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尋路中國》讀後
2011/08/15 16:38:08瀏覽998|回應0|推薦5

劇變中的中國           

          《尋路中國》讀後

    名:尋路中國 Country  DrivingA Journey Through Chian From Farm to Factory 

    者:何偉 Peter  Hessler

    者:賴芳

出 版 者:八旗文化

這位洋鬼子真的把中國看透了!他是美國人,名叫彼得‧海斯勒,中文名叫何偉,常自稱是洋鬼子。1996年他隨美國和平工作團來到中國四川的涪陵,在這個人口只有20萬,民風淳樸又閉塞的小鎮,他一面敎英文謀生,一面好奇的探索這個陌生又略帶敵意的城市,在此生活了兩年,他深入民間,和市井小民、農夫、漁人交朋友(因為學校的老師被黨警告不准和他太過接近),他把這兩年探索中國的所見所聞,寫成1本書─《消失中的江城》,當時他看到的是在內陸貧困閉塞的小城。現在不一樣了,這幾年有些大陸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中產階級買的起汽車,政府積極開拓道路,城鄉風貌急劇改變,大小工廠林立,到處都是刻苦打拼的老板和工人,大陸已成為冒險家的樂園。

作者曾於1999年到2000年回美國,他又出版《甲骨文》1書,2001年或2002年之間他再度回到中國,現在的何偉不同於涪陵時的何偉了。當年他幾乎不懂中國的民情風俗,只認識40個中國字,現在他已是老練的中國通了,他成為美國著名雜誌撰稿人兼記者,他取得中國駕照,開著租來的越野車到處跑,依照1本不太正確的地圖(因為中國正在天翻地覆地變化),他在6個月內由北京進行兩次旅行,第1次在河北、內蒙和陜西繞1圈,後來在榆林被公安趕出城(因為在中國規定記者要採訪必須先提出申請,雖然作者極力辯稱他只是來看長城),接下來的城市延安也不准停留,只好回北京。第2次再出發可真跑遠了,從北京到山西、內蒙古、甘肅,甚至到青康藏高原邊緣,好學又好奇的作者,開車不只是旅遊而已,他還有個令人啼笑皆非的目的─尋訪古長城,按照地圖中長城的記號一路找下去,走遍中國的西北和塞北,作者探看的當然不只是古城牆而已,一路上的自然景觀、人文風貌、古蹟文物、民情風俗,都生動有趣的展現在讀者的眼前。

2002年春,作者想找1處安靜的農村寫作,成為逃離城市的另1個家,後來在北京市北方的懷柔市的三岔村找到1處農家,這個只有150人的小村莊,距北京市車程約2小時,有辦法的都搬到城裡去了,村中大多是老人,一胎化結果讓小孩變的更少。居民務農,種核桃、栗子和杏仁,太過乾燥的天氣連麥子都長不好,稻子更不用說了。作者在這個農村生活了45年,看著房東的孩子成長,也看著農村逐漸銳變,由於北京的中產階級生活水準提高,逐漸喜好假日出遊,離北京不遠的三岔村的古長城、農村菜、睡熱炕,竟成吸引小資的賣點,精明的房東開始經營餐廳、開旅店,甚至有參與黨務的意願,出來競選黨部書記。作者成為興致盎然的旁觀者,他打入群眾,他的和善正直,讓村民接納他,他從不發表個人的主張,開心地和村民一起上墳掃墓、收成核桃、陪房東買二手車、帶房東的兒子看病、上學。他觀察極為深入,房東乘著改革開放的風潮,事業漸有所成,作者也觀察到房東的妻子,終日操勞家務,在家中沒有地位,不受丈夫尊重,家中經濟改善她只有更加勞累,長期怨懟之餘,竟逐漸接受宗教信仰,藉由宗教逃離現實的不堪。

最後,本書的第3部分,更令人想不到的是:作者居然把我們帶到中國南方的溫州,這個在浙江省的靠海城市,由於土地貧脊經濟極為困窘,讓溫州人早在清朝時就外出發展,刻苦耐勞又精明的溫州商人,不僅散布全中國,還遠赴歐洲、美國建立開疆拓土,溫州人因此被稱為東方的猶太人。

改革開放以後,精明的溫州商人掌握大陸廉價勞工的優勢,他們利用高速公路推進鄉間的便利,每個村鎮自行發展製造1種產品,都是非常便宜的小東西,但產量之大令人咋舌,有的專門生產全世界4 1的吸管,有的製造全球3 1的襪子,有的1年製造35千萬把雨傘,有的生產10億副撲克牌。

