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5/26 11:01:24瀏覽7907|回應0|推薦30 | |
不久前,一個打算重考的大一學生抓著一疊從大考中心網站下載的作文範本跑來找我── 「老師,你們在大考中心閱卷,真的有評分標準嗎?」 「當然有哇!我們在正式閱卷之前,都會先開會溝通評分標準和試閱。」 「我懷疑!我不明白這篇作文為何可以拿A!」 一篇約莫400字的文章隨即攤開,我很快地瀏覽一過,同時聽學生叨絮── 「這篇只是講他和某個家人之間發生的事,一點文采都沒有,也沒引經據典,寫得又不長,這在補習班頂多拿B!」 「你們補習班老師有參加過大考閱卷嗎?他怎麼知道這篇只能拿B?」 學生無言。我接著說: 「這篇的敘述的確比較平實,沒有使用甚麼文學語言,不過如果由我評分,我還是會給A-。」 學生以驚異的眼神盯著我瞧,我請他找出題目,並向他解釋題目的要求與那篇範文之所以獲得高分的原因。學生思考了一會兒,又問道: 「如果我在這篇的第二段結束之後,接著寫……」 學生極流暢地背誦了一大段文采生動的文字,權充範文的第三段── 「這樣的話老師會給多少?」 「C+,頂多B-。」 「(驚異的眼神再次浮現)怎麼可能!這是補習班老師要我們背的耶!」 「你學測作文拿幾分?」 「差不多就是B-,我不明白為什麼這麼低。」 「你是不是就用剛才那種方法寫作文?」 「對呀!」 「這就是了。你這種寫法不可能拿高分,因為那不是你的東西。」 接下來的交談,我明顯感受到這孩子深受補習班的影響,將補教老師的話奉為聖旨,考不好卻不知補教業者才該負最大的責任。 大考作文要拿高分,「首尾通貫、文意流暢、段落分明、切中題旨」是基本要素。閱卷者在意的,是考生能否「我手寫我思」,也就是如何從題目引發思考,並在條理組織之後,以通順流暢的文筆(書面語)將所思所感完整表達。如果空有文采卻感受不到作者的思想,即使堆砌再多華麗詞藻或佳句典故也不會拿高分。眼前這位教育系的學生就是這樣的狀況──補教老師要他背誦許多作文範本,以便應考時隨機運用。殊不知這不是學生自己思考蘊生的內容,有經驗的閱卷者一看即知。既然是背來的,怎麼可能拿到分數? 我們常在指考、學測國文考科結束之後,看到一些補教老師發表「範文」,並宣稱可在幾分鐘內寫就。誠然,在限定時間的考試中答題兼作文,時間的掌控確實要緊。但我們看這些「範文」,往往只是拚命引經據典、堆砌詞句,看似和題目有些關連,卻又切不中題旨,也欠缺論述架構。這樣的作品在我們實際閱卷給分時,通常不會高於B。我們怎能期待寫出這般水準的補教老師能教給孩子甚麼寫作功力?又可幫孩子爭取到多少成績呢? 坦白說,市場上之所以充斥這般現象,大抵也是家長一手造成的。不少家長寧可花錢追逐「名師」,以為砸了銀子下去,補習班就會負責把孩子教好,既不鑑別名師有沒有料,孩子考砸了也只知責怪孩子。對業者而言,只要準備一些可短期見效的特效藥,比方說讓孩子背些佳言例句、成語典故,或是模仿名家手法、玩弄修辭技巧等等,讓孩子在學校及業者自行建構的評分標準裡看似有些進步,足以建立口碑即可,反正錢已收下,大考考好是他的功勞,考壞是孩子失常。諸位家長,你們這是何苦來哉!前面提到這位教育系的孩子,不就是個活生生的實例! 寫作功力絕非短時間內一蹴可及,但要培養鍛鍊也不是甚麼難事。如何做到「我手寫我思」?以後有機會再慢慢談。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