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每逢選舉必「奧步」?
2010/11/04 20:59:27瀏覽2616|回應0|推薦11

每逢選舉季節,候選人無不使出渾身解數招徠選票,期使自己能在選舉中獲益。古人有云「君子之爭」,現代人也都知道何謂「運動家之精神」,然而縱觀近年來的選舉,真正能讓社會大眾沒有負面觀感者能有幾回?舉目所及,灑錢佈樁者有之,哭娘喊爹者有之,操弄族群者有之,揭瘡扒糞者有之。更有甚者,竟至甘冒生命危險舞刀弄槍以搏取選民同情,絲毫不知「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的道理。簡言之,舉凡學養不足、政見貧脊之流,大抵只能憑藉敗德的手段競選,於是「奧步」一詞也就隨之成為常用詞語。但是當人們指摘「奧步」的同時,可曾想過為什麼要叫做「奧步」?其中的「奧」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奧」的本義是房間的西南角。先秦時代習慣將廳堂後方房間的門戶開在東南角,所以房間的東南方最明亮,相對就使西南角顯得幽暗隱蔽,這個角落就稱為「奧」。從本義擴而大之,則任何幽深隱密的所在都可稱「奧」;再由具體義引申出抽象的概念,就可用來形容精深、幽隱、奧妙之事物。其詞義發展如下:

 

〔本義〕房間的隱蔽處(西南隅)
    
〔引申〕幽深的處所
    
〔引申〕奧妙、精深
    
〔引申〕形容極好、極妙

 

然則「奧步」不就可以理解為帶有褒獎之意的「奧妙精深的巧妙作為」?但事實上,候選人的「奧步」往往是卑劣手段居多,可見「奧步」顯然不能從其字面上的意義理解。

我們知道「奧步」本來是個閩南語語彙,即使說國語的時候,也要改採閩南語發音才地道。在臺灣的語言環境裡,常可見到國語和閩南語混雜使用的現象,這在必須強調「本土化」的競選造勢場合裡尤其明顯,而這也同時激發了人們的語彙創意,「凍蒜」就是個最明顯的例子。大家都知道「凍蒜」就是國語「當選」的閩南語記音,當人們用閩南語高喊「當選」時,文字記錄者為了準確還原現場狀況,遂採用了和「當選」的閩南語發音完全相同的國音漢字,「凍蒜」一詞於焉形成。我們都知道候選人的當選與否和冷凍大蒜沒有任何關係,「凍蒜」二字純粹只是借音而不表意,這種情況以學術術語來說就是「假借」──借字和本字之間只有音同或音近的關係,沒有任何意義的聯繫。「奧步」的「奧」也是類似的狀況。

「奧步」的「奧」本字是電腦無法打出的[亻幼]【下文以表示】,這是漢晉之際才造出的古字,意思是形容人兇狠乖戾的樣子。所以形容某人採行違背社會善良風俗、甚至違法犯紀的手段以妄圖獲取利益或遂行目的,就可稱之為「步」。閩南話說人喜歡挑三揀四、胡搞蠻纏、專門給人增添麻煩而從不替人設想的人為「客」,也是同樣的道理。

再從讀音來看,「」字在《廣韻》的音切為「於教切」【中古擬音〔au〕】,推求至現代音應讀為ˋ,而在閩南話裡也可讀為〔au【本文皆採國際音標記音,閩南話以廈門話的讀書音為代表】,例如與之同韻的「效」〔hau〕、「校」〔hau〕、「孝」〔hau〕、「豹」〔pau〕、「教」〔kau〕、「較」〔kau〕、「貌」〔mau〕、「皰」〔p‘au〕等字皆是如此。然則以閩南話講「步」,聽起來就像是國語的「奧步」了。

然而,當我們查索字典時,卻會發現許多字典沒有收錄「」字;即使收錄了,也會將其視為「拗」的異體字。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兒呢?

「拗」是從「抑」分化出來的後起字,其最早的用例,較可信的是班固的〈西都賦〉:

 

蹂躪其十二三,乃拗怒而少息。

 

李賢《後漢書注》和李善《文選注》都解釋「拗猶抑也」,也就是壓抑、抑制的意思。兩位注家給「拗」字的注音是「於六反」【中古擬音〔ĭuk〕,今音ˋ,和《廣韻》「抑」音「於力切」【中古擬音〔ĭək〕,今音ˋ相去無幾;再從字形看,「拗」、「抑」二字的隸書形體也頗為近似,這顯示倆字的親屬關係非比尋常。

有趣的是,我們研究中古音最重要的韻書──《廣韻》──給「拗」字的注音卻不是「於六反」【今音ˋ,而是「於絞切」【今音ˇ。這讀音是怎麼改變的呢?原來古人和我們一樣也有「有邊讀邊」的習慣哩!

如前所述,「拗」的形音義都是從「抑」演化而來,但是「拗」的形體實在像個形聲字,人們很容易把左邊的「扌」當形符,右邊的「幼」當聲符,於是就根據「幼」的讀音【中古擬音〔iəu〕】稍做改變,從而創造了「拗」的新音「於絞切」。此一誤讀最晚在唐宋之際就已出現,並一路演化沿用迄今。由此可見,語言約定俗成、積非成是的社會力實在不容小覷。

「拗」的本義是「壓抑」,可引申出「用手拉折使斷」,又可引申出「違逆、不順、狠戾」的意思,而此義正和「」字之義相當。「」和「拗」的意義近似,字形和中古讀音也都相差無幾【「」為去聲,「拗」為上聲】,於是人們就逐漸不能分辨兩字的差異而混淆,再加上「拗」是個較常露臉的常用字,這就使得「拗」在兩字的競合關係之中明顯居於優勢,並導致較早承載「狠戾」之義的「」反被視為「拗」的異體字。時至今日,「」字只留存在方言口語裡,在國語當中早已完全喪失生命力,只有收字較多的大型字典才會收錄。

簡言之,「奧步」只是個記音詞,正確的寫法應是「步」,但為了顧及使用者的便利性與音義的準確呈現,也可以寫成「拗步」。當然,無論您習慣寫成「拗步」或「奧步」,希望在未來的選戰裡,都不要再出現這個語彙。任何嘗試以「拗步」操弄選舉的候選人,都應被選票的力量加以制裁。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angtao&aid=4567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