我曾經到過溫州北部的義烏,這是中國著名的小商品集散地,在經貿商品城有來自世界各國的買家前來採購,有西裝革履的歐美人士,有又胖又壯的黑人,也有包頭巾的穆斯林貴婦,我還碰到來自台南的新化人來買東西。這商品城有4棟,我進去那棟比較大有5層樓,每層大約有台南市西門路新光三越的10倍大,走道望不到盡頭,橫的直的各有幾十條,像迷宮一樣,裡面是無數家小小的店,賣的都是價錢低廉的日用品,幾十家販賣相同物品的店聚在一起,什麼是相同物品?舉例說,賣圍巾、賣絲巾、賣領巾、賣穆斯林婦女的頭巾……,各種都幾十家,賣襪子也是分男襪、女襪、絲襪、童襪、運動襪……,賣線的又分毛線、絲線、蕾絲、編織帶、反光帶、繩子,真是五花八門無奇不有,每樣都有幾十家甚至上百家店,而且銷售數量非常龐大,有的買家採購1次就夠店家做1年。這棟只賣紡織品和日用品,別棟還有賣小家電,也有賣五金的。在昂頭闊步的外國買家後面,必定跟著1位小女生,大學外文系畢業充當翻譯工作。我從天井看下去,看到來來往往的生意人,實在無法想像這裡蘊藏多少商機? 這個商城養活多少人?這個商城的後面又有多少江南的大小工廠、日夜不息地生產美金幾角甚或幾分的商品?何以這裡的商品可以攻佔世界的市塲?

20057月,作者來到溫州西北的小城麗水,大陸的東南生活水準比較高,也比較開放,沒有人看到作者時會說:「我這輩子第一次看到外國人!」,到處是大大小小的工廠。和當年台灣仰賴外銷起家不一樣的是:這些工廠也有龐大的內需市塲,不一定要到海外競爭。作者落腳的1家生產服裝配件的工廠,是做胸罩裡的鋼圈和肩帶調節扣的加工,就是把調節扣和鋼圈兩頭包覆一層尼龍。

工廠的老闆僅用1小時4分鐘就草草規劃出工廠的藍圖,包覆尼龍的機械原本是台灣的工廠購自歐洲,後來工廠移到工資低廉的廈門,這時有個機械天才弄懂機器的原理,開始仿製相同的機械,天才讓老闆賺大錢,他也游走東南沿海的工廠,每家工廠老板都以高薪請他安裝仿製的機械,前面的工廠老板則因他的背叛,出高價懸賞他的人頭,現在天才早已不見蹤影,已有好幾個師傅都會安裝這個仿製的機械,不過在浙江還是第1家,因此產品可以供應本省的內需。

作者看著工廠開工,機械試車、調整,招募來自安徽、四川、湖北的工人,觀察未滿法定年齡的女工,如何爭取工作機會,看到苗族青年積極上進,學會調節扣的染色技術,參加女工16歲的生日聚餐。當然,作者也觀察到劇變中的小鎮,到處都是機會,到處都是陷阱,連工人廉價的娛樂紅星雜技藝術團─脫衣舞,也逃不過作者銳利的觀察。

工廠的業務慢慢進入軌道,但是不如老闆的預期,因為廠房太大租金過高,老闆決定遷廠,於是仿製機械的大師傅、苗族青年、年輕的女工、依附工廠的雜貨店老闆,都面臨是否隨同搬遷的選擇,最後女工都選擇離開工廠,大師傅選擇自行創業,好不容易建設的工廠現在成為廢墟,只有作者呆呆地望著空無一人的廠房!

全書至此結束,本書獲得2010年經濟學人十大好書,亞馬遜書店百大好書,紐約時報百大好書。

本書是作者在78年間觀察中國的西北、塞北農村,北京郊區農家及溫州郊區小工廠的變化,作者中文流利,中國的民情風俗非常熟悉,甚至社會的陰暗面也瞭若指掌。作者個性隨和,入鄉隨俗,到處都交朋友,連喪禮、掃墓也興味盎然地參與,和村民喝酒、吃飯,作者的觀察非常地銳利,雖然不常對外人發表自己的看法,其實心中自有具體的見解,本書更對讀者展現出對常人接觸不到的角落。例如:三岔村裡只有17個黨員,由黨員選出黨支書記,雖然有的村長由村民選出,三岔村則書記兼村長,等於整個村莊的黨務及行政事務大權一把抓。黨員入黨不易,村裡的重大事務由黨員決定,而且還有特殊福利,小則送1個不銹鋼熱水瓶,大則搭飛機到大連進行半星期的考察(公費旅遊吃吃喝喝,順便看泰國的人妖秀)。由中央到地方,黨部形成綿密的體系,特別的福利讓黨部牢牢地掌控基層黨員。雖然書記對於某些與商業利益有關的措施,讓人引覺得有官商勾結的嫌疑,但似乎沒有監督的管道,17個黨員起不了什麼作用。而在某些方面,書記又顯然是故意欺壓老實的村民,例如:作者的房東有個智能不足的哥哥,大家都叫他傻子,照規定殘疾人是可以獲得一些津貼,但書記就是刁難不讓家人辦理,於是房東忍無可忍之下,利用作者開車,把傻子丟在鎮政府,讓公務員措手不及。此舉讓書記難堪,也讓傻子每月獲得以下的津貼:6美元、1罐沙拉油、123公斤的麵粉及幾袋白米。4年後房東又要作者開車到鎮政府,這次是替傻子辦身分證,原來1948年出生的傻子,到現在還沒身分證,有了身分證有什麼好處?鎮政府1個月後送來121吋彩色電視,這是新計畫中殘疾人的福利,可惜,傻子不會看電視!

這就是劇變中的中國。

 

( 創作文學賞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englaw&aid=5544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