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今年的大考學測國文考科,難嗎?
2010/02/19 13:31:59瀏覽1327|回應0|推薦7

今年的大考學測國文考科甫一結束,即見媒體蜂湧採訪考生及補教業者,並在極短的時間裡獲得題目偏難的「共識」。

然而,今年的試題果真比往年艱難嗎?

以我多年參與大考中心國文科評閱的經驗,我認為今年的國文學測試題──無論選擇題或非選擇題──難易度都和以往不相上下,且今年的試題仍具鑑別力,足以透過成績反映考生的國語文程度。易言之,此次國文科的命題水準是相當不錯的。

從近幾年大考學測、指考的命題取向觀察,不難發現一個顯而易見的趨勢──命題範圍不再局限於教科書,而是任何素材皆可入題。這種天馬行空式的命題模式,目的就是試圖利用「考試引導教學」這種已然普遍深化的狹隘思惟,反向誘使國語文教學正常化發展。命題者絕不願完全仰賴教科書,否則考生勢將被迫埋首鑽研極少量的文章,耗盡了大好青春,最終學得的卻只不過是教科書裡那麼一丁點兒的枝微末節。打破命題範圍的藩籬,意謂教科書不再是知識的惟一來源,考生就算把教科書念得再熟、將補習班的補充教材倒背如流,依舊無法應付大考。在大考命題方針的引導之下,教科書將只扮演媒介的角色,傳達最基本的語文知識而已,學生仍須培養課外閱讀的習慣以汲取養分;而在廣泛的涉獵之中,學生所習得的將不止於語文能力,而是格局更大、視野更遼闊的通識學習。國語文教育將不再只是背誦記憶,更重要的是思惟邏輯的養成──這是所有科目學習的根本,也是未來成為社會公民的基本素養。

於是乎,我們看到大考國文科試題的命題素材愈來愈難預測,題型也愈來愈多樣。這難道是刻意刁難考生,非要考生遍讀群書、寫盡各種測驗卷才能安心應考嗎?其實不然。考生答題所需的各種線索都包含在題目中,只要懂得如何閱讀、思惟、理解,準確答題並非難事。以今年摘錄〈紅玫瑰與白玫瑰〉的選擇題為例,考生只須閱讀引文即可分析選項,就算不曾閱讀整篇作品也無妨。有些高中老師及補教業者認為這題對不曾讀過全文的考生較為吃虧,其論點正反映了某些「考試專家」過分強調考題解析而「想太多」的弊病。

再舉個例子,93年學測出了一題「描寫與擬想」,依據題意,考生只要就畫面所見,描寫人與蛙的神情、姿態,並擬寫各自內心所想即可;若是考生果真學識淵博,點出了「劉海戲蟾」的典故,分數也不會比別人高一些,因為題目沒有──也不可能──要求這一點。也就是說,因這次命題而將「認識國畫」納入教材的高中老師,只是徒然增加學生負擔而已。

同理,曾引發輿論關注的火星文入題(95年學測),考生真的需要準確認知每個符號在網路世界裡所代表的意義嗎?事實上,考生只須發揮想像力,賦予符號合適的意涵,讓改寫後的文章文從理順即可。能不能和網路語言若合符節,根本不是重點。

考生認為國文題目偏難,意味年輕世代的國語文閱讀理解能力正在逐年下滑。這是教育體系應該深切檢討反思的問題,不宜一味責怪學生。至於補教業者也普遍喊難,大概也只有兩種可能了──若非企圖藉此慫恿補習海削家長,就是補教業者的國語文程度,其實也不怎麼樣。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angtao&aid=3786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