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私語】一瞬の光
2007/10/28 22:42:19瀏覽1133|回應1|推薦12

   閱讀的出發點往往是被文本吸引,文案、簡介、書評、導讀,或是隨意翻到的句子都是可能的媒介。有時則是相反的狀況:認同作者,於是進一步想讀他的作品、瞭解他筆下的世界。

  白石一文之於我的意義是後者。當然,前者的部份因素也是不可缺少的。

  昨日下午公出到誠品買雜誌,無意間看見白石一文的《一瞬之光》擺在架上醒目的位置;旁邊是小川洋子與山本文緒──我原先購書的考慮範圍。各種強力推薦的文字讓我倒胃口,說什麼聲勢凌駕村上春樹、吉本芭娜娜,更是我討厭的推銷手段。本著對書名的興趣,我看了文案,也翻了幾頁;猶豫超過十分鐘後才決定購買。(促使我行動的關鍵因素是價格)

  最近不斷嘗試閱讀不同類型的作品,想從中找到一些新的意趣,試著用不同的角度看世界、理解作品。最典型的例子是清涼院流水,那確實對我有相當大的幫助。其間,我也再次發覺自己根深柢固的東方性,不再自我催眠去面對西方的作品。視野不夠廣闊也無所謂,我只想讀能打動我的文字;在這一點上,東方的作品佔有壓倒性的優勢。(讀了一點的《失物之書》堆在書桌一角,沒力氣讀下去,對作者蠻抱歉的)

  基於上述原因,最近買了不少預期外的書籍。購書清單已經排到下個月薪水都不夠買了,走進書店卻是靈光乍現(?)買了剎那間感動我的書。近期的例子是鍾文音的《三城三戀》,以及白石一文的《一瞬之光》。

  《一瞬之光》文案寫著:

  生是什麼?
  愛是什麼?
  為何不愛自己就無法愛別人?
  孤獨的靈魂,相濡以沫,
  在殘酷現實中追求瞬間的喜悅與感動、稍縱即逝的一瞬之光。


  於是,我翻開了書。扉頁上寫道:

  我們人活著,就是活在死亡當中。從出生的那一刻起,人總是背負著不知何時死亡的不確定性,而這個不確定性遲早終將成為事實。最理想的情況是,所有人必須將人生的每個瞬間視為最後一瞬間。
  如果下一個瞬間就是最後一瞬間,那麼任何瞬間都將是最閃耀的極致時光。


  瞬間概念打動了我。最後,是本書故事開展的第一句話,令我產生購買欲望:

  是竹井帶我走進了這家店,我們已經在這裏待了一段時間,而我卻遲遲沒察覺到那個女孩子的存在。

  並不是什麼特出的句子,但在那個當下覺得這個句子非常順暢,在平淡自然的生活種有一種溫和的流動感,從心上流過。好似自己跟著竹井走進店裏去一般,自然寫實,不意間就帶著讀者走進去了。那時我覺得,既然已經走進去了,就非得讀下去不可。

  方才,隨意翻著譯者序的時候,發現了一段話:

  在一片年輕作家當道的氣候中,白石一文以富有哲學性以及成熟的風格打入市場,人們重新回頭尋找日本小說的真正價值。白石偏好探討人生中最沉重的議題並找出答案,這也是當今年輕作家們無法觸及的,也是人們渴望得到的解答。

  以往老師曾在課堂上說,嚮往古典文學是因前人的智慧與氣度胸懷;他們苦悶壓抑,但是為人生的苦難提出了答案。杜子美如是,蘇東坡亦然。那是前人偉大之所在。現代文學不斷質疑生命、提出問題,卻無法為生命提供解答,這是現代文學的困境。我同意,並且心有戚戚。我也是那個不斷在質疑、拋問題的無能書寫者之一。

  於是,在看到那樣的敘述之後,心底的震撼之巨,是原先的自己無從想象的。與其說我對這本書有興趣,不如說我想看白石怎麼看待生命的困境,並為此提出了什麼答案。他曾說,所有作品的主題終歸於生命的意義。太多缺乏核心意義的作品,讓書寫與出版行為變得浮泛;無論有著什麼樣的思維,敢於去面對、提出答案,便是相當值得感佩的事。

  至少,我衷心地如是以為。

  打算明天開始閱讀《一瞬之光》,希望它不會令我失望。:)

Oct.26'07 夜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hitewings&aid=1331859

 回應文章

Milyli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一瞬の衝動
2007/11/19 00:54
有時候覺得自己走進書店很危險,一不小心就帶了幾本書出來,衝動的結果。
書架上堆著的書很多都還沒看完,卻又買了書,心中總想著總有一天我會看完你的,那裡面似乎也有著一本一瞬の光呢。
或許我也該找個時間好好來看個書,慢慢消化掉那些欠了很久的債。

聽說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