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5/12/28 18:46:18瀏覽3300|回應2|推薦7 | |
有時,會忽然想起某個春天所聽到的一個名字……① 2002年,或許正是因著那段文案而受到無以名狀的感召,一股強大的執念產生,於是我去看了雲門舞集的秋季公演──《烟》。那是,頭一回真正接觸雲門的舞作;沒有任何舞蹈的基礎,卻能自深處感受到美的湧現,進而為其著迷。自此以後,便時常關注著雲門的新作。2003年,適逢雲門三十週年紀念,推出新作《行草 貳》,對於舞蹈如何演繹書法感到好奇,連帶地對2001年演出的《行草》亦產生高度的興趣;可惜一直無緣觀賞。今年,雲門以《狂草》為這一系列舞作畫下句點,無緣觀賞,就只是惦在心上,久了便也不了了之。 行草是一齣由書法汲取靈感的抒情舞作。② 開始思索書法報告題目的一個月來始終是焦慮的。完全沒有靈感、有喜歡的書家卻找不到切入點,腦中一團混沌,惶惑不安卻不知該從何著手。返家的幾天裏,隨意翻著雜誌時看見雲門的專題,驀地《行草》竄上心頭揮之不去;當下只想著──就是它了!借了影片,抱著成堆書回家,不知道究竟最後報告會被寫成什麼樣子,可就是滿心歡喜地想要寫。喜歡書法亦喜歡舞蹈,然兩者我都只沾得上一點邊,只得就自己的感受、理解勉力為之了。題為「試說」,大抵便是如此吧。 說來倒巧,舞作中運用的太極原理,去年接觸過一些;觀舞時對意象的接收、感受因而更為通暢。單純放任想像力馳騁是不夠的,我正試圖化感動為文字,迎向那場在墨跡中酣暢淋漓的舞動。
不知從何時養成的習慣,每回走進故宮,定會去看看書畫。對於書法,說懂並不真懂,懵懵懂懂間,就是喜歡字裏行間透出來的感覺;或端莊嚴正、或瀟灑快意、或迭宕有致……。至今仍不算懂,只是依舊偏愛「或許只是經過火燒,經過水淹,經過蟲的蛀食,經過收藏者的印鑑,經過多少涕泣沾濡的一片小小的紙張。③」。喜歡歷盡滄桑卻仍傲然存在著的,落落大方的字跡。 看著東坡的《寒食帖》,懷素的《自敘帖》──瞭解、探觸到書家落筆時的心情,令林懷民驚動、想哭──「我們可以這麼直接地面對幾千年前的人的生命!④」 書法,從最粗淺的意義來看,不過就是「書寫的方法」,……開始於技巧,終點卻在美學。⑤ ……書法在可解與不可解之間。……書法以各自的方式完成自己,無可取代,也無法模仿。⑥ ──蔣勳如是說。 書家在書寫時,如何將所思所感的心情融入筆墨?又是什麼使得那份隱於墨色下的情感得以流傳千年?情感的波長,使得原只是符號的文字變得美好,「始於技巧,終於美學⑦」。書法無法模仿、取代,因當下的心念一閃即逝,人力永無法再現已逝的時光、無法重複一模一樣的念頭。臨帖習字,所臨摹的不僅僅是字,更重要的是線條優雅的弧度之間,沉默卻鮮明的「精神」。諸如懷素「奔蛇走虺,驟雨狂風⑧」的大氣磅礡、東坡「肉豐而骨勁,態濃而意淡⑨」的超妙流利,正是各自在精神、氣韻上不同的展現。 執筆書寫的墨跡已令人感到不可思議,在《行草》之前,我並未想過書法還能以筆墨以外的形式做如此精妙的呈現。《行草》非是對書法字體本身進行描摹,而是透過肢體的伸展、舞動,與書法──或說書家──的精神、氣韻相互應和。
猶記過往學太極的時候,老師不斷強調「氣」在體內各穴位的流通,以及與外在環境形成的循環。《行草》第一段開場的女子獨舞,似曾相似的太極身法,彷彿真能感應到她體內、周身「氣」的流動。 自小練跆拳,練著練著也拿到了黑帶的段數;可我從來不明白自己究竟練「會」了沒有。見師兄師姐隨意一踢便是氣勢驚人,回頭想想,自己身上似乎從未有過那股「氣」在。小時也練書法,那時仍在描摹其形的階段;現在練書法,或心有旁騖、或太過緊繃,無法放鬆身子仔細領會字裏的神態,自然也搆不上「神」的部份。去年練了點太極,呼吸始終不順暢,一股氣常悶滯在胸口,打起拳來能有幾分「形」似就該偷笑了。 過往的學習、臨摹經驗,從未能真正接觸到「精神」;或許正是因此,才被《行草》當中那流暢沉穩,收放自如的「氣」所吸引,且深感震撼吧。 《行草》融合了太極、拳術、京劇等等元素,然而卻又極貼近、精準地傳達了書法中的意念──林懷民不只是將招式套數編排融入舞蹈,而是將太極等種種的精神都融進六十分鐘的舞作裏;透過肢體的律動,將意識化為具體的呈現。 全舞舞者給人的感受,也依著舞蹈強度及動作設計的不同,呈現著各式的書法氣質,可以顛狂,可以婉約,可以昂然忽又陰鬱,或是厚重與輕靈對置;但無論如何,舞者的肢體總是飽滿有力的。⑩ 六十分鐘的《行草》共有十段。舞者的手勢、腹背的肌肉輕微顫動、腳上沉穩的力道;每一段展現的氛圍皆不相同,但是每個環節都處理得相當細膩、精確。 第二段,女子獨舞,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段。螢幕上一筆一劃,寫出一個「永」字,女舞者隨著每一個筆畫伸展,彷若入了神般舞動著。不是臨摹。一幕單人舞,從點到捺,時而靈動時而凝滯;演繹了一個最基礎卻也最複雜、蘊藏萬千的「永」字。已不是一個人在舞,而是一個意念、一股氣,在眼前無限延展、延展…… 第五段,男子群舞,奇詭的氛圍亦令人印象深刻。米芾的《離騷經》,映在幾個狀似裸身的男舞者身上,舞者在字海間輕巧地舞動、跳躍,呈現一種人與字混合的奇異迷離調調;人舞,字亦跟著擺動起來。
第九段,女子獨舞,自己最喜歡的一段。舞台偏右方,放置一幅董陽孜的大字;不再那麼強調肌肉的運動,舞者甩著510公分長的水袖劃出美麗的弧度,柔軟靈動,相當貼近書法寫意的本質。襯著略顯活潑的音樂,紗質的水袖飄飛掩映,董陽孜的字霎時活了起來!
《行草》沒有情節、沒有角色,也沒有敘事,……。針對舞台上所出現的書法作品,舞者力求再現書法家當年揮毫時專注的精力。……他(林懷民)不是要舞者模仿書法的筆畫線條,而是要求他們領會書法家創作時專注的精力,再把這層境界具體表現出來。⑪ 究竟是書法的意念透過舞者的肉身得以具體呈現,抑或是舞者們凝聚的精神透過對書法的演繹而達到自我完成?無論是何者,可以肯定的是──在《行草》中,舞者與書法之間,已相互確認了一種氣韻悠遠的完成。
①雲門舞集2002年秋季公演文案。見《雲門.傳奇》,頁215。
蔣光文,《中國書法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7月(1998年12月二刷)。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