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找家教?請留神!
2010/02/26 11:51:10瀏覽2906|回應0|推薦7

上學期成績繳交截止日(元月的最後一個星期五),我收到一個中文系大四學生寄來的電郵──

   因為一些意外,遲交得有點脫譜,
   不過因為這三學分對我很重要,
   還是得碰碰運氣,希望老師網開一面既往不咎= ="
   先交出電子檔,紙本也會跟著寄出,
   勞煩老師,實在萬分的抱歉。

這孩子平常就經常曠課,課堂活動也很少配合參與,所以他的期末報告沒按時交來,我一點兒也不意外。不過在我結算了其他同學的成績之後,我還是繼續等待,看看這孩子會不會乍然醒悟,趕在學校規定的死線逼臨之前狂奔到位畢竟已經念到大四了,面臨畢業的門檻,最現實的學分問題總該懂得拿捏分寸吧!

遺憾的是,我最終等到的只是這五行字,外加一個隨意製作的電子檔。

我規定期末報告必須連同相關的參考附件一併交來,兩者相互參看才能評分,單憑一個電子檔是無法給分的。從來信的內容看,這孩子顯然明白這項規定,所以我只能推測他想和我對賭!來信的第三行不就是希望老師當個「濫好人」,不咎既往,就直接讓他過了吧!成績繳交截止日這一天,老師非送出成績不可,而他趕在這一天寄信,表示他已在期限前交了報告,雖然只是個草率的電子檔,不過沒關係,因為「紙本也會跟著寄出」。也就是說,他希望我先給他一個「虛幻」的成績,等下禮拜紙本寄到了就算是落實補交報告的程序。至於紙本到底寄不寄(或說有沒有),在成績送出之後就一點兒也不重要了,因為調降成績當掉他可是嚴重損害學生權益的事呀!所以這孩子一定認為,只要我相信他的說詞,就大可高枕無憂,穩賺三個學分!

果不其然,整個寒假都過完了,傳說中的紙本,依舊虛無飄渺。

 

這兩天在信箱裡瞥見一紙家教傳單,心裡竟冷不防打了個顫──這個詭計未能得逞的孩子,頂著「頂尖」國立大學中文系的光環,他若想兼差當個作文家教,必定是個搶手貨!可讓他教到的孩子,會受到怎樣的影響?

少子化使許多家長更捨得為寶貝的教育花錢投資,即使今日大學之門早已連門框帶圍牆全都拆除了,孩子還是得背負「全祖望」的使命,非弄個頂尖、第一、卓越的好名聲以「榮耀」家長不可。這種科舉心態當然就是教改之所以注定失敗的主因,同時也造就了堪稱人類有史以來最為輝煌的課輔補習業黃金時代。有些家長更是信賴家教,以為敦請一位大學生來教孩子讀書,一對一教學定可複製經驗,讓孩子提前掌握擠身名校的門票。所以我們很容易可以理解,老字號頂尖國立大學某些特定科系的學生,絕對是家教業的當紅炸子雞。

然而我們終究必須認清事實──大學生之所以兼差家教,十之八九就是為了打工賺錢,金錢報酬是惟一的目標。至於他願意花多少心力善盡家教職責,就真的是但憑良心了。以我在幾所大學和學生接觸輔導的經驗,我們多少可從學生的知識底蘊與學習態度,觀察這孩子適不適合當家教,而這和校系的知名度或排名卻沒有必然的關係。家長在尋求家教時,與其關注就讀校系,不如從以下幾個面向思考──

家教自身的學習態度是否積極、正向?中小學生的可塑性強,很容易受到家教的影響,家長切不可漠視錯誤的學習心態可能對孩子造成的潛在終身危害。

家教從事家教工作的心態是否正確?方法是否合宜?家長之所以願意付錢請家教,當然是希望孩子獲得更有效率的學習。因此在一對一的教學模式下,家教應能積極配合孩子的個別需求設計有效的教學內容,不宜「吾道一以貫之」,對每個孩子都用同一套方法。

家教有無足夠的學養複製經驗?家教本身終究還只是個學生,即使滿腹經綸,也對家教工作充滿熱情,卻未必了解如何有效傳遞知識。家教的工作經驗固然重要,家長也必須時時關注孩子的學習狀況才行。

孩子是否真的需要家教?正所謂「一傅眾咻」,倘若家教的能力不足,或是認知與學校老師不同,孩子很容易無所適從,反而影響學習成效,這時請家教就真的不如不請了。錢要花在刀口上的道理人人都懂,但人們卻未必知悉刀口在哪兒。記得我剛升上國二那年,父親擔心我的課業不如人,就找了個大學生來家裡給我上課。可這家教前後只來了兩三回就辭職不幹了,父親問明原因,原來是家教嫌我懂得比他還多。國中畢業,我應屆考上臺北市第一志願。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wangtao&aid=3805758