化了,都有董事會負責最高決策,又能改變甚麼?誰不知道北台灣幾所大學:淡江大學屬於張家的,文化大學屬於另外一個張家的,銘傳大學屬於李家的,實踐大學屬於謝家的,長庚大學、元智大學等屬於某某財團的,其他科技大學大多數由特定家族經營。這些有特定歸屬的大學,管決策的、管財務的不都與某某家族緊密相連,法人化又真能使之脫離家族、歸於全民公益? 另外,教育部手握學雜費、學籍學位的審核大權,在大學生、社會人士、反大學教育商品化團體的抵抗下,全國七成大學的學雜費都差不多,要死不活,那能談甚麼特色?無法調整學雜費,前端的大學,含私立大學,無法從正規學制增收學生來彌補收入,只好在推廣教育、交換學生等其他管道增收,教授因此成為血汗勞工,那能不傷害到教學與研究的品質? 另外,教育部藉著獎補助與各式評鑑,牢牢地掌控著大學的活力,為了這些約佔一成大學預算的獎補助,私立大學不得不隨著命令,或明或暗的指示,調整著教育內容,如開設:兩性平等、實驗安全、食品風險、遠距教學、魔課師等,教育部愈講政績,各大學便不得消停。現在又來了「大學的社會責任」了。更多的是倡導各類量化指標,大學因而增設了許多KPI,教授要計算上輔導課時數、與學生面談時數、英文課的比例…現在還加上實驗安全時數、學術倫理時數….教授上不完額外的課,填不完額外的表格,師生關係成為數字符號,研究成果成為數字符號,連倫理道德都成為數字符號!教授額頭上都彷彿刻著「$123$」。 以佔大學七成的私立大學為例,國立大學法人化又能解決甚麼?背後的願景不改,文化不改,掌控心態不改,新舊法條都只是手上擺弄的玩具罷了! 請參考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