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畫蛇添足的「國際間」
2010/10/02 15:44:26瀏覽1667|回應0|推薦16

五個月前,筆者曾在本部落格發表〈嘿!你在做閱讀的動作嗎?〉一文,提到我們平時常見的幾種「廢話」。現在再舉一個常見於媒體的「國際間」。

「國際間」有甚麼問題?可能很多讀者不知道──其實「際」和「間」的意義相當,所以只要講「國際」就行了,「間」字完完全全是個累贅。

「際」是個形聲字,許慎《說文》解釋為「壁會也」,也就是兩面牆相接的轉角或縫隙之處。由此可以引申出幾個常用的義項:

靠近邊緣的地方。如「天際」、「無邊無際」。

交會、會合。如「因緣際會」。

人與人的交往。如「交際應酬」。

彼此之間。如「校際」、「國際」。

「間」的古字是「閒」,從字形結構來看是個會意字,也就是從兩扇門板之間看見月亮。然而門板闔上了,人在屋裡怎能窺見月亮呢?原來「閒」的本義就是縫隙。古人造字時,沒法兒逕直畫出縫隙的形象,但是觀察到夜晚關閉大門時,月光會透過兩扇門板之間的縫隙射進屋內,於是就取門縫窺月的造型來表達縫隙之義。縫隙位於兩扇門板之間,所以「間」也就引申出中間、之間的意思,例如「天地間」、「七八月之間」、「伯仲之間」等等,而此義就和「際」字彼此之間的意義近似了。二者的差別在於「間」字前面通常會強調主體的複數形態,所以「校際」不會講成「校間」,只能改為「校與校之間」或「各校之間」。同理,「人際」就是「人與人之間」的意思,它和「人間」是不一樣的概念。

簡言之,「國際」指的是國與國之間的關係,「際」字本身就是彼此之間的意思,在後面加上一個「間」字無疑是畫蛇添足之舉。請讀者試試,若是將「國際新聞」說成「國際間新聞」,會不會覺得怪怪的?正因其怪,所以有些人又會再疊加贅字,變成「國際間的新聞」,這就是在蛇足上又工筆畫上指甲了。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angtao&aid=4464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