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可不可以自稱「敝人」?
2012/09/19 11:00:58瀏覽151184|回應0|推薦23

在一些講究禮貌的場合,人們為了表現自己的教養和對他人的敬重,往往會使用自謙詞稱呼自己,以「卑己」的方式達到「尊人」的目的。「敝人」是現今常見的自謙詞之一,但有些朋友卻認為此詞用法不妥,應作「鄙人」才對。到底「敝人」對不對呢?其實我們只要看看「敝」字的詞義發展就可得知。

「敝」字在甲骨文即已出現,字形从攴从巾,表示以手持棍棒撲打佩巾(衣物)之形,左側「巾」旁邊的四個點就是破敗掉落的碎片,所以「敝」的本義就是指衣物因長久使用而朽壞。從本義推而廣之,則任何物品朽壞破爛皆可稱「敝」,如「敝帚」、「敝室」、「敝屣」等皆是。

「敝」之所以會有自謙之意,關鍵在於不同語境所造成的意涵差異。若只是單純地以「敝」描述某物,「敝+N」只是純粹表示物體的實態,則「敝」可逕以「破敗」之義解釋;但若是用在與他人交際時,「敝+N」就可能是用來比喻屬於己方的某事物不能與對方相較,其目的是為了推崇對方或向對方表達敬意,這時的「敝」就含有自謙的意思了。「敝」字既可用作自己居處所在的謙詞,也可用作人對人的謙稱。例如:

 

-          《醒世恆言‧張廷秀逃生救父》:「員外,小子今晚要回去看看家裡,相求員外借些工錢,買辦柴米,安頓了敝房,明日蚤來。」文中的「房」是「房下」的簡省,「敝房」是對人謙稱自己的妻子。

-          孔尚任《桃花扇‧聽稗》:「這是敝友河南侯朝宗,當今名士,久慕清談,特來領教。」

-          《汪康年師友書札‧周學熙》第二通:「倘有應須知照烟台敝分局之處,即由敝同事李堯翁代為函達可也。」以上二文的「敝友」、「敝同事」是對人謙稱自己的朋友或同事。

-          《紅樓夢》第120回賈雨村問甄士隱語:「寶玉之事既得聞命,但是敝族閨秀如此之多,何元妃以下算來結局俱屬平常呢?」「敝族」一詞與現代漢語習見的「敝姓」近似,皆是對人謙稱自己與自己的親族。

-          《汪康年師友書札‧邵孝義》第一通:「強甫本欲在滬從關季丈游,後因敝岳患恙返鄂,想不日仍當來滬也。」就人情之常,應該不會有人將「敝岳」解釋成「破敗殘缺的岳父」吧!

 

細心的讀者當已發現,以上所舉諸文例的「敝」字,其實都是說話者的自稱。在交談中對人表示謙卑的,不是妻子、朋友、同事、親族或岳父,而是說話者自己。

「敝人」一詞,本是以「殘缺不全之人」的概念比喻德行淺薄的人。早期的用法一般是用來指稱他人,例如《後漢書‧卓茂傳》記載某君抱怨亭長收受饋贈,卓茂指謫某君:「汝為敝人矣。」這句話按照上下文來看,應解釋為「你的道德觀仍顯不足」。後來詞義發生轉化,正是受到「敝」已成為日常習見的謙詞的影響,於是從指稱他人轉而指稱自己。例如顧炎武在〈答俞右吉〉中有「附錄與敝人一詩博笑」句(文見《蔣山傭殘稿》卷一),即是以「敝人」自謙,其用法與前述的「敝房」、「敝友」、「敝岳」等相同。倘若逕以「破敗」之義解釋這些「敝」字,則不僅文意難通,連以自貶的方式表達尊敬謙卑的言外之意也蕩然無存了。

簡言之,「鄙人」本指居於郊野、孤陋無知之人,用作謙詞時即表示自己是個粗鄙無識、欠缺文化素養的人;「敝人」本在形容人的德行淺薄,用作謙詞時即表示自己的道德修養不及對方。二者側重的面向不同,但同樣是以貶低自己來向對方表達敬意,不宜因後者的詞義發展較緩慢而逕予否定。

「敝」的詞義經過如下的發展階段:

 

〔本義〕
破敗的衣物

〔引申〕
泛指任何事物的破敗朽壞
↙    ↘

〔引申〕
謙稱與自己有關的人事物

〔比喻〕
形容人的道德修養欠佳

↘    ↙
〔引申〕
自謙之詞

 

應注意的是,當詞義發展到有自謙之意時,已不能逕以「破敗」來解釋字面意義。此時的「敝」正如同「卑」、「鄙」、「小」、「陋」等謙詞一樣,只是用以表示自己的地位低下,不能與對方相比。當我們理解其詞義發展的過程,對於現代漢語以「敝人」自謙的用法也就不必那麼大驚小怪了。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angtao&aid=687